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鸟类的嘴为什么多种多样?

(2016-12-27 13:45:14)
标签:

杂谈


https://mmbiz.qlogo.cn/mmbiz/03UUuUr98GKBxOEMvo4zGMfuIER5GLQnw3KjicsQoal0qicDic1gOt1QKvicBtKmPsxe9gKOMibDGWaHYvR8yHwULMw/640?wx_fmt=png


(作者:陈水华,浙江自然博物馆,来源:《十万个为什么·动物》)

导语:

1831年12月27日,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乘坐“小猎犬号”开始了环球航行。这是一次改变世界的旅行,它直接启发了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繁殖“的进化思想。


十万个为什么:

https://mmbiz.qlogo.cn/mmbiz/ziadDDQxbCJGDfesIJ1ialrRcQbyiapmuGhDSTm0RyjQicZUTXBNIFIrNF9HicOLvpRKSHCzrdmiapSkadV9STj7UbWQ/0?


那么,在旅行中,他去了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启发了他关于生物演化的思想呢?让我们的鸟类学家来告诉你。

1835年9月,达尔文登上了位于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这些岛屿上生活着一些其他地方没见过的小鸟,它们除了嘴的大小和外形略有不同外,其他都很相似。达尔文便采集了一些标本带回伦敦。经专家鉴定,这些鸟类一共有12个不同的种。后来,它们连同另外3种共计15种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小鸟,被统称为“达尔文雀”。经研究发现,这些达尔文雀在嘴形上的差异典型地显示了物种的具体演化过程,因而也成了达尔文物种演化理论活生生的证据。

如果你喜欢鸟,你也会发现鸟的嘴多种多样。比如:鸡的嘴短小精致,鸭的嘴扁而平,老鹰的嘴弯曲带钩,啄木鸟的嘴像一把尖锥,白鹭的嘴像一把长矛,蜂鸟的嘴酷似一条细管,火烈鸟的嘴下弯,反嘴鹬的嘴上翘,巨嘴鸟的嘴比头还大,犀鸟的大嘴上面还顶着一个盔……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03UUuUr98GJDWibLuyOOcJAwu6hPsibia1IYibEYian1g5RWYCmlawwH10WichcF2rvJx5YlbcqstaTRR3mhmicnoIlNg/0?wx_fmt=pn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03UUuUr98GJDWibLuyOOcJAwu6hPsibia1In5C0ib6H1SzJ4DrKU9doyj1ibRTA8zNRXZlMyntsPr6tbP8a9fSAQZVg/0?wx_fmt=pn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03UUuUr98GJDWibLuyOOcJAwu6hPsibia1ISlCp367CxquFibeOPPgfRVeNIwovn3rWia18clHZn8mqjFZKp9z0wicqw/0?wx_fmt=pn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03UUuUr98GJDWibLuyOOcJAwu6hPsibia1IiaN2xZItI8oeUPNV7icR2MPzzqExGVhictTXpHcKFt9rQpDibf8Ght34SQ/0?wx_fmt=png


为什么鸟的嘴会有这么多种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随着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承担飞行功能的翅膀,鸟类的嘴要做更多的事情,因而也有了更多的功能,如取食、打斗、筑巢、理羽等。尤其是鸟类多样的取食行为,是鸟类嘴形异化的主要原因。

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鸟类的食性也发生了分化。作为取食工具,鸟类的嘴随之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如鸡短小有力的嘴方便啄食地上的种子;鸭子扁平的嘴适于在水中滤食水草;老鹰带钩的嘴利于撕开猎物;啄木鸟尖锥一样的嘴可以凿开树皮,寻找躲在里边的虫子;白鹭长矛似的嘴能够戳鱼;蜂鸟用细管般的嘴吸食花蜜……吃什么样的东西长什么样的嘴,火烈鸟、反嘴鹬、巨嘴鸟和犀鸟等奇形怪状的嘴也是它们适应各自栖息环境和取食行为的结果。

编辑:鲁凡英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IgmNP0Ho1VJDvJDqYVK95FoLUOOQEibL1KBYA2jfVxbLthlfXNgXFXDVPacA39XgzvMOZOKxTBIWQ/64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