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士讲科学——成就孩子科学素养》读后感

(2016-12-20 15:22:03)
标签:

杂谈

《院士讲科学——成就孩子科学素养》读后感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小学   四年级一班  付梓岐 指导教师:魏金燕  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读了《院士讲科学——成就孩子科学素养》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我觉得这是一本优秀的科普图书,它是一本凝聚了19位院士在工程科技领域智慧的图书。这本书能让我们领略到院士们的科学思想,了解到他们在勇攀工程科技巅峰这条漫漫科研路上的执着追求。从院士们的亲身讲述中,发现科学,认识科学,热爱科学,探索科学。让我们在科学院士们不懈探索的精神鼓舞下,从小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长大后生根发芽,开出朵朵灿烂的鲜花。

那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我觉得那科学的背后就是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与进步。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能经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而想象到万有引力这一个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因为有了想象力。所以,提高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会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关系到成功!最基础的肯定是多看、多思考,但还有更高的要求。想象力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是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哲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

《院士讲科学——成就孩子科学素养》读后感

​不久前,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同时,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要想保持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家长帮助我们。比如:自己收拾文具、床铺,自己洗袜子、内衣,自己背书包等等。要知道,在动手做事时,脑子也在动。经常做一些想象力拓展的游戏。可由生活中一件具体的物品来展开。比如:喝完饮料的瓶子还能做什么用?能当球踢吗?能做擀面杖吗?透过玻璃瓶看字会缩小还是变大?也可以多让孩子做假设,展开联想和想象。比如: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怎样才能发芽?会怎样发芽?发芽后是什么样的?能用肢体比划出来吗?   

我相信,只要我们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亲身去尝试,拥有一个科学探索梦想,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我们的科学梦终究会实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