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都带上了太空礼品?

(2016-12-20 14:47:04)
标签:

杂谈



https://mmbiz.qlogo.cn/mmbiz/03UUuUr98GKBxOEMvo4zGMfuIER5GLQnw3KjicsQoal0qicDic1gOt1QKvicBtKmPsxe9gKOMibDGWaHYvR8yHwULMw/640?wx_fmt=png

(作者:刘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导语:

今天是著名天文学家、地外文明探索的先驱卡尔·萨根逝世20周年的日子。在怀念这位科学大师的时候,我们又不禁回想起人们为地外文明探索而疯狂的日子。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4个著名的探测器:“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它们除了各自考察太阳系的一些主要天体外,还给可能的外星人带去了礼品。


十万个为什么:

https://mmbiz.qlogo.cn/mmbiz/ziadDDQxbCJGDfesIJ1ialrRcQbyiapmuGhDSTm0RyjQicZUTXBNIFIrNF9HicOLvpRKSHCzrdmiapSkadV9STj7UbWQ/0?


那么,这礼品是什么呢?

两艘“先驱者号”各携带一张相同的镀金铝板,长22.9厘米,宽15.2厘米,其上刻有一男一女的画像,那位男人正在招手致意。还有象征太阳系的信息,以及一些表示这艘星际飞船来历的符号。

两艘“旅行者号”各携带一块相同的镀金唱片和一枚金刚石唱针。唱片名为《地球之音》,直径有22.9厘米,上面录制了人类向外星文明发出的55种问候语(包括中国的现代标准汉语、闽南方言、粤语和吴语)、长达90分钟的27首各国著名乐曲(包括中国传统名曲《流水》等)录音。还有115幅地球上各种事物和情景的图片。这两张唱片可以在宇宙中保存10亿年之久。

20世纪90年代,这4艘飞船都已到达冥王星的轨道之外,就像大海中的“漂流瓶”那样,带着我们地球人的信息和期望,向着浩瀚无际的宇宙深处飞去。

经历多少万年漫长漂流之后,它们也许会被某个外星文明世界截获,从而让他们知悉,银河系的某处也曾经有过一个地球人类的文明。也有可能,这些镀金铝板和唱片竟会被我们的遥远后代重新找到。当然更有可能,这几艘飞船最终都未能遇上任何文明世界,它们将在茫茫的宇宙之海中无尽地漂泊……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03UUuUr98GLXcnDPcuxSK9QeVpg59zm3jYzdgRpAibDOeoIuCwPc6Tia1psZqIZqicDibvziao39qiac9DU6iasPjOxFQ/0?wx_fmt=pn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LXcnDPcuxSK9QeVpg59zm3edzIS7eGP4sDfpRqo0fpIOt00wic8xu1gNiaDdjjqTpqamhWsvEC2VwA/0?wx_fmt=jpeg


卡尔·萨根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天文学家,长期任康奈尔大学天文学与空间科学教授和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在太阳系空间探索、行星科学、地外生命等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萨根是地外文明探索的主要先驱者之一。1960年,他在弗吉尼亚州格林班克参加了著名的首次SETI会议,1966年与苏联天文学家什克洛夫斯基合著《宇宙中的智慧生命》一书,是地外文明探索的经典之作。1974年他帮助德雷克编写了阿雷西博射电信息。“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飞船携带的镀金铝板和镀金唱片也是由萨根负责、德雷克参与设计研制的。1982年他发动70位科学家,其中包括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签署一份呼吁书,倡议开展探索地外文明的SETI项目,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使这一尚有争议的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支持。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03UUuUr98GLXcnDPcuxSK9QeVpg59zm301RUSlEETRjCX34Yyb12AJKJEqibnxyHqjrXQfXR2YtX84oMCFYz69g/0?wx_fmt=png



   编辑:鲁凡英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Lhr3rJd7dB74S6kM8sWnOgvUSXFcZfymDEtUNiafwBdRFTCIlhR3phZPB1VtLpx0WjCtBcSyiapFjA/64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未来的动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