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厦门六中初一十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题记
当代科技文明发展迅速,科学智慧的薪火代代相传,每一个青少年都肩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沉甸甸的科学使命,而创新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而《院士讲科学》这本优秀的科普书,让我在对院士们勇攀科学珠峰的精神向往的同时,也看到了科研成果背后无数人的艰辛与坎坷,更是让我看到了神秘的宇宙、浩瀚的海洋、多彩的大自然、神奇的现代科技……
书中“关注环境,守护地球”的专题最令我受益匪浅。
科技飞速进步,是人类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旅行,生产出更多的工农业产品来维系便捷的生活。但在歆享现代化的同时,人类活动也为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资金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是摆在人类眼前的危机。
那么——
在公共场合,你是否做到了人走灯灭?
在学校用水后,你是否做到了及时关上水龙头?
在扔掉家庭垃圾时,你是否做到了垃圾分类?
如果你答案是否定的,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打造一个美丽健康的地球。
在你开着私家车驰骋于马路时,你可否有想到,此时排放的机动车尾气,成为了威胁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在生活中处处体现,最显著的便是雾霾。
雾霾,如同巨大无比、锈迹斑斑、肮脏的铁牢笼,从天而降,把一座曾经无限美好的城市笼罩,人们忏悔着,恐惧着,嚎啕大哭着,却都是徒劳无功。
未来,也许——
戴着口罩的人们在这座牢笼里,面无表情地行走,步履匆匆,仿佛一具具的行尸走肉。他们是高枕无忧生活的傀儡,理智被纸醉迷金的幻想埋没,他们可以双手奉上地球,献给在他们眼中至高无上的金钱。他们以为,只要有了一张张虚无的钞票,就可以拥有一切。所以,他们过度开采煤矿资源,使草原、村庄遭受灭顶之灾;他们乱砍乱伐,使森林化作荒原;他们大量排放污水,使河流变为长满青苔、堆满漂浮物的水沟。错了,他们错了。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失去了生存的家园,他们面临的是更加悲惨的处境。是他们自己,亲手毁灭了这个,我们唯一的生存家园。
视环境危机而不管不顾,这是人性的泯灭。
铁牢笼之下,一座座高楼大厦如同坟地里拔地而起的墓碑,吞噬着过往的灵魂,使整座城市的灵魂,沉沦,悄无声息。
除了空气质量的影响,能源危机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成为令地球变暖的一大原因,它对全球环境和生物圈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倪维斗院士告诉我们,“最好的‘清洁能源’就是避免浪费”。随手关灯、少坐电梯、光盘行动……一切避免浪费的举动都是在为节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无论是新能源的产生,抑或是人类开始普及的环保节能意识,逐渐理智的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拯救这颗破败不堪的星球,你是否也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呢?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没错,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而书中出现的科学创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丰富的灵感,尤为珍贵。
合上书,我为科技而感到震撼。“中国梦”的传承、未来新科技的发达、保护环境的迫在眉睫以及科学技术在现代民生上的应用广泛……
我们是科学智慧的传承者,我们肩负着建设科技强国的重任。现在,勤奋学习是我们的目标;将来,我们将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