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四年级(三)班 颜铭,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最近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名叫《院士讲科学》。这本书可真好看,里面讲的都是有趣的科学知识,有航空航天,能源,核武器方面的知识,还有网络通信,铁路交通以及医学方面的知识,真是让我打开眼界呀!

在众多领域的知识中,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开发太空中的能源来缓解地球能源危机了。因为我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地球妈妈身上可供开采能源已经越来越少了,在地球面临人口爆炸和资源危机的今天,发展航天技术,开发太空资源,将成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不由之路。
书上我了解到,以现在的地质科考结果估算,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会在大约50年后基本枯竭,煤炭也可能在100年后基本枯竭,因此,人类需要到深海和太空中去寻找资源。在戚发轫院士的《中国的未来取决于航天》的文章里,我知道了太空中其他天体蕴含的矿产和能源以及太空环境本身,对于人类都是珍贵的资源,而有效地利用它们,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太空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太空中的恒星和行星,都蕴藏着有可能造福人类的矿产和能源,比如太阳能!就连太空中的辐照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
不光是能源危机,我们的地球妈妈还在承受着环境危机的巨大折磨,污浊的空气,被污染的水和土地,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
这些都是对于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如何来维护我们“呼吸和生存的权利”?
我想,除了我们要加强环保观念,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不乱扔垃圾和节约资源等措施外,我们是不是还能通过发展航天技术对太空的探索为人类的发展寻找新的生存发展的空间?
在这个方面,我国的科学家们从未停止过探索和努力,从1970年中国就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环绕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器之外,我们的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也开启了属于中国人的深空探测时代。更令人兴奋的是不久前的2016年11月3日我国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具备了将1.2吨至2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1.8吨至14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能力!我们的国家正在一点一点地探索着地球外的世界,正在一点一点寻找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空间。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在地球外寻找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地球外的能源发展人类社会甚至移民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到那时候我们人类的发展空间就更大了,地球妈妈的压力也不用这么大了。
对了,我还有个小心愿,我长大想做一名航天领域的研究人员,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发展而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