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士讲科学》读后感

(2016-12-14 13:23:47)
标签:

杂谈

《院士讲科学》读后感

(眉山市第一小学 5、6班 朱奕颖  指导教师邓利泉, 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说实话,我确实对这本书不太感兴趣——一是我不太喜欢科学,而是我不太懂科学。可当我翻开第一页时,我被吸引住了。因为第一个故事前面就有这篇文章的写作者的详细资料,不像很多文章,我们知都不知道这文章作者是谁,这位作者是干嘛的等等。编者先让读者了解作者,然后去读文章,就会轻松一点。

第一篇文章是《赵文津院士:为祖国寻找珍贵矿藏》,当我读完标题时,我有一点不懂:矿藏是什么?为什么是珍贵矿藏?这些问题在文章中都找得出答案。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还有一个板块是互动问答——这些大多数都是关于中国科技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人类从进入航天时代开始,便会着迷于无人探测器和载人登月,以及对月岩或者说月球地质进行研究?这些问题下面都有详细答复。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李椿萱院士:优雅的飞机,完美的飞行》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中国是怎样从没有一架飞机到掌握开飞机技术的艰辛过程的。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中国航天到底是多么不容易的,也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一两周就可以完成的。

《院士讲科学》读后感

还有两页文章是专门讲“两弹一星”精神群英谱,一共有五人,分别是:李觉、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王淦昌。都介绍了他们是怎样为祖国献劳的。读了他们的简介,我才发现这些不求回报的人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值得我们的敬佩!我们受的苦和他们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读了这本书,我的收获异常的多。先是懂得了许多关于科技的问题,以及科学的问题;再是让我知道了中国科技发展到底有多么困难,我们到底要多么尊重那些创造出一个有一个奇迹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