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院士讲科学》有感

(2016-12-12 10:14:19)
标签:

杂谈

读《院士讲科学》有感

初一(4)班  何思睿 ,指导老师:刘丽,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这个周末,我完成了老师让我们读的书 —— 《院士讲科学》。这本书是由19位院士给大家讲前沿科技的热点问题。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本书最后一个章节的最后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由何继善院士讲的,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个主题的摘要说:“人们时常将科学、技术与工程并列提出,这些概念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塑造了我们的现代生活。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来说,想象力比知识储备更为重要。‘艺不压身‘的中国古训,在科学技术领域同样适用。很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来自触类旁通之后的灵光一现。“是啊,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他因为做了一个著名的思想试验,所以他在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读《院士讲科学》有感


这个主题还提到了:“科学并不等于正确“。由于人类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受到时间、空间、条件以及人们自身知识的局限性,认识经常是不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永远都是不完善的,所以科学并不等于正确。

无论提出新的科学理念,还是进行技术创新,创新思维和勤奋钻研,这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集成电路的发明者比尔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58年秋天,这位没有博士学位的美国人,运用简陋的材料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他能想到将电路放在一块半导体上,并最终完成这项工作,显然他既有创新思维又有行动力,并最终完成这项工作。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来说,这两者同样重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一个实验或数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同学们,我们今后要保持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这种精神,引领着我们一代代向前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