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士讲科学》读后感

(2016-12-09 16:43:25)
标签:

杂谈

《院士讲科学》读后感

(灯市口小学  四年级2班 张一诺,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院士讲科学》的书,是由19位院士给大家讲前沿科技热点问题。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郝吉明院士讲的《捍卫公众“呼吸的权利”》。你想听听吗?我来给你讲讲吧! 

《院士讲科学》读后感

​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空气污染会增加人们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其中PM2.5对于人体的危害尤为受人关注。很多国家的卫生部门都呼吁人们在雾霾天气加强防护意识。

    大气悬浮颗粒物粒径越小,颗粒物就越容易在呼吸道中沉积下来,而PM2.5,特别是PM0.5,即粒径小于0.5微米的颗粒物则可以在呼吸管道中畅行一直进入到肺泡中,甚至突破血气屏障进入心血管系统,引发疾病。老年人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未来在与雾霾斗争的路还很长,我要成为一名空气小卫士,好好学习,掌握与雾霾斗争的科学方法,为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带来洁净的空气,捍卫公众“呼吸的权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