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译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遇到这些急症怎么办?
作为不具备医学常识、尤其是急救医学知识的普通人群,对于突发事件引起的意外伤害,如机体开放性损伤、急性失血、昏迷、休克等症状,一般都会预见其对生命的严重威胁而紧急求医。而对某些突发疾病出现的症状,如发热、疼痛、昏厥、呕吐等等,要判断出是一般性疾病还是急症,是采取一般性治疗方案还是立即救治,恐怕难以抉择。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昏厥和外伤的救治知识。
一、
昏厥就是俗称的昏倒,症状表现是在发生前和失去正常步态或姿势时,有虚弱、头昏、头晕、眼前发黑、心慌等症状,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的急性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一时性意识丧失、肢体姿势性张力丧失而跌倒的一种有伤害性急症。
对于昏厥病人,要冷静处理,不要惊慌失措。处理需要特别注意几点:
1.
2.
3.
4.
5.
二、
1.
高原地区幅员辽阔,山高路陡,即使实现道路“村村通”,在一定时期内也不可能坐上安全舒适的客车,人们出行仍以骑马、摩托车、拖拉机为主要代步工具。这些“交通设施”安全性能低,事故频率高、难免致人外伤。加之高原某些地方就近到医院治疗也有数百公里以及数天时间,如果延误或处理不当,可导致神经和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增加后续治疗难度,引起皮肤坏死、骨髓炎甚至夺去宝贵生命。而事故现场,很难有医务人员。如何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在突发外伤事故中,伤员有可能发生骨折和脱位,也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他器官损伤,应注意发现并首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伤害。
伤口出血,首先应用止血带来止血。如无止血带,可用哈达、围巾、腰带、领带、裤带、布条、手帕等代替,但不可用铁丝、细线等捆扎,以防勒压引起坏死。注意一定要扎紧,至出血停止。但也不能过紧,以防损伤皮肉、血管和神经。位于头颈部的动脉出血,可用手指按压处血动脉的近心端。
现场无法得到这些东西,可以用干净毛巾、手帕、卫生纸或衬衣等代替,进行包扎。
2.骨折病人的应急处理及运送
有时开放性骨折,断端刺出皮肉外,不可将其放回伤口内。因为断端接触到外界可能被细菌污染,不做清洗或消毒处理直接放回伤口内,可能加重伤口内的污染。甚至导致骨膜炎、骨坏死等严重后果。
骨折或关节脱臼伤员十分痛苦,锐利的断骨活动可能刺伤附近的神经、血管,应设法固定,以减轻疼痛,防止继发损伤。可以用树棍、木板、竹竿、硬纸板、硬塑料片等代替。一般固定物长度应超过两端关节。
骨折病人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千万不能用软布(如床单、衣物等)将骨折病人包裹后托在马背或摩托车上运送到医院(如此现象在高原地区并不少见),也不宜用小轿车运送骨折病人,这样将导致断骨刺伤血管、神经等引起继发损伤甚至瘫痪。正确的做法是求救于“120”用救护车运送。在没有开通“120”的偏远地方,可用木板、门板等将伤员就近抬到公路旁,选择拖拉机、农用车等运送。为避免车辆颠簸,可在车厢内垫上沙土并缓慢行驶。
本期推荐:
《知识就是力量(藏文)》
出版机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
作品(期刊、书刊)简介:《知识就是力量(藏文)》是一本面向藏区同胞,特别是青少年的综合性少数民族科普刊物,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藏族群众科学素质服务,特别是向广大藏族青少年播种科学种子,启迪科学智慧,点燃科学梦想。
བོད་ཡིག་རྩོམ་སྒྲིག
藏文编辑:恩布
新媒体编辑:薛燕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