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枣”非“枣”的植物——沙拐枣

(2016-07-31 14:49:47)
标签:

杂谈


(本译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krUFGq1ibVQfharz1W0yK9wcOK4xH5fiaCGEfFJXIejsTwMDprHIBw8Q/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BSMOf3y26BrDHK494jeGuB1P2Hp2gXeF2uvtdK8ibjGuQgicmdG9pUC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QFVawSJqia0GvwdDANLTNGUmZHCeEqCODYbQkhaicxGoKdYLXZ3W7iaF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icCZLy1C4KFibwwnM5cx9c8ib2YVqyklMxSibImtUnhBPnuQdHGmriczPDA/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cS6USAicyPT0dPMlDLYlVmuDeDr3v6GtCSK5Cmwz8uTwKeZo5cibmwVA/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Z3pWrvjfmAUmezicbcTVvrYtWz03DV28PjF5KBQcGaNq3uL9KKBCjUg/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OXUiaicQKsByz5je3fPCUAyk7Xlp8dml48vHnBxpZGQ1x70nrpwev9EQ/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Q0kzK0pKxTqw6WRDicCow4AdmkRXhzpd7xPaCG1vVxmqrrjRA0soiaF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bibvbhgm8p6W6zHHXASCkec5ecVyqXgOM7bd9pLxBjeTK8MLwHM0DBA/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YZ96JwRueYyKg1SaPJDiaGKwq0pAa0xNWx8zcLuwYhpf10VXPjXKiaa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03UUuUr98GKOCHnEOKGFzBwcFFDSF4KMbj3l1FMMGt2paV6kJjGLLNcr4biccgGfxoHN4StyCy8Y4rDxQZiaJ3mA/0?wx_fmt=jpeg



姓“沙”的“枣”也有两类植物,即沙枣和沙拐枣。既然姓“沙”,肯定与沙漠有关。这两类植物都是在沙漠地区分布的,不过并不是一个科,沙枣隶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而沙拐枣归蓼科沙拐枣属,共有20多种。

沙拐枣属都是木本灌木。其中大多为小灌木,也有几种为大灌木,能长到四五米高,如乔木状沙拐枣、头状沙拐枣。从“乔木状”的名字,就可以想象它如大树一样的身姿。
沙拐枣名为“枣”,实际上是不能吃的,之所以被称为“枣”是形容它的果实像枣一样结满在树枝上。
其实,它的果实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果实的形态就分成了几派:一类是翅果派,它的果实外缘长了四片棱状的“翅膀”,乔木状沙拐枣、头状沙拐枣、五叶沙拐枣、红秆沙拐枣等都属这一派;一类是刺果派,在果实外长满了刺毛,费尔干纳沙拐枣、红果沙拐枣等属于这一派;一类是囊果派,果实包在薄薄的膜中,像挂满了串串小灯笼,如灯笼状沙拐枣。翅果、囊果,都是种子在微风下就能吹到远处,而刺果则能吸附到人、畜身上带至远方。这些形态的果实,都是为了生命的传播,可见它们的煞费苦心了。
沙拐枣的名字很有讲究,“枣”是形容果实,“拐”则是枝条七拧八拐的形态,“沙”则是它们的生境。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能对它们的形态、生境猜个八九不离十。
沙拐枣对沙漠环境的适应还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基本没有叶片,叶子缩小成托叶状包裹在枝条的节间,使枝条节间很短,拐来拐去,使它们有了“拐枣”之名。叶子变形后,光合作用的功能转交给了当年的新枝,新枝是绿色的,也有叶绿细胞,可以执行同化作用功能,这种绿色新枝也叫“营养枝”或“同化枝”。
二是它的根系很发达,主根可深至3米以下,水平根系分布在浅地表,可伸长至二三十米,也就是一株沙拐枣常占领有几十、几百平方米的面积,保证了植株的水分供应,在有水分的条件时,水平根上也能萌发出新枝来。
大灌木的沙拐枣都有很强的生长势,生根、发芽、生长都很快,在沙地水分条件好时,一年就能长高两三米,当年即能发挥良好的防风固沙能力,而且在大风沙条件下,其“水涨船高”的生长速度远超过沙埋的速度,即使沙丘升高七八米,它也能在沙丘顶上傲然屹立,绿枝飘扬,似乎在嘲笑风沙。

因此,人们选用它作为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在沙拐枣林地中,上百万株沙拐枣,以不同的果实形态、先后的结果期、大量的果实,从4月份到6月份,在沙漠中形成特殊、美丽的景观,吸引大量游人前往观赏。
事实上,关于沙拐枣的科学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中,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收集了沙拐枣种质19种,群落建园不同景观的沙拐枣园区有3个,并建立了大面积沙拐枣防风固沙示范样板区500亩。

来源:新疆科技报

维吾尔文编辑:阿依努尔

新媒体编辑:薛燕男

本文系原创作品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xueyn@cast.org.cn

入驻请联系hezhy@cast.org.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