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科学看待胆固醇被撤下“黑名单”?

(2016-04-22 17:03:12)
标签:

杂谈

(文章选自中国好营养,撰稿:王静、玉欣,审稿人:程义勇、郭俊生,由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出大事了,最近胆固醇从“令人担忧的营养物”黑名单中除名的消息传遍了朋友圈,引起广泛热议。

如何科学看待胆固醇被撤下“黑名单”?

文章宣称:“关于胆固醇的说法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医学欺骗,根本就没有坏胆固醇这一说法……无需改变胆固醇摄入量……研究已经证实胆固醇摄入既不会导致也不会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胆固醇一夜之间“翻身得解放”了?先别叽叽喳喳地讨论不休,看看从事营养科学研究的专家们怎么说的吧。


苏宜香
中国营养学会原副理事长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宏量营养素组的组长,脂肪和脂肪酸DRI的执笔人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1.在2013年中国DRIs就取消了胆固醇300mg的限量,这是为什么?


从目前对膳食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即使胆固醇摄入量达到768mg/d,也未发现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CHD发病和死亡有关。也就是说,无法确定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膳食胆固醇摄入的阈值剂量。因此,我们《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未能设定膳食胆固醇摄入的限量。


2.文章中一会儿膳食胆固醇、一会儿血浆胆固醇的,真是搞不清啊……


膳食胆固醇是我们通过食物摄入的胆固醇的量,与其他营养素不同,人体对胆固醇的需要主要还靠体内合成,膳食摄入胆固醇仅占极少部分。因此对胆固醇代谢正常的人而言,膳食胆固醇对血浆胆固醇的影响可能很小。


3.血浆胆固醇对心血管疾病有什么影响?


血浆胆固醇是体内脂肪、胆固醇的运输形式。也是体检中大家都能看到的报告,它能反映体内脂质代谢。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期的研究显示高胆固醇血症和血脂异常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迄今为止这一点没有研究否认。因此,对那些高胆固醇血症的人来说,膳食胆固醇还是需要控制的。

如何科学看待胆固醇被撤下“黑名单”?

4.文中将坚果、椰子油与鸡蛋、全脂乳、肉类等同时当做“黑名单”中的成员,这是什么原因?


胆固醇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与饱和脂肪酸是孪生姐妹。文中将坚果、椰子油也作为胆固醇来源,如果不是笔误,那也太无知了!植物哪来的胆固醇?有的只是植物固醇!植物固醇是重要的植物活性物质,被认为是心血管的保护因子。


李铎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营养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WHO营养专家组训委员会委员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


1.膳食影响血清胆固醇吗?


新的美国膳食指南建议总脂肪的量为不超过30%的总能量,建议用多不饱和或单不饱和脂肪取代饱和脂肪,虽然胆固醇的300毫克上限取消,他们建议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2."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无关"的说法对不对?


近年来有些研究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的的保护作用降低或消失,饱和脂肪酸对血清胆固醇和心血管的影响也减弱或消失,与20年前的研究结果不一样了。这是因为在营养学研究和普及教育下,人们的膳食结构优化,不再以动物脂肪为主要脂肪来源,总脂肪摄入量降低(西方发达国家,不是我国),组织细胞膜n-3PUFA水平提高,所以近年的有些队列或RCT得不到20年前的结果了。


赵法伋
中国营养学会原副理事长
第二军医大学教授


1.膳食胆固醇对血清胆固醇有哪些影响?


膳食胆固醇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降低”和“增加”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2.“降低因素”是不是指降低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是的,降低或影响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主要因素有:①食物中的胆固醇不能完全被吸收,吸收率一般为30%;②胆汁酸盐的分泌减少或排泄障碍(食物中的胆固醇需经胆酸盐乳化后方能被吸收)影响胆固醇的吸收;③植物性食物不含胆固醇,而植物固醇的结构与胆固醇相似,不易吸收,多量摄入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④膳食纤维可与胆汁酸结合从粪便中排出,间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3.哪些因素会促进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呢?


对增加或促进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主要因素是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因为脂肪能促进胆汁酸分泌,胆汁酸可促进胆固醇吸收;膳食脂肪还能加速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的转换,提高胆固醇的合成速率,从而可增加或促进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


尽管如今已不再强调膳食胆固醇300mg/d上限,但尚不能忽视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大量实验证明,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能成功复制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充分说明高脂、高胆固醇膳食仍是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摄入,从预防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的角度,无疑,是正确的。


包巍
美国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
研究方向:膳食营养与慢性病


1.“脂肪无害、胆固醇被冤枉”的观点正确吗?


脂肪有健康的脂肪(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健康的脂肪(主要是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之别,美国膳食指南的科学报告中去掉了关于总脂肪摄入量的推荐量,这是基于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有些脂肪酸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能单纯的看总量,而应该更注重吃什么种类的脂肪。这都是对最近的美国膳食指南过于粗糙的解读。并不是美国新指南的本意。


杨月欣教授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1.为什么DRI 在2014年6月首次发布时没有兴起关注和讨论?在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有什么样的建议?


为什么在2014年首次推出撤销胆固醇的推荐,没有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 首先是因为推广力度不够,其次也是国人崇拜“洋博士”或西方科学机构的原因。中国营养学会自2014年开始启动修订程序,我国新膳食指南即将发布,关于对胆固醇和脂肪的推荐主要观点与上述专家观点基本一致。无论如何,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健康的核心。科学发展就是螺旋式的进步,营养学也是同样。所以标题党的微信传播不必认真。


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听信他人的论断,也不要盲从国外“洋博士”的说法。传递最权威和正确的消息,做一个有知识、有辨别力的“健康达人”!


编辑:胡青梅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xueyn@cast.org.cn

入驻请联系hezhy@cast.org.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