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钠盐导致高血钾,是送命盐?

(2016-04-11 16:13:06)
标签:

杂谈

(文章来源:易衡营养,eb_nutrition,已授权转载)

最近,微信和朋友圈中疯传着这个消息:“转肾科同事的微信,这个很重要,尤其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是用的低钠盐,因为低钠盐(我能说我自以为低钠比较健康嘛~)比普通盐贵,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我们肾脏科医生,天天讲,就买最便宜的雪花盐,不能买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恐怕一般的医生也不知道,或者也没有注意,只有肾脏科医生特别重视。我是觉得这个要转的!确实息息相关。”

低钠盐导致高血钾,是送命盐?

昨天,有网友在后台询问小编,这个真实吗?以后咱们家是不是都不能买低钠盐了?当时,我是这样的表情。

低钠盐导致高血钾,是送命盐?

因果倒置,还能好好做朋友吗?


关于低钠盐和高血钾,我们就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因果关系。


1.健康人会因吃某种食物而高血钾吗?

钾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人体血钾浓度为3.5~5.5mmol/L,正常血钾浓度对维持心血管功能等人体功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钾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


人体内的钾来自于食物,当我们吃下含钾离子的食物后,需要的部分就吸收入血,维持血钾浓度,或由血液进入细胞,发挥它的作用了。除此之外,多余的钾主要通过肾脏、肠道和汗液排泄。

低钠盐导致高血钾,是送命盐?

常见食物中钾含量


而肾脏,对调控血钾浓度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摄入的钾不足,肾脏就会减少钾的排泄;如果摄入过多,肾脏就会将多余的钾排泄掉。所以没听说过吃橘子,吃香蕉吃多了高血钾的。可以说,只要肾功能正常,几乎不会发生高血钾。


2.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高血钾?


摄入过多:一般情况下,摄入富含钾的食物不会导致血钾过高,但肾功能不全患者则可能发生钾过多;另外,大量输入含钾药物或口服钾制剂等也可能引起体钾过高。


排泄障碍:严重肾功能衰竭、各种原因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醛固酮分泌减少,都会引起体内钾排泄困难。


此外,酸中毒、缺氧、大量溶血、严重组织创中毒反应等也可能使细胞内钾外移引起高钾血症。


看到这里,这个概念就应该很明确了:


不是高钾盐或高钾食物导致肾脏疾病,而是肾脏疾病或某些特殊疾病患者应该控制钾的摄入(包括但不限于高钾低钠盐)。


我们为什么选择低钠盐?


大量研究发现,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即钠盐摄入越多,血压就越高,越容易患高血压。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即适当增加钾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我国多数地区每天每人盐摄入量食盐12-15 克以上,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所以为了更好的控制高血压,为了更有效地减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脑出血的发生,我们应该减少钠盐摄入。

低钠盐导致高血钾,是送命盐?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成人和儿童钾摄入量》,指出,钾摄入量不足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结石和低骨密度等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增加钾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骨密度,并减轻钠摄入量过高引起的不良后果。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钾摄入量至少达到每天3510毫克,儿童酌情减少。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成年人每人每天钾的适宜摄入量为 2000 毫克,预防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为 3600 毫克。


我们该如何吃低钠盐?


控制量!控制量!控制量!无论是低钠盐,还是普通盐,抑或井盐、竹盐、海盐,我们都要控制整体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钠摄入量为1500毫克,相当于4克盐不到,预防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为2000毫克,相当于5克盐,而如果将我们的食盐量保持在6克以内,也同样会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低钠盐虽然含钠量较普通精盐低,但同样咸味也会较轻,有人因想要同样重的口味而多放低钠盐,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低钠盐导致高血钾,是送命盐?

其实还是要改变饮食习惯,清淡,再清淡!


参考资料来源:
【1】朱剑笛,低钠盐就是送命盐吗?到底吃什么盐好?

【2】李青大夫,“低钠盐是送命盐”之说靠谱吗?

【3】《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编辑:胡青梅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xueyn@cast.org.cn

入驻请联系xintj@cast.org.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