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世界上最鲜艳美丽的蘑菇——大部分可以食用的无毒蘑菇都长相一般,毒蘑菇都很鲜艳,但并不是所有的毒蘑菇颜色都很鲜艳,事实上色彩不艳的肉褐鳞小伞、白毒鹅膏菌 、秋盔孢伞等菌类却极毒。
1. 网盖红褶伞
网盖红褶伞属于伞菌目、鹅膏菌科、红褶伞属,子实体小或中等大,粉红色或粉肉色,夏秋季在林内倒腐木上单生或群生,分布在吉林长白山等地。可食用但往往带苦味,有试验人工驯化。
2. 红星头菌
红星头菌(Aseroë rubra),又名红星头鬼笔,是澳大利亚很普遍的担子菌门真菌,其特征是带有腐肉的臭味及像海葵的外形。
3. 毛头鬼伞
毛头鬼伞,春至秋季在田野、林缘、道旁、公园内生长,雨季可甚至在毛屋顶上生长。此菌有时生长在栽培草菇的堆积物上,与草菇争养分,甚至抑制其菌丝的生长。
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药用功能,是一种具有较高商业潜能的食、药兼用的菇类。目前已被定为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具有集"天然、营养、保健"三种功能为一体的16种珍稀食用菌之一。
4. 靴耳
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直径1~4cm,扇形,近半圆形,表面光滑,无毛,湿时水浸状,干时白色或带浅粉黄色,边缘内卷,色较淡,并有细条纹。菌肉薄,带白色。子实体小而薄,无人采食。
5. 隆纹黑蛋巢菌
子实体小。包被杯状,高0.7-1.5cm,宽0.6-0.8cm,由栗色的菌丝垫固定于基物上,外面有粗毛,初期棕黄色,后期色渐深,褶纹常不清楚,毛脱落后上部纵褶明显。内表灰色至褐色,无毛,具明显纵纹。
此菌可用于止胃痛。另外产生鸟巢素(cyathin),对金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治胃气痛时,用焙干或晒干的鸟巢菌9至16克,水蒸服,或用研末6至9克,开水冲服,味稍苦。
6. 裂褶菌
可食用,此菌含裂褶菌多糖,对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云南产裂褶菌气香味鲜,称之为“白参”,有滋补强身作用。目前市场裂褶菌每千克干品价格240元,出口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市场,颇受欢迎。
裂褶菌是段木栽培香菇、木耳或毛木耳或银耳时的“杂菌”,其繁殖生长快,数量多,影响比较大,还可使木质部产生白色腐朽。
该菌含有较强活性的纤维素酶,并能产生苹果酸,菌丝深层发酵时可产生大量有机酸,还可产生促生素吲哚乙酸。本菌在食品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化学等方面应用广泛。
7. 出血齿菌
出血齿菌学名“Hydnellum pecki”,是真菌家族不同寻常的成员之一。这种蘑菇有很多名字,通常都与汁液或者血液有关。我们可以在北美洲发现出血齿菌的身影,但这种蘑菇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更为常见,通常生活在针叶树林。
出血齿菌也被称之为“恶魔牙齿”或者“草莓加奶油”,并不具有毒性。不过,这种蘑菇味道很苦,以避免自己沦为人类和动物的盘中餐。出血齿菌渗出的亮红色液体中含有一种被称之为“Atromentrin”的抗凝血剂,拥有与天然有机抗凝血剂肝磷脂类似的特性。
8. 羊肚菌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
9. 小地星
子实体小,大小为0.8~1.0cm×2.5~3cm。外包被多为拱形,开裂成4~10个裂片。肉质层厚,沙土色、肉色。内包被体球形、近球形等,内包被草黄色,沙土色等。孢子球形或近球形,4.5~5.5微米,浅棕色、棕色至黑褐色。属于自然养生菌,用途未知。
10. 盘菌
盘菌的子囊果为子囊盘,它由子实层、囊层基和囊盘被组成,子囊盘或形成子囊盘的子座或菌核的组织可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盘菌的子实体常因侧丝内的色素而显现各种颜色,如红、黄、褐、黑色等。子实体除典型的盘状或杯状外,还有海绵状、钟罩状、马鞍状、舌状、羊肚状等。
11. 马勃菌
马勃菌目 Lycoperdales,腹隔担子菌纲的一目,为真菌类生物,学名叫马勃,成熟的马勃一般比成人的拳头略小。因形状、颜色酷似马粪而俗称为“马粪包”。另有一种巨型“蘑菇”状属灰孢,做中药,用于治疗咽痛、失音等症,外敷可止血,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马勃一般生长在地下的枯枝落叶层中,喜高温高湿环境,因此一般多出现在雨水丰沛的7、8月份,只适合生存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区或半山区。可清热,利咽,止血。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痔疮出血冻疮。
12. 红笼头菌
红笼头菌(Clathrus ruber)是鬼笔科的一种真菌,是笼头菌属的模式种。由于它的子实体外形像由格子一样的分支围成的中空球体,它常被人称为红笼子。该真菌为腐生真菌,以腐烂的木质植物为食,常单个或成群生长在花园土壤的落叶里,草地上,或覆盖园地的木片上。虽然被认为主要是一个欧洲物种,红笼头菌已被引入到其他地区,现在它已有广泛的分布,包括北非,亚洲,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红笼头菌的产孢组织有恶臭味,能吸引苍蝇和其他昆虫来帮助传播孢子。尽管该菌的可食用性还不确定,它的气味已很难让人愿意吃它。
13. 恶魔雪茄
恶魔雪茄学名“Chorioactis”,是世界上最为罕见的蘑菇之一,也被称之为“德克萨斯之星”。这种怪异的蘑菇只存在于美国德州中部、日本的两个偏远地区以及奈良山区。恶魔雪茄呈深褐色,拥有外形好似雪茄的孢子囊,裂开后变成棕褐色的星状,释放出孢子,同时发出截然不同的啸叫声。恶魔雪茄是已知少数几种在释放孢子时发出啸叫声的真菌之一。
14. 条纹革耳菌
子实体小或中等大。菌盖宽2-9cm,中部下凹或漏斗形,初浅土黄色,后深土黄色,茶色至锈褐色,有粗毛,革质。分布于 河北、黑龙江、吉林、江苏、安徽等地。
15. 红盖小皮伞
菌小,属于白蘑科,主要分布地区:江苏、浙江、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16. 竹荪
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17. 萤光蕈
它们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植物,它们名为“荧光蕈”,又叫蚂蚁路灯,是台湾最神秘的物种之一。如你所见,它们在黑夜中会发出幽绿色鬼火一般的光芒。墓地中夜晚的磷火,也是这种幽幽的亦幻亦真的明绿色,于是当有人在夜晚的树林中发现这股诡异的绿光的时候,把它们当成了鬼火,每株可存活2-3天。
18. 紫蜡蘑
是一种颜色鲜艳的小型可食用菇类,生长于落叶植物或裸子植物林中。主要分布地区:广西、四川、西藏、山西、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
19.
学名Entoloma hochstetteri 发现于新西兰和印度。以德国博物学家 费迪南德·霍赫施泰特尔(Hochstetter )命名。此菇否有毒未知,但Entoloma属多有毒品种。真实蘑菇大致呈现与照片相当接近的蓝色,有时也会带点黄色,属多毒品种。
(部分来自“腾讯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