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吃越瘦的“负能量食物”真的存在吗?

(2014-12-19 17:09:25)
标签:

杂谈

(专家: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阮光锋)

流言:负能量食物(Negative Calorie Foods)是吃了不仅不会给人体增加能量储备,反而会消耗能量,越吃越减肥。甚至某科学杂志的网站上最新专题也在介绍“负能量食物”,包括苹果、芹菜、羽衣甘蓝、番木瓜和生菜等25种食物。


什么是“负热量食物”?

“负热量食物”(Negative Calorie Foods)大约在十几年前就已出现,而现在,在网络上早已呈满天飞之势。根据其介绍,所谓的“负热量食物”并不是指所含能量小于零的食物,而是指消化时所需能量大于其本身能提供能量的食物。 

https://mmbiz.qlogo.cn/mmbiz/03UUuUr98GJP7icoDwHY0ShlxOSTLaxWadfncibwzA4M0sL7p0pC7OGZCtEQV9icO0Wsn6PDts3jtnpK57QPria7EA/0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的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不过,除了提供能量之外,人们在进食过程中也要消耗一些能量,如咀嚼、吞咽、消化吸收等。如果消化食物所消耗的能量大于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比如吃100克某种食物,它能提供80大卡能量,消化这种食物却需要100大卡能量,那么,综合一下,该食物所产生的能量效应就是-20,即所谓的“负热量食物”。这是“负热量食物”的理论基础,基于这个理论,很多商家开发出了可以帮助减肥的“负热量食物”——吃进去后,不会增加能量储存,反而能增加能量消耗。

这个说法看上去无懈可击,也非常吸引人。吃进去食物,还要增加能量消耗,真是一举两得,减肥人士更是hold不住了:边吃还能边减肥的确是个好差事。不过,真的存在“负热量食物”吗?


真相:根据“负热量食物”的定义,要判定一种食物是不是负热量食物,就要看它的食物热效应究竟有多大。其实,不同的食物成分,食物热效应也有一些差异。

https://mmbiz.qlogo.cn/mmbiz/03UUuUr98GJP7icoDwHY0ShlxOSTLaxWaHVgEgmxHrreZfoZu6O3AP5vV237P5UJic9DlaP3Liaqotib3OkZw8tEbg/0

在三大供能物质中,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大,相当于其本身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热效应为5%-6%,脂肪的食物热效应最低,为4%-5%;对于一般混合食物来说,食物热效应大约占食物所含能量的10%,也就是说,每吃2000kcal能量食物,大约需要消耗200kcal能量来消化食物。所以,食物的热效应一般在10%左右,最多也不过30%,“负热量食物”也不可能真的存在。至少,目前是没有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