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高中关于教研备课评价方案和评价方案(2)
(2020-10-12 19:35:33)
标签:
教学管理 |
分类: 高中教学管理 |
东辰高中关于教研备课评价方案和评价方案(2)
3.评价公示
评价结果每周汇总公示,每月汇总作为教学五认真、质量组长和学科主任的月度津贴评价标准。
附表:教研时间和地点安排
|
2020年秋季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地点安排 |
||||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上一 |
|
|
|
|
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和通用技术(办公室) |
上二 |
|
|
高一语文(231) 高二语文(233) |
|
|
上三 |
|
|
|
|
|
上四 |
|
|
|
|
|
上五 |
|
|
|
|
|
|
|||||
下一 |
高三英语(231) |
高三语文(231) |
高一数学(231) 高二数学(232) 高三数学(233) 高一物理(331) 高二物理(332) 高一化学(333) 高二化学(334) 高一生物(234) 高二生物(234) |
高三政治(231) 高三历史(232) 高三地理(233) 高三物理(234) 高三化学(331) 高三生物(332) 高一英语(333) 高二英语(334) 高二历史(232) |
|
下二 |
|
||||
下三 |
高一政治(231) 高二政治(232) 高一历史(233) |
|
高一地理(231) 高二地理(232) |
|
|
下四 |
|
|
教研要求几点说明:
1、根据东辰中学要求,为初高中学段每月能够统一教研,所以对教研时间做了调整,请大家按时开展教研活动;
2、为保证高三教学质量,高三年级的教研时间暂时不变,还是周一下午英语、周二下午语文、周三下午数学、周四下午综合;
3、教研模式和原来一样,第一节听课,第二节课评课和主题教研;
4、文科综合学科因教师人数相对较少,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高一、高二联合教研;
5、若目前拿到的课表和这个教研时间有冲突,请私信我,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调整;
6、从下周开始我们将开始对教研活动进行考勤,请大家理解、支持和配合。
各位老师,我相信各个年级的质量组长和各位老师为了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已经在开学前和本周展开了多次教研和备课活动,希望大家继续深入教研,做最有效的教研。
拜托各质量组长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实效高效开展教研和备课活动,也请各位教师准时参加活动,支持质量组、年级组的工作,感谢!
教研活动考勤和记录表
周次:
|
|||||||||
年级 |
学科 |
时间 |
是否听评课 |
是否集中教研 |
应该人数 |
实到人数 |
缺席人数 |
缺席人员 |
确认签字 |
|
语文 |
|
|
|
|
|
|
|
|
数学 |
|
|
|
|
|
|
|
|
|
英语 |
|
|
|
|
|
|
|
|
|
物理 |
|
|
|
|
|
|
|
|
|
化学 |
|
|
|
|
|
|
|
|
|
生物 |
|
|
|
|
|
|
|
|
|
政治 |
|
|
|
|
|
|
|
|
|
历史 |
|
|
|
|
|
|
|
|
|
地理 |
|
|
|
|
|
|
|
|
教研活动开展和学科组评价的工作要点
1、质量组每周教研活动基本要求:(责任人:各年级质量组长)
(1)
(2)
2、教研活动评价内容:(责任人:各年级质量组长)
(1)
(2)
(3)
3、学科执行主任职责:(责任人:各学科执行主任)
(1)
(2)
4、包科行政工作职责:(责任人:见下表)
学科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
质量组长 |
包科行政 |
质量组长 |
包科行政 |
质量组长 |
包科行政 |
|
语文 |
赵恒锋 |
赵光凯 |
叶润友 |
母贤军 |
张传森 |
罗琳灵 |
数学 |
吴官伟 |
胡吉华 |
魏华军 |
蹇晓波 |
刘
|
张刚 |
英语 |
杨静竹 |
范登程 |
胥勋妮 |
黄荣森 |
蒲
|
蒲露 |
物理 |
陈悦辉 |
胡吉华 |
宋
|
曾祥华 |
邹
|
吴兰军 |
化学 |
李晓冬 |
冉永华 |
崔
|
范金城 |
王俊东 |
龚峰 |
生物 |
田俊峰 |
赵光凯 |
杨
|
陈光伟 |
蒲忠伍 |
陆易 |
政治 |
沈雪娇 |
刘昌志 |
刘开彰 |
徐望军 |
于相荣 |
王清城 |
历史 |
吴林光 |
刘昌志 |
冷
|
徐望军 |
罗
|
郑祥海 |
地理 |
刘
|
刘昌志 |
陈显平 |
徐望军 |
付尚军 |
余兴林 |
(1)
(2)
5、巡课小组工作职责:
(1)
(2)
(3)
评价对象:高
评价项目 |
分值 |
评价细则 |
||||||||||
年级学科质量组评价 |
100分 |
课堂质量管理(30分) |
题卷资料管理(40分) |
质量控制管理(30分) |
||||||||
按标准流程编制导学案 |
每周课堂验收合格 |
每课一研、每卷一研 |
集体研制课时作业 |
集体研制记忆清单 |
集体研制三生小辅导 |
集体研制单元复习、期末复习资料和题卷 |
按教学内容进度表进行教学管理 |
按标准抓好周考、月考资料等 |
抓好考后质量分析与补偿教育 |
|||
完成情况 |
高一 |
|
|
|
|
|
|
|
|
|
|
|
高二 |
|
|
|
|
|
|
|
|
|
|
||
高三 |
|
|
|
|
|
|
|
|
|
|
||
优点 |
|
|||||||||||
不足 |
|
|||||||||||
改进 建议 |
|
|||||||||||
总分 |
|
上课教师 |
|
学科 |
|
巡课组长 |
|
时间 |
|
|||
评价项目 |
评价标准(总分100分) |
得分 |
||||||||
教学 目标 (20分) |
三标教学 |
坚持围绕目标教学:设置(出示)目标——达成目标(以问题化、结构化形式)——反馈目标(一课一测)。 |
|
|||||||
堂堂清 |
每个知识点、每个教学环节结束都要对学生完成度进行验收,上不清不往下进行,并建立学长、助教、组长三级验收机制。 |
|||||||||
教学 过程 (60分) |
知识 |
1、知识精讲(讲重难点和易错点,讲规律方法)、精练(不得使用订购的成套题练)、精提(概括梳理)。 |
|
|||||||
2、知识问题化(将知识转化成问题,以问题组织教学)、知识结构化(从知识点的学习到知识系统的学习,形成结构性知识体系)、知识能力化(知识的应用拓展)学习。 |
||||||||||
思维 |
1、实现知识点教学、逻辑系统教学与知识意义价值教学的统一。 |
|||||||||
2、引导学生进入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学习。 |
||||||||||
方法 |
1、进行了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学。 |
|||||||||
2、进行了解决某一类题型的方法教学。 |
||||||||||
环节 |
1、双语学科有课前三分钟,其他学科有课前学生演讲。 |
|||||||||
2、教学环节清晰,前后衔接自然。 |
||||||||||
3、上课严格按照“三统一”进行,统一课件、统一内容、统一导学案。 |
||||||||||
学生 状态 (20分) |
小组学习 |
坚持小组学习,并通过小组实施对学、群学和全员、全面质量管理,实现知识清扫和堂堂清。 |
|
|||||||
深度参与 |
1、学生行为参与程度高,教师积极管理行为走神行为,基本没有行为走神生。 2、学生精神思维参与程度高,没有学生睡觉和违纪等行为,基本没有思维走神生。 3、教师积极管理思维走神行为,及时转换教学方式。 |
|||||||||
听 课 记 录 意 见 和 建 议 |
|
课堂教学流参考
三备三学教学模式:
一备一学:一备导学案,学生按导学案初学达到感知理解并填写预学反馈单;
二备二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单再备并按学生最近发展区组织学生进行深度研学;
三备三学:课堂结束后教师再备,通过学生训练检测暴露出的知识能力缺陷,通过单元复习和单元检测讲评实行三学达到内化记忆。
附2:评课基本标准:
评价要素 |
分值 |
评价标准 |
学生研学 |
2 |
学生自主研学,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学生研学及梳理记忆时间不少于15分钟。 |
教师精讲 |
2 |
精讲知识体系与思维导图,讲规律思路,讲技能方法,讲规范模型,讲考点疑点盲点并讲懂讲透。教师连续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5分钟(B层不超过20分钟)。 |
内容拓展 |
2 |
坚持快节奏,多反馈。进行内容拓展,容量是教材的1.2—1.5倍。 |
思维训练 |
2 |
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通过问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知识应用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
应用过手 |
2 |
当堂检测验收,通过一课一练实现当堂清。练后要进行学长、小组验收与教师总结提升。 |
备注 |
总分低于8分为不合格课。 凡是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课是不合格课。 凡是无内容拓展、无思维培养、无能力训练的课是不合格课。 双语没进行课前3分钟讲演为不合格课。 |
第二十一条:实行扩权赋责制。
1.扩大学科组长、质量组长权力。(1)具有学科教师考核和引进建议权。(2)具有任课教师的聘任权。(3)具有对组内教师的评价奖惩权。(4)具有组内奖励分配权。
2.赋予两长工作的全面管理责任及法人主体地位。
3.建立学科组与两长奖励制。大幅提升两长质量承包奖励力度,达到责、权、利统一。
第二十二条:管理标准制。抓实六大管理标准执行管理。
1.团队建设与教师发展标准。
(1)抓好团队价值、精神、生态、制度、行为五大文化建设,打造有狼性的合作型、学习型、研究性、拼搏型的团队。
(2)规划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路径。建立师徒制、工作室及每月培训的教师培养体系,建立优质课、说教材、编解考题、备考与考卷分析四大竞赛体系,每年对外一次开放教研,每期学习研究1位全国名师,每年总结提炼1位组内优秀名师(从组长开始)。
2.常规管理标准。
(1)备题备课常规,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考勤、定考核。
(2)会议常规。每月一次两长会评价学科六大标准执行情况。每月一次学科教师专题培训与专题攻关(理论培训+校外名师解决方案展示+校内教师解决方案交流)。每期一次学术年会并出一本东辰学刊。
(3)管理常规。学科组长(主任)每周视导一个年级学科教学。年级部每周、每月评价年级学科组管理常规。学部每月评价学科组(中心)工作。
(4)教科研常规。每期每组、每个教师一个课题研究,每期评价成果。
(5)备考常规。建立三年、每年、每轮复习规划、每期召开备考战略研讨与备考方案论证审批会、每轮召开一次学科备考方案论证与诊断反思会。
3.备课上课标准。
(1)实施三备三学教学模式:一备导学案,学生按导学案初学达到感知理解并填写预学反馈单,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单再备并按学生最近发展区组织学生进行深度研学,课堂结束后教师再备,通过学生训练检测暴露出的知识能力缺陷,通过单元复习和单元检测讲评实行三学达到内化记忆。
(2)坚持一课一研。
(3)分层次确立三课模式和内容进度并每周示课研课。
(4)每周集中指导研究验收一名教师的课堂。
(5)每期评价每个教师的 课堂。
(6)坚持大小四清质量管理。课内小“四清”。每个知识点(考点)都学得清清楚楚,每个知识形成过程都学得清清楚楚,每个知识的应用方法和操作流程都学得清清楚楚,每个知识的结构体系都弄得清清楚楚。课外大四清:日清、周清、月清、期清。
4.资料研备标准。
(1)分工合作建立六位一体的资料体系(见前)。
(2)每卷一研。
(3)每周、每月评价资料编研与使用情况。
(4)建立奖励制。
5.三生提升标准。
(1)全面落实“三生”的三大战略。学科拔尖生的早抓+综合培养(课内学习+课外高阶课程+自主研学+个性辅导)战略。潜能生的早抓+早防(分化)战略。临界生的早抓+循环推进战略。
(2)全面落实学情诊断——制订辅导计划——实施辅导三步辅导标准。
(3)全面落实“1135”辅导标准。(每周一份矫正性练习,每周一个小问题(专题)突破,每周3次作业试卷面批,每周提五个问题)
6.课程建设标准。
(1)分工合作抓好学科专题(问题)难点突破、专题课程建设。
(2)抓好特优生的高阶课程开发供给。
(3)保证特长生的特长课程供给。
(4)抓好学困生的援助课程供给。
第二十三条:实行项目承包奖励制。两长的每期、每届绩效奖由承包项目通过达成率计算而来。见下表:
承包项目 |
权重 |
考核标准 |
包学科改革目标与学科组六大管理标准执行 |
20 |
按六大管理标准及当年(期)学科改革项目达成度评价。100%达标40分,90%达标36分,并按分计算奖金。 |
包课堂转型 |
20 |
包全年教师课堂转型高效。100%达标40分,90%达标36分,并按分计算奖金。 |
包资料建设 |
20 |
包建立全面资料体系。100%达标40分,90%达标36分,并按分计算奖金。 |
包教学质量 |
40 |
包学科组教学质量目标达成。100%达标40分,90%达标36分,并按分计算奖金。 |
第二十四条:实行培训研修制。
1.开展五大研究:教材、教法、学法、考法、练法。(5分)
2.每月一个专题攻关。并按三步模式实施:第一步:围绕专题聘请校内外名师,围绕攻关问题举办小讲座。第二步:外校名师对本问题的解决方案案例分享。第三步:本校每个教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现场交流。(5分)
3.每期五次培训。每月一次例会以会代培。(5分)
4.实行学分管理。学分不达标,评优、聘任一票否决。
第二十五条:评价聘任制。
1.建立学周、学月、学期评价体系(见前)。
2.实行两长选聘制。岗位公开,任职资格条件公开,选拔程序办法公开。由学部公开向校内外选拔两长。
3.实行两长免职一票否决制。一票否决项目有:(1)组内质量最低目标没完成。(2)两长个人成绩排名在组内后1/3.(3)团队风纪差,纪律松懈,战斗力低下,合作精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