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德育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0-09-17 10:38:07)
标签:
教学管理 |
分类: 高中德育管理 |
关于加强德育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分校、各部门:
为了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面建立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校超越发展,必须把德育当作学校发展的新动力、新的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而切实加强德育建设。现将有关要求通知于下:
一、加快德育模式建设。
1、德育模式定位。发展性德育是东辰既定的德育模式,并已走向全国,必须坚守。
2、发展性德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了德育与教学两张皮的问题,也主张德育的综合效益,即德育活动也是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实现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能力发展、身心发展、学业发展的统一。
3、发展性德育的基本要义。
(1)发展性德育应是基础德育。包括基本行为习惯、基本价值理念、基本道德原则、基本心理品质、基本能力素养、基本学业水平,发展性德育应夯实学生的以上六大基础。
(2)发展性德育应是主体性德育。学校德育的落脚点是自我教育,归宿是个性培养,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必须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反思、自我修炼、自我成长的教育体系。
(3)发展性德育应是实效性德育。德育必须满足学生的根本需要,必须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让学生学会成长,并且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德育必须落地到每个孩子的发展和变化,使学生变得更自信、更快乐、更优秀。
(4)发展性德育应该是“美丽”德育。德育必须内容美、形式美,学生喜欢,入脑入心,必须不断地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让“德育”可爱,让德育“有用”,从而让学生喜欢德育,从而主动追求“德育”,成为有“德”之人。
二、加强德育体系建设。要建立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家庭育人“六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
1、课程育人。必须保证德育三课。
(1)交流课。每周至少三次并与政治、语文教学结合起来,高中要与议论文写作、自主招生结合起来。
(2)班会课。每周至少一节,其中每月2次主题班会课,2次常规班会课(半月一次总结表彰)。
(3)社会综合实践。每期至少一次走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
2、文化育人。要构建由环境文化、精神文化、价值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体系,建设好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
3、活动育人。要构建由主题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社团活动、仪式活动、校园节构成的学生活动体系,让德育“动”起来、“活”起来。
4、实践育人。建立校内实践体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实践育人体系。
5、管理育人。一方面要建立民主自治的学生管理体系,让学生自主管理育人;另一方面学校教职工要管理育人,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6、家庭育人。要把家庭变成家庭学校,把家长变成家长教师,通过普及家长教育,开办家长学校、家长评价、家长参与学校和班级教育,把家庭育人落到实处。
三、认真做好德育教程的编写。本年度内必须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德育教程的编写,并以此为纲全面提升德育质量。
1、编写责任。
小学:文宏斌、何春燕、何欣、罗曦。
初中:王春容、梁双全。
高中:何刚、杜建奎、赵光凯。
2、完成时间。本期放假前完成小、初、高总体框架和各年级下册教程编写,下期放假前完成各年级上册的编写。
3、编写总体框架建构。小学、初中、高中编写前都要进行学段的系统框架建构,包括:
(1)课程目标内容建构。如:
内容 学期 |
文明礼仪 与行为习惯 |
基本 价值观念 |
基本 道德原则 |
基本的 心理品质 |
基本的 能力素养 |
基本的 学业水平 |
|
高一 |
上期 |
|
|
|
|
|
|
下期 |
|
|
|
|
|
|
|
高二 |
上期 |
|
|
|
|
|
|
下期 |
|
|
|
|
|
|
|
高三 |
上期 |
|
|
|
|
|
|
下期 |
|
|
|
|
|
|
|
备注 |
A、文明礼仪与习惯训练。明确三年内需进行哪些文明礼仪和习惯训练,并分配到各学期。 B、基本价值观念。明确应培养哪些正确的价值观(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观、苦乐观、责任观、合作观、荣辱观、修养观、处世观、生命观、感恩观、消费观、发展观等),并分配到各册。 C、基本的道德原则。明确应培养哪些道德品质(如:孝敬、尊师、爱国、爱党、爱校、诚信、感恩、守法、友爱、勤奋、节俭、尊重、立志、修养等),并分配到各册。 D、基本的心理品质。明确应培养哪些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坚强、勇敢、执著、自立、自律、自强、自省、大气、阳光、理想、信念等),并分配到各册。 E、基本的能力素养。明确应培养哪些能力(如: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生存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并分配到各册。 F、基本的学业水平。明确提出每期的学习要求、学习目标,并交给学习方法策略。 |
(2)活动体系建构。
内容 学期 |
校内主题教育活动 |
社会实践 体验活动 |
争先创优 活动 |
学习与心理辅导活动 |
|||
国家法定节庆活动 |
学校特色节庆活动 |
仪式教育活动 |
|||||
高一 |
上期 |
|
|
|
|
|
|
下期 |
|
|
|
|
|
|
|
高二 |
上期 |
|
|
|
|
|
|
下期 |
|
|
|
|
|
|
|
高三 |
上期 |
|
|
|
|
|
|
下期 |
|
|
|
|
|
|
|
备注 |
A、国家法定节庆活动。包括:a、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b、劳动节、植树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c、学雷锋纪念日、建党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一二九纪念日、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航天日等主题日。 B、学校特色节庆活动。9月(社团节)、10月(国学文化节)、11月(数学节)、12月(国际文化节)、1月2月(科技(创造)节)、3月(学生文化节、男生节、女生节轮流)、4月(理财节)、5月(艺术节)、6月(感恩节)、7月8月(读书节、社会实践节)。 C、仪式教育活动。开笔仪式(小学)、尊师典礼、青春典礼(初中)、成人仪式(高中)、孝敬典礼、毕业仪式。 |
(3)学习问题设计。各学段要列出小初高学习中的主要习惯、方法、能力及学科学习方法等问题,并分散到各册进行辅导解答。
(4)心理问题设计。要列出小学、初中、高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分散到各册进行辅导解答。
4、编写体例。
(1)分册编写每期一册。
(2)每册设计一下五个单元,每月一个单元,单元与月份对应,分布为:上期:一单元(9月)、二单元(10月)、三单元(11月)、四单元(12月)、五单元(1、2月)。下期:一单元(3月)、二单元(4月)、三单元(5月)、四单元(6月)、五单元(7、8月)。
(3)每个单元设计以下五大模块内容:
模块一:德育课程。包括:
A、交流课。a、次数要求。每周3次,每单元共12次。b、主题要求。每个单元设计4个主题(每周一个主题),其中两个道德主题,一个价值主题,一个心理品质训练主题(高中把自主招生和议论文写作的主题总体设计分配到各册各单元)。c、学习形式要求。每册主题期初公布,学生提前准备,每组设一个主备人。每个主题分三次学习,第一次自主搜集资料和作交流准备;第二次小组内交流,并评小组优秀;第三次全班交流并评全班优秀。d、教程内容。教程要提供每个主题的系列辅导材料,包括:小讲座、小故事、名言、美文,供学生学习研究。
B、班会课。a、次数要求。每单元2次即半月一次常规班会课(2、4周),主要进行总结评价表彰。2次主题班会课(1、3周),按主题班会课要求进行设计和评价,教程要提供每单元的两个主题班会的主题和流程。年级只需统一年级制作课件并提前上公开课。
模块二:活动体验。每个单元都应有活动体验设计安排。包括:
A、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要从国家法定节庆活动、学校特色节庆活动、仪式教育活动中至少安排一个实践体验活动,教程要提供活动的设计方案和流程。
B、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每册最后一个单元以散学典礼、假期安排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并逐步将研学活动放在假期内进行。教程要设计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模块三:领奖台。每个单元要开展以四周为一周期的每周、每月争先创优活动。包括:
A、每周:每周评五星:文明之星、友爱之星、道德之星、自强之星、学习之星。
B、每月:每月评五兵:文明标兵(一月三次评星晋升为标兵,下同)、友爱标兵、道德标兵、自强标兵、学习标兵。
模块四:辅导站。每个单元第四模块为辅导站。包括:
A、学习辅导:针对一至二个学习方法问题或学科难点问题进行解答辅导,并三年拉通设计若干个学习问题,然后分配到各册各单元。
B、心理辅导:针对学生一至二个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解惑,并三年拉通设计若干个心理困惑问题,然后分配到各册各单元。
模块五:修身亭。这个模块与《学生成长日志》合并,包括以下内容:
A、每日(每单元31页)计划反思。包括:日历、每日格言、旧课复习、今日读书、今日计划、反思。
B、本周盘点。取得收获,存在不足,改进措施,心灵感悟。
C、心灵感悟:用于写自己本单元专题学习后的心灵感悟、情感交流、修身要诀等。
此模块各分校可自主创新设计。
5、编写要求。
(1)寻找制高点。编写前要研究全国先进学校的经验做法及德育教程。
(2)占有资料。编写前要充分占有各方面的资料,如各专题的相关故事、名言、美文。各个专题的主题班会设计等。
(3)调研学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再解决什么。
6、编写程序。
第一步:成立分校编委会及各分册编写组。
第二步:执行主编(学生部主任)按以上要求拟订两个总体框架设计,交编委会讨论完善后报总校课程建设评审委员会审核修订。
第三步:写作样稿。
第四步:全体编写组成员学习讨论样稿形成共识后,再分工写作。
第五步:定稿后报总校评审会批准后复印。
第六步:召开教材培训会和使用安排工作会,落实使用。
五、认真做好德育管理标准的制订与实施。
1、建立各分校班级建设标准。
2、建立各分校班级评价(月、期)标准。
3、委托文校长牵头制订东辰德育管理操作手册(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标准,如违纪学生教育程序、主题班会设计与评价标准、班级文化建设标准、班级组织建设标准等),并于十二月内完成印刷,作为班导、年级、分校德育管理的标准。
4、建立各分校班导职级评价标准。
以上四类标准力争在本年度班主任节上全部出台与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