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英语教学的认识

(2020-05-11 16:48:08)
                                     我对英语教学的认识
                                                                   李陆桂
    我认为,为了使教学更有效,凸显教学特色,克服了教学“七年之痒”的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应该要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不应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源自于教学实践,哪怕不那么成熟,略显肤浅总比没有要好。随着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不断积累,你对教学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接近本质和规律,教学也随之变得更理性和有效。  
首先,英语教师要明白英语学科的特性,否则容易犯方向性错误。关于英语学科的特性,我的理解是:
(1)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导致有效的输出。输入必须是理解性的,否则不会有成功的的语言输出;
(2)英语有声音,有文字,因此,课堂上一定要有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当然,每节课由于课型不同,听说读写的比例可有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3)英语和其他语言一样有思想,有思辨,因此,英语课堂上应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讨论、辩论。“交流”、“讨论”、“ 交流”是学生的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的活动,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难以开展起来。
(4)英语是外国语言,别人(native speaker)怎么说,我们就么说,别人怎么写,我们就怎么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真实、地道的英语(genuine English)很重要。
第二,英语教师要喜欢英语。喜欢英语的重要标志是经常学习英语。英语教师钻研教法的同时,如能坚持不懈学习英语,这犹如猛虎添翼。根据观察,如果教师喜欢英语,不断在学习英语,一般来说不太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不喜欢英语,却经常苦口婆心劝学生热爱英语的教师不免有些不够诚实,他们忘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喜欢英语不是临时性的,是长期的。如果教师对英语的兴趣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怎能感染学生也去喜欢英语。
英语教师率先垂范,刻苦学习英语,用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坚持学习英语,又酷爱英语,在教学当中一定会流露出对英语学习的感情,学生也一定会感受到。坚持英语学习的教师更了解英语学习的产生过程,更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因此他(她)的教学设计会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三,与其说英语教学的本质是教语言,不如说是搭建语言学习平台,构建语言实践共同体,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掌握一门语言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从严格意义来说,一门语言,特别是外国语言,自主性“学得”和“习得”的成分要多于教师教授语言的成分。英语课堂,也就是外语学习平台(语言实践共同体)和谐的学习氛围十分重要。和谐的学习氛围充满正能量和安全感,学生在绿色生态的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效率是很高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搭建语言学习平台,构建语言实践共同体,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具有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能力。只有教师坚持长期苦心经营搭建语言学习平台,注重英语教学管理的细节,才能使学生在绿色学习环境中自主、高效学习。
第四,优秀的教学是教师长期积淀的结果。学好一门外语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教授外语也同样需要花费艰苦的劳动。英语教学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教师经历无数挫折的磨练才能找到英语教学的感觉,使英语教学产生“化学反应。”
英语教师只有多听课,特别是多听好课,琢磨英语教学的真问题,践行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才能成为优秀教师。
第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这“欲”是指培养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激发培养学生这两种欲是英语教师的职责。学生一旦拥有了“求知欲”和“训练欲”也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六,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更是一门慢的艺术。“慢的艺术”不是指教学节奏缓慢、拖沓,而是要求教师要尊重外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学科素养的具体要求,按部就班地夯实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
 第七,精准设计教学活动。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学活动是英语教学的“魂”。英语教师的工作性质有些像体育运动的教练。要成为合格、优秀的教练,需要具备几个训练实招。如果说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是招儿的话,那么,教师必须精准设计教学活动。否则,难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活动的“精准性”包括活动的形式、内容、对象、所赋予的时间、可做性、步骤等因素。乐学的前提是可学。教学活动的可做性强才能产生训练效果,学生才乐学、乐做。教学活动要少而充实,突出核心,切不可盲目贪多,堆砌教学活动。有一个英语教师在一节阅读课下课之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Retell the text inyour own words.”试问:学生都没有熟悉课文的内容,连流畅朗读课文都成问题,怎么能够“retell the text”?即使让学生去“retell the text”, 教师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和句型作为参考,学生才有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第八,“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重要性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据观察,那些英语学了多年,仍不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人往往基础不扎实。基础不牢,进一步的外语学习无从谈起。好的英语基础力量巨大。英语基础的重要性谁都知道,但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踏实抓基础,有效夯实基础的教师却不是很多。
第九,讲究演讲艺术。“说得好才教得好”。尽管新课程理念下倡导“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提倡教师多说,但教师说的能力仍是重要的基本素质。口才好的教师说话逻辑性强,言之有物,“长话短说”“深入浅出”的思想表达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感染力强。从教师素质角度来说,语言表达“言为心声”,教师的语言不仅透露出教师的性格、内心,更说明了教师的智慧。要有好的口才,必须先有肚才(学科素养)。下校听课调研时我发现一些教师表述不清,这与其说是口才问题,不如说是专业素养的问题。
第十,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一定要具体、明确。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清楚本节课给学生什么(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得到什么)。英语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大课型组成。例如,教师上听力训练课主要教学任务是训练学生的听力,教学目标便是使学生获得听力理解的某一项能力(例如听“数字”、“日期”、“天气”等)。因此,这节课围绕某一项具体能力,听的教学活动应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规划出时间(设计活动)来检测学生听的效果怎样。再如,阅读理解课,阅读活动一定是教学的主要活动,教师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来设计教学:read the lines(读字面意思的能力),read between thelines(读字里行间的能力),read beyond the lines(读懂弦外之音的能力);这节课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为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到底如何。
第十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强的记忆力比不过淡淡的墨水”。英语教师从起始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我在下校听课时注意到,不少学生习惯把笔记记在书上。与其说这是学生的偷懒,耍巧行为,不如说是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所造成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记笔记,还要经常检查他们的笔记本,传阅、展示那些优秀的笔记本。如果教师把自己当年求学的时候的笔记本拿来给学生“欣赏”,那最好不过了。胸怀宽广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习惯时是能做到“率先垂范”的,学生最服这种老师。
第十二,英语教师一定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做家具需要工具,如斧头、锯子、锤子之类。英语学习也如此。英语学习所必备的工具书:英语字典和语法书。学生一旦养成经常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他们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样的好学生多多益善。
第十三,英语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鉴赏力。优秀教师与其他教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拥有出色的教学鉴赏力。教学鉴赏力是优秀教师长期修炼的结果。
一位英语教师曾和我谈起她在北京某大学参加“国培”时,遇到班上一个同学的英语语音语调如何标准纯正。为了验证她的判断力和鉴赏力,我便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很简单的英语单词,词组和一个句子,让她读给我听听:written, study, half anhour ago, go home, in the middle of, There are three cups of tea on the table.这位教师朗读以上内容的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她不是把某些单元音发长了(如[i]发成了[i:]),就是把某些元音发成了另一个元音,如把[∧]发成了[a:]。此外,在half an hour ago, go home, in themiddle of, There are three cups of tea on the table之中有多处该连读的地方她都没有连读。自己的语音存在不少问题,要判断、鉴赏他人的语音,怎么可能准确呢?这个例子说明,教学鉴赏力与教师的自身素质成正比。教师的自身素质越高,教学鉴赏力的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
另一个例子。多年前,我们单位(桂林市教科所)有一个学科教研员曾经组织学科教师去听本学科一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听完课后,这位学科教研员听到有些听课教师议论:特级教师的课也不过如此!我不觉得有什么好呀!于是,教研员建议那些教师再去听一次。我认为,即使让那些教师再去听3次,他们也不一定能发现特级教师的课到底好在哪里。原因在于他们的教学鉴赏力不高。如果教师平时不注重学习,听课很少,特别是听档次高的课很少,他们的鉴赏力,他们的视野一定会不高,这时,他们判断一节课的优劣只能凭经验和个人感性了。
教师不仅要自觉培养自身的教学鉴赏力,而且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的学生在校学习英语时,多数情况下高中三年都是面对同一个英语教师。幸运一点的话,他们会遇到比较优秀的教师;不那么幸运的话,一个较为平庸的教师会陪伴他们三年。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三年下来都是同一教师教授英语,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对英语教师进行比较,鉴别的机会(最多会把高中教师和初中教过他们的教师进行对比)。由于没有比较和鉴别,学生不明教师水平的高低,他们的鉴赏水平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同年级或同教研组教师之间偶尔可以“客串”到其他班教几节课。当然,这样做需要教师的格局和胸怀,因为有的教师不是担心那几节课可能会把自己苦心经营的良好学习氛围破坏掉(这是杞人忧天,几节课没有那么大的作用),留下后遗症,日后自己需“擦屁股”,就是担心比自己优秀的教师到自己班上课会把自己比下去,影响了自己的权威(这是小心眼在作祟)。我认为,以上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提高鉴赏能力,更好学习英语,我们的雅量还可以更大一些。
 
最后,英语教师在专业上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经常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够不够专业?”“是不是一个称职的英语教师?”虽然我们绝大部分的英语教师读大学时学的都是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后从事的也是对口的英语教学工作,但我们不容否认的是,一些教师随着职业倦怠的提前到来,从说出的话,特别是教学行为折射出自己日渐变得不那么专业。这些例子比比皆是。
不久前,我听了一节由一位高级教师执教的英语口语公开课。遗憾的是,这节课上得很不理想,我甚至都不知他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给我留下较深印象是他设计的几个“brainstorming”,但学生根本没有在听和说方面得到有效训练。况且,一节课有必要设计那么多“brainstorming”吗?况且,一般来说,“brainstorming”比较适合于在一节课的刚开始的“lead-in”(预热)阶段使用。这个例子说明,这节课的专业水准是大打折扣的。
又如,现在微课视频很时兴,但有些教师不懂得微课视频原则上是给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时使用。如果微课视频被刻意搬到课堂上使用,除了给人留下教师善于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假象之外,从专业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学习活动“易位”现象。学习活动易位的例子还有:学生临近高考了,教师还组织学生用近5分钟时间全班齐读英语单词,这样做表面上热闹,但显得很不专业啊!教师怎么不利用这宝贵的5分钟时间,通过让学生读一篇高考阅读理解文章,在具体的语境之中让学生熟悉那些高频词呢?
一天晚上,一位老教师打电话给我,他说:“你今天在教研活动上说‘Teachers cannot teach anybody anything’,我们组里有些老师(我知道是他的观点,假借他人之口表达而已)有不同的意见。照你的看法,我们老师岂不是没有一点作用,还不如去扫大街算了!”听了他的抱怨,我并没有立刻反驳他,而是善意地回应说:“我明白老师们的观点了。谢谢老师们的不同观点。下次有机会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其实,这位老教师没有完整地听我在教研活动的讲话,在“Teachers cannot teach anybody anything”之后还有这些句子:“They can only facilitate. The students are not empty glasses to befilled with water. It is up to them whether they learn or do not learn.”这位教师教了一辈子的英语,临近退休都不明白,“英语是练会的,不是教会的”这个道理。教师的作用是“助学”(facilitate),而不是“教”(teach),这不但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堂下需花较多精力去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做一名会“科学偷懒”的教师,让学生在大量语言训练活动中掌握英语,这怎么说英语教师没用呢?哪位教师出于善意对我的观点提出直言不讳的看法,我当然应该有起码的雅量去听,但当他的看法折射出他的观念不仅落后,而且专业水平严重退化。(本文选自拙作《英语原来可以这么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