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辰国际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材料

(2020-05-11 09:57:22)
标签:

教学管理

分类: 高中教学管理
              东辰国际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材料
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角色定位
1、研究活动的参与者    2、自我反思的促进者     3、研讨活动的组织者
4、教学教研的引领者   5、研究氛围的营造者
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该发挥的作用
1.具有凝聚力,使自己成为老师们的专业伙伴和人生知己。
2.具有影响力,使自己成为团队中的领军人物。
3.具有号召力,使自己成为充满智慧的管理者。
三、教研活动组织形式的思考
1、听课、评课式:切忌走过场,不注重实效,尤其是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同时,教师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任务驱动式:布置任务,分配给组内教师思考研究,再交流。这种教研活动与教师的进修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目的明确,同时注意检查与交流。
3、教法研讨式:可以就教学方法进行研讨,教师之间互通有无,达到资源优化,形成最优的教法集成。教学研讨前要做好安排,安排一名或几名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主讲,其他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完善,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4、学情分析式:活动前要明确分析的任务,分析哪类、哪个班或哪个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师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情况。开展教研活动时,大家积极发言,提出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阐述自己的看法。最终,针对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经验交流式:在活动前要确定交流的主题,明确主讲人。负责经验交流的主讲人,课下要认真准备,其它参与人员也要准备资料。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要有布置,有准备,各位教师有豁达的胸怀,畅所欲言,无所保留。
四、有效教研活动策划的五部曲
  第一步:了解教师的需求
  第二步: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步:寻找有效的途径
  第四步:选择研讨的形式
  第五步:完善研讨的后续交流平台
五、有效组织教研活动的四要点
1、找准真问题是教研活动的的基础和起点
2、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是教研活动的关键
3、恰当的组织方式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
4、适宜的环节是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六、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
变“一人主讲”为“群体参与”;变“面面俱到”为“突出亮点”;
变“普遍号召”为“先抓典型”;变“重形式”为“重实效”。
七、备课组“六相互”
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三三三”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三要求: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教学过程三注重:注重自主学习、注重合作探究、注重拓展提高
教学发展三境界:教师乐教会教、学生乐学会学、课堂高效和谐 
八、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1、 
五个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设计相结合、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与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相结合。
八个要求:体现课改理念、落实三维目标、重视课堂导入、突出思路设计、研究学生活动、突破重点难点、科学设计板书、及时进行反思。
2、讲
两个至少:教师每两周至少提问每个学生一次,每学期至少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面批面改。
两个鼓励:鼓励学生展示、鼓励学生质疑。
三    实:真实、朴实、扎实。
三    声:笑声、赞美声、惊讶声。
三    度:参与度、有效度、鲜活度。
四个注重: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四个带入:把激情带入课堂、把才智带入课堂、把微笑带入课堂、把趣味带入课堂。
四个“五”:教师连续授课不能超过五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不能少于五分钟,对学生的个别提问不能少于五个,有效的问题设计不能少于五个。
五个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
六 个 要:目标要明、容量要大、要素要全、参与要广、过程要实、激情要高。
3、批
两  不:作业批改不过夜,习题讲评不隔天。
三注重:注重面批面改,注重梳理汇总,注重错题重做。
五  必: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4、辅
学科作业“三必须”:必须提前到位辅导、必须课前发放作业、必须下课收缴作业。
教师辅导“三不准”:不准讲课、不准放任自流、不准影响他人。
学生作业“三要求”: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紧张高效。
公共自习“三不许”:不许任课教师进入教室、不许布置硬性作业、不许以任何方式侵占公共自习。
5、考
考试“三化”: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时化。
考试“三对”:严对考前、细对考中、笑对考后。
考试三原则:严肃认真、诚信负责、规范公平。
考后分析五结合:结果与付出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问题与措施相结合、老师与学生相结合、现象与数据相结合。
考后讲评“六性”:准确性、及时性、激励性、针对性、层次性、全员性。
考后讲评“六要”:要正确归因、要分析归纳、要延伸变形、要规范习惯、要指导方法。
6、评
五要求:提前准备、人人发言、发现优点、指出不足、杜绝重复。
六方面: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评价。
7、组
评价“四率”:出错率、更新率、完成率、正答率。
评价“四度”:难度、广度、梯度、区分度。
组题“五化”:系列化、科学化、规范化、考试化、电子化。
组题“六性”:基础性、针对性、计划性、功能性、层次性、典型性。
组题“十要”:目的要明确,计划要周密,层次要分明,要广览精编,主任要把关,责任要到人,要分工合作,校对要交叉,答案要准确,质量要保证。
  8、研
五形式:一课一研、主题教研、专题教研、网络教研、班级教研。
五要求:有计划、有主题、有研案、有主讲、有实效。
六内容:学科建设、课堂教学、教情学情、教学策略、质量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