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高级中学——课程改革的先锋
(2014-09-02 07:49:36)
标签:
教育 |
分类: 名校教学经验 |
教研组建设
(一)科学规划
1、制定教研组三年规划通过这个规划落实学校三年发展目标,实施新课程方案,开展校本教研,完成年级组体制下的教研组建设。
2、规划的框架
3、目标要素
⑴ 组风:教研组共同的价值观,教研组的传统和特色。
⑵ 教学质量:新课程的知识体系,课程的设置与质量保障。
⑶ 校本教研:备课组活动;各级课题研究;校本小课题研究。
⑷ 专业发展:为每位教师建档,制定三年发展目标,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促进各种层次类型的教师的提高。
⑸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科研目标,质量目标,师训目标。
(二)目标管理
1、严格按照规划方案,对教研组工作进行评价,实施奖惩,实行目标管理。
2、每学年进行一次红旗教研组评比。
3、每学年进行一次单项红旗教研组评选,包括高考质量,校本教研,学科特色,网页建设,课程改革等单项红旗教研组。
4、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目标管理:学科带头人学校每年给予1.3万元津贴,但必须按科研、质量、师训三项目标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付。具体而言:三年必须完成一项有价值的科研项目,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并收到成效,否则扣除津贴3000元,每年必须完成2篇高水平的教学研究论文并公开发表,每少1篇扣除津贴2000元;每年教学成绩必须高出学校平均水平,否则扣除津贴4000元;每年必须辅导一名以上的青年教师,使其至少在某一方面有长足进步,否则,扣除津贴4000元。
有效教学
1、大力开展校本研究。他们精心选择那些对学科教学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作为校本课题来研究,解决影响学科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他们认真组织实施课例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课题集中备课,上课,集中评议,反思教学得失。其程序一般包括:确定课题,个人备课,集体讨论,修改教案,上课录像,观看录像,个人反思,集体总结,形成报告,上网共享等环节。
2、建立听、评课制度。⑴、行政听课通报制度,年级组和学校行政每周不定时的深入课堂听课,年级组每周就听课情况点名到姓的在年级教师会上通报,校长每月集中各方面的情况在全校教师大会上通报。⑵、个别听课诊断制度,对于学生和家长反映上课不满意的教师,教务室组织教研组长和资深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对其能否继续上课作出鉴定,对于不能上课者,停职听课,一个学期结束以后,给一次机会,让其上一次回报课,学校组织专家组评审,确认可以上课者,重新安排工作,不能上课者,调离学校。
3、加强命题研究。为了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锡山中学严格控制教学总量和教学标高,他们非常重视考试研究。每次考试命题首先要制定考试说明、命题纲要,编写复习提纲,然后才能动手命题,命题完成以后,要严格校对审核,考试结束以后,还要认真地进行试题评审。命题要求原创题不得少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