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科室的职责职能及地位作用(12)
(2014-09-21 22:25:06)
标签:
教学管理杂谈 |
分类: 高中教学管理 |
一、中小学教科室的现实处境
时至今日,在中小学不设教科室的学校不多,但不少学校的教科室都面临十分尴尬的处境。
1、部门尚未独立。从学校组织结构的角度观察,教科室已经建立,人员也已经配备,但深入其中仔细考察,会发现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从主任到工作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特别是教科室主任一职,更是达到半数以上都是兼职,不少学校是由教务处主任或者副主任兼任。有些学校为了强调或者充分体现领导对教科室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兼任,甚至由校长直接兼任教科室主任。这样做的结果,其实对教科室的建设与发展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至少不如想象的那么好。大凡重要的人物都工作繁忙、难得有空,那么“兼任”的职务怎么办?就只能“抽空”去做。结果是“抽得出空就做,抽不出空就以后再做”。这个兼任的“教科室主任”当然也就徒有虚名了。
2、功能过于单一。从职能部门功能定位的角度观察,教科室自然就是要搞科研,不然的话,怎么能称为“教科室”呢?既然是搞科研,那就离不开课题之类。不过说到底,中小学毕竟不是研究机构,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不是主要任务,更谈不上基本职能。这个前提一旦确定,学校必然不会全力以赴搞科研,也就不会始终如一地重视教科室的工作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怪不得任何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教育科研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科研兴校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在其他大部分时间,教育教学工作按部就班,教科室就只能“靠边站”,于是教科室就好像“游走于冰与火之间”,时而成为全校工作的焦点,时而沦为无人理睬的境地。
二、阻碍教科室发展的深层原因
对于中小学教科室的问题,决不能仅就教科室本身来研究教科室,一定要跳出来,站在教育行政管理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才能找出阻碍教科室发展的深层原因。
1、部门尚未独立的问题,没有编制,这是根本性的。人事部门的中小学岗位编制中没有“教科室”一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文件也只是规定教科室主任的工作量和待遇按照学校中层干部对待。“按照学校中层干部对待”是什么意思?显然,教科室主任还不是“名正言顺”的学校中层干部,仅仅享受中层干部的待遇而已。这种状况让人不得不对教科室“另眼相看”,是临时机构?是应急所设?还是“准”中层部门?这恐怕正是教科室境遇不佳的根本原因所在。我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凡事必须“名正言顺”才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分与结果是有连带关系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2、功能过于单一问题,功能不但单一,还是一个非主流的功能。在一般的中小学,搞教育科研谁都承认十分必要,有时甚至重要到必须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但现实告诉人们,教育科研真是个软任务,不像教务处的那些事情,必须按时做好。有科研,短时间不会立见成效;没有科研,短时间也不会出现什么麻烦,一切正常运转。假设教科室的功能不像现在这样单一;假设教科室除了科研任务之外还同时承担若干项持续性的硬任务;假设教科室既承担科研的任务又负起教研的责任;同时还肩负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任,那么可以肯定,教科室的境遇将发生巨大转变,至少会比现在好许多。
以上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旦解决,教科室必定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时我们就可以细细地研究教科室到底做些什么事情以及怎样把这些事情做好。
二、中小学教科室的发展途径
基于以上分析,我提出针对教科室发展的两点建议:一是尽早解决人事编制问题,在中小学岗位编制中增加“教科室”一项。二是给教科室重新定位:教研与科研一体,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兼顾。
1、人事编制问题比较复杂,牵涉许多部门,不是可以轻易变动的,在现行体制下解决不容乐观,需从长计议。而给教科室重新定位是可以由学校校长作主的局部安排,近期就可以尝试一下。虽然需要承担一些风险,但是最终得到的改革成果肯定会远远超过付出的代价。将科研、教研、继续教育、教师成长等项工作统统交由教科室去做并不过分,前提是充实教科室的力量,达到足以承担并且出色完成上述任务的程度。
2、将科研、继续教育、教师成长等项工作交由教科室去做比较容易为校长接受,而将教研工作交由教科室去做,与以往的工作方式冲突比较大,不过这的确是个可行的方案。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主要是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⑴是教研工作是个长期任务,较之科研课题更具稳定性,可以起到平衡教科室日常工作冷热不均的作用。
⑵是教务处的工作,项目比较庞杂,任务相对艰巨。其实稍加梳理就不难发现,如果按照服务对象分析,教务处的工作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服务学生的工作,包括学籍、教材、日志、课表、图书、专用教室等的相关工作;另一类是服务教师的工作,包括教研、科研、进修、学访、继续教育等的相关工作。如果让教务处仅保留服务学生的那部分工作,而将服务教师的工作转由教科室承担,那么教科室的尴尬处境就会得到明显改变,同时教务处也能完成自身“减负”。更重要的是,这样安排会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能更加科学合理、责任明确,达到学校部门管理职能的进一步优化。
⑶是教研与科研的关系本来就密不可分。在一个基层学校里,就更没有必要让教研工作与科研工作分属不同的部门。教研不讲科学当然不行,科研离开教学就会被架空。教研更多的是关注学科教学,可学科教学更要遵循基本规律,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策略,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教学效果。科研更多的关注普遍规律,而普遍规律也只有落实到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到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其深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