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2025-04-28 09:46:37)
标签:

教育

时评

收藏

文化

杂谈

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成长课堂丨“新学堂杯”美术青年教师赛课(二)

 

        2025年4月23日,成都市杨书虎名师工作室、成华区杨书虎名师工作室成华区苏辉宇学科特色工作室美术课程中心联合举办的“新学堂杯”美术青年教师赛课暨“美术成长课堂”研讨活动在电子科大附小府青校区举行。活动由工作室成员江婷婷老师主持。

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一、课例展示

活动伊始,由汪雅文和杨雅棋两位老师带来《写实与夸张》的课堂展示。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汪雅文老师以《哪吒2》中结界兽片段进行导入,引发学生对夸张的思考,随后学生通过欣赏艺术品及绘画作品,了解到这些艺术品是如何进行夸张的以及什么是写实与夸张。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杨雅棋老师以云南瓦猫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夸张造型?并以视觉笔记的形式记录对写实与夸张的理解。

二、评课议课

        议课环节中,两位老师先对本堂课进行了说课。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随后老师们积极发言。张炜佳老师说,两位老师的AI技术和学科融合的运用使得课堂在递进式解决美术问题的同时又生动有趣,并引领学生完成了图文并茂的视觉笔记创作。

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王娇娇老师说,两位老师的课堂中都体现了文化传承,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也很好,建议在导入时运用真实的情境。

           

二三、交流分享

                     

       成华区苏辉宇学科特色工作室领衔人苏辉宇老师在点评中提到:要研读教材,教材中的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是递进的,每一课的感知体验一定要作为一堂课的其中一个环节。要融入文化自信,欣赏课要把问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做课后拓展。

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成都市杨书虎名师工作室、成华区杨书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书虎老师在交流分享中说道:评价评分要公正、实事求是、要齐全,说课主要以目标、得失为主,教学过程要简要。

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杨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课例成果的提升与梳理》,他讲到:课例更注重理性思考与梳理,要求更全面、充分。他还分享了课例创新的方法与路径,赏析了部分精彩课例,并要求大家积极参与全国课例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思,进而促进我们的美术成长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与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成长。

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四、学员感悟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叶珮:

杨雅棋老师的课堂以"写实与夸张的对比"为主线,通过展示经典艺术作品(梁楷《泼墨仙人图》、佚名《明人十二像-徐渭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两种表现手法的差异。教师语言生动,用"照相机vs哈哈镜"的比喻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互动频繁。建议可增加学生实践环节,如现场速写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论认知。整体设计逻辑清晰,但时间分配可稍向创作倾斜,以契合美术课的实践性特点。  

汪雅文汪老师的课堂措辞合理,细节处理得当。用"情境体验法",运用AI让课本中的人物动起来,让学生先理解诗句,再感知葡萄的小,将它们绘画出来,老师则用夸张手法改造作品,其中还运用到了蒙克的《呐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课堂以学生感受为核心。教师特别关注差异化指导,对基础薄弱学生给予技法示范,对能力强者提出创意挑战。其鼓励创新的教学理念值得借鉴。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龙潭分校  江婷婷:

4月23日,我有幸聆听了杨雅老师和汪雅文两名老师对人美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形的变化》单元中第一课《写实与夸张》同一课程的不同呈现。在《写实与夸张》这一课的同课异构教学中,两位教师以不同的视角诠释了美术语言中“形”的转化,注重AI工具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两位老师展现了鲜明的教学风格,也让我对美术课堂的多元表达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学习她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认真深钻业务、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扎扎实实的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

供稿:苏辉宇学科特色工作室

图片:殷浩、卢敏

编辑:李茜茹

校稿:王春

审稿:李朝霞

审核:杨书虎

杨书虎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1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