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2024-03-06 16:34:17)
标签:

教育

时评

收藏

文化

杂谈

分类: 高徒悟教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各位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前辈同仁们大家好,我叫刘钶,来自成都市双林小学教育集团,非常感谢杨特给予我在此交流、锻炼的机会,为了节约时间,我做了一个关于自我成长的小视频,请大家简略观看。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这就是我,一个从教的六年多、有过迷茫,庆幸的是一直在坚持的小学美术教师,今天与各位师友分享的主题是《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我分别从思想认知、教学工作、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分享,还请大家多多建议指教。

我的职业成长首先是关于教师这份职业的思想观念上的理解与认识,六年前,我初为人师,对专业和教育有深深的热情,但在很多具体工作面前却力不从心带的是一年级,喜欢清静的我每天在班上觉得耳朵和脑子都嗡嗡的,加上兼职繁重的行政事务工作,对教学和专业成长一片茫然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随着对工作常规和课堂组织的熟练,我坚持反思学习,观察身边成熟优秀教师的做法和状态。发现自己其实是受到个人的认知与性格的局限,我以为儿童什么都不懂,但其实是我不懂儿童我以为自己学的多、懂得多而忽略:即使再低幼的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思想的个体。我是通过自己亲身体会认识到的这一点。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角色转变                  全面认知                        

当时我所带的一个班级有个性格比较“特殊”的小朋友,经常一言不发,不与人交流,学习习惯和常规也不太好他的美术作业经常与众不同,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明明教的是这个,他却画那个,有漫画、游戏、电视中的角色故事,最喜欢画打架、战斗、鬼怪等,为了我的美术课有序进行,我心想管他喜欢画什么稀奇古怪的,先利用他喜爱涂鸦这一点“稳住”他,所以当其他学生都照着老师画相似的作品时,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作品有创意只要一发现课前静息、坐姿端正,就优先表扬他,在我的“捧杀”下,果然课上表现越来越好,眼神中还看到了一丝自信。

期末我给他奖励了一个小礼物我没想到,他走到讲台上来一手拿着礼物、一手自己的嘴角对我挤出一个笑容说:“谢谢刘老师”,弯了个腰说:“爱您”,很短的两个字,我听得异常清晰,他用的是“您”。当时其他小朋友都很惊讶,我有点感动也疑惑,问他为什么要用手挤出这个笑容,他说因为我不会笑,那一刻,还有了一丝心疼,他并不是不会与人交流,也许是外界让他不想与人交流。

当时我并没有立即悟到这件事情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对待有的儿童得鼓励、有的又得严厉,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用一颗七巧玲珑心去观察和揣摩这些幼小的心灵,看见他们身上不同的个性与优点,然后对其引导。自此,我对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态度:保持察觉看见儿童,做一个用爱与知识唤醒美好的心灵捕手!

转变思想观念后,在学校搭建的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与师父前辈们的帮助下,我自己调整好心态、真诚的关怀和理解学生平等对话的态度,走进他们的内心,看见儿童,这样才有“亲”。同时,扎实的备课,看见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不断的反思,积极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样才有了“信”。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看见学生和自我的过程中,自我个体与学生个体有了心灵的交流,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意义才由此发生。学生更喜爱我的美术课了、我也更放松自如的上好课了!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这样的观念帮助我悟到了关于人生价值观的道理,一颗能看见他人的心首先得是一个能安放自己内心、察觉接纳自我的人。安放自己的内心,离不开哲学,非常感谢初到工作室杨特赠予《中国哲学简史》一书,阅读这本书我反思自己的这几年的实践行动得到了如下启发:中国的哲学思想,不论是孔夫子”还是孟子”,无论是西方的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在文化中都不是完全割裂分离对立人的观念是文化的产物,将两者结合的世界观指导方法论,在现实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同时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能心中自有桃花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工作上、生活中的运用就是即便遇到问题、困难,都提醒着自己辨证的看待、灵活的应对换一个角度,怎样都是好的,怎样都是可以接受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认知观念和态度的转变让我有了更强大的自我内核、更坚定的成长方向,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众多新的教育理念艺术新课标的发布,我思索着我的美术课堂该如何落实艺术核心素养?如何实现美育的价值?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精进专业         持续学习

过去的几年里,我在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工作4年,理工附小是一所有六十余年书法教学传统的学校,于2013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评定为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学校2016年剥离理工大学交由成华区教育局管辖,由成都市双林小学领办,学校的书法艺术特色当时已经没有了此项专业特长的教师,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需求,确立了专业学习方法的方向,我从零基础开始练习书法、利用假期时间拜学求艺,以硬笔为突破口,培养学校书法特色人才,通过和组内老师们一起用几年的努力行动,将我校书法和美术教学全面铺开并达到高质量的发展水平,为本校创建成都市艺术示范校作了充足的积淀和全面的支撑。

打造“绘馨斋”书法工作坊,每学期开设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课程上百课时,学校还聘请了各级书法家协会人员兼任书法社团教师。学校常设“绘馨绘艺”校园书法、美术作品展示区,及时更新师生美术作品,让艺术氛围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浓厚的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艺术学科的建设的同时自己的专业也收获了成长。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立足本职                            放眼世界

日常教学教研工作学习以勤奋自觉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竭力让经手的工作做到有始有终,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在教学、小专题、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指导学生参加艺术赛事等方面都去积极参与,并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教学成果。

立足专业之本,同时放眼世界、全国、全省、全市、全区,认识到行业在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距、校与校之间的差距,清楚自己的所处的行业、专业领域的位置,“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清楚自己的位置方能守住内心的谦逊,以适应外界的变化,但也要知道清楚何为“强大”,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日常我会关注本专业行业权威期刊、杂志的最新学术文章、行业动态,会议展览专家讲座等,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比较教育各个领域较为全面的了解理论前沿和实践经验,不做井底之蛙,不坠青云之志!


总结

这样的成长无疑是耗费时间与精力的,加之我还兼职着学校办公室宣传工作,想要都不耽误的代价就是异常辛苦,经常加班,如果用生活和工作矛盾对立的态度来看待,就容易失去心理平衡,陷入既无法有所获又自怨自艾的状态,因此要用前面所说的认知观念来看待才能想得通,快节奏的工作的同时也要适当的给自己的身心放松,既要认识到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又要积极应对工作,立足本职,生活与工作两者之间彼此促进、螺旋上升是一种理想状态即使做不到,但秉持这样的观念,看淡得失,方能从容,自在安然。

总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名师工作室就像我们的家,我们就是家里的兄弟姐妹,她是一个知识讲授的讲台,也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专业交流的平台。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我深知自己还需要继续修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教育差距的缩小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们去努力和奋斗,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初心,脚踏实地,为更多的学生启迪“美”的思想,以美育人、以美培元、以文化人

最后我想说,白居易追求“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乐其志”,按我看来,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难以实现,抱着知足的心态,尽力去营造属于自己的天地,自洽就很好了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师友指教。谢谢大家聆听!


成长分享丨刘钶:见儿童、见自我、见天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