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解惑学以致用——读《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有感陈媛

标签:
教育时评收藏文化杂谈 |
分类: 悦读悦享 |

读书解惑
——读《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美术》有感
“急”读书以解惑:
教书育人十四年有余,很少接触一年级的美术教学。去年忽然来到了期盼已久的一年级任教,兴奋不已。原以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肯定很听话,没想到才上了一两节课就遇到了个小“任性”,一个扎小辫的大眼睛妹妹小李。平时的她上课很认真,善思考,爱发言,画画的时候更是专注,一看就是美术爱好者。还记得那天上的是《看谁涂得更好看》,我先让同学们用自己的彩笔(有的是彩铅、有的是水彩笔、有的是油画棒)按自己的方法涂涂画画,再摸一摸、说一说不同媒材带给我们的感受,体会色彩的魅力。接着,我带领大家一边欣赏画作一边找作品里的不同涂法,同学们各抒己见,振振有词。根据大家所言,我一边总结一边演示各种不同的涂色的方法,如平涂法、点彩法、接色法、重叠法、叠色法等。最后是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创作,比一比谁涂得最好看。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都画得特别认真。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家之前的“振振有词”也没能体现到画面中,涂色方法还是很单一——平涂法。于是,我想鼓励大家多尝试其他的方法,正好身旁的小李画得也不错,不过也全是平涂,缺乏变化,就以她的作品为例,先是把她的画给大家展示、表扬了一下,再鼓励她添加一些新的方法。她说不会,我说可以教教她,她让我在她画的树旁边,再用点彩法新添一棵树。正好同学们也可以互相学习一下。在我示范点彩的过程中,不小心点到了她画的树上,这时的她突然大哭起来,让我“赔”她的树。我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告诉她这是画面中的遮挡关系,显得画面更丰富一点。她哭得更厉害了,还大声嚷嚷不喜欢点彩法了。因为她的大声哭闹,影响了周围的人。有人安慰她说,“你多安逸啊!老师亲自给你示范,我也想要。”有人替我担心,“老师要怎么赔她呢?”有人安慰我说,“不要理她,她就是爱哭,经常这样。”你一言我一句,整个课堂一下热闹起来。当时的我,有种老老师遇上了新问题的感觉,有点措手不及。毕竟不是新老师,我立刻先让周围的同学们都安静下来,避免那些闲言碎语给小李带来语言上的伤害,然后迅速照着小李之前的画,依样画葫芦,恢复如初。小李看到自己的画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她慢慢也平静了下来。课后,也找班主任了解了一下她的情况,和小李同学谈了谈心。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课后,我有了初步的反思:
1.
2.
3.
遵循工作室杨老师向我们介绍的读书方法之一——急需知识先学,我赶紧查找资料,找原因、寻方法。正巧杨老师在名师工作室活动中为我们新发了本好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解析与教学指导丛书: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如获至宝。本书从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配以案例为线索指导教学,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性。书中的“问题14
书中谈到1.“从‘培养兴趣’向‘学习知识’的过渡。第一学段上承幼儿园阶段,所以要注意与幼儿园阶段学习要求的衔接。从‘感知’‘表达’‘兴趣’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来看,本学段意在引导学生从‘培养兴趣’向‘学习知识’过渡,为更高学段的‘形成素养’打下基础。低年龄段的儿童有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较脆弱的特点。因此,本学段要继续通过正强化建立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使用幼儿园阶段的主要策略已经建立的儿童,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本学段儿童的年龄较小,知识学习应遵循难度简易、多次重复的原则,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回头再看看小李同学事件,她就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较脆弱的孩子。我自以为表扬、展示、示范的鼓励之举,差点打击了她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兴趣”向“学习知识”过渡中,我似乎有些操之过急,正强化建立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重要,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对其欣赏方法和表现方式,再遵循难度简易、多次重复的原则,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2.
巧学习以致用:一年级《课前三分钟展示》视频欣赏
上学期,我们课程中心由杨书虎老师牵头,带领美术老师们开展了美术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进行“我喜欢的《***》(美术家或美术作品、美图物)”小演讲。通过人人通活动广场向全校学生发布学习任务,自愿参与,精选展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一开始,我觉得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可能太难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认识可能更多的是绘画,不善于言语表达。于是,我再次静下心来读书解惑。书中在“欣赏身边的美”与“直观教学”策略中谈到“表现学生的想法”,强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设计展演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美术知识、素养提出一定的要求,促使学生了解观众在审美、文化方面的需求,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回转换为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提高美术素养的动力。通过进一步的理解与学习,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新课标》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策略建议,我大胆尝试,先给同学们观看了高段学生示范演讲视频,讲解了一下演讲要求与模式,提倡大家以亲子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再进行最后的辅导。实际操作下来,效果还不错。因为疫情原因,好多同学报了名,还没有得到展示的机会。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表达、美术综合素养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有点同学和我们分享了名家名作,有介绍,有感受,有的同学展示分享了自己的作品与绘画中的趣事,在演讲过程中还有互动。同学们的演讲、互动,让台上的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相信本学期的参与度会更高。
看似短短三分钟的课前演讲活动,调动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美术知识,促进了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实现了跨学科融合,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语言表达和运用美术语言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读书解惑,学以致用。以上就是我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工作,针对性读书的小小感悟。希望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感谢杨老师给我们搭建这么好的平台,营造这么好的读书氛围!如有不当处,敬请批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