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认识1000以内的数  教案

(2014-05-13 19:49:35)
标签:

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100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比较熟练地数1000以内的数。

过程方法 经历由数实物的个数到口头数的过程。会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和数实物的个数。

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比100大的数。

2、  学会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

   一杯黄豆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数纽扣电池。

(1)让学生结合教材插图自由地数。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数的方法。

(3)结合学生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数得快?

二、自主探索

1、数数

(1)一个一个的数,从一百二十数到一百五十。

(2)十个十个的数,从二百四十数到三百二十。

(3)选择自己喜欢地方法,从三百二十五数到四百一十五。

2、说一说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比100大的数?

三、实践应用

   “教学例2,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再实际数一数,然后讨论怎样估计更准确。

黄豆太小,有的同学家里没有可用花生米代替。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一练的1-4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

 

 

 

 

 

 

 

 

 

 

 

板书设计

                  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一个一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

               十个十个地数

               一百一百地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26-27页   1000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目标

  1、借助计数器学会读写一千以内的数。认识不同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

  2、放手让学生迁移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尝试读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书写的简练、读数的必要性,并应用于实际。

教学重点:

借助计数器学会读写一千以内的数。认识不同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中间或末尾有零数的正确读写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学具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探示课题

1、 师:复习数位顺序表。

生:第一位个位,第二位十位,第三位百位。

3、  师:(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计数器上的数是由什么组成的?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出示计数器57

生1:57。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7,读作五十七。

  生2: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

出示计数器50

师: 屏幕上的数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生:50。个位上写0,十位上写5。读作50。最高位是十位。

  师: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生:不能。个位上没有数的添0占位。

3、 (揭题)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100以内数的读写。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写一千以内的数。(板书;1000以内数的读写)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出示10个小方块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学具,请同学们快速地数出10个小方块。

生:数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

师:你能到前面来给同学们数一数吗?

生:实物展台数。(板书:一个一个数,10个一是十)

   师:我们一起来看屏幕的演示过程。

   出示: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师: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数出100个小方块,你们还一个一个数吗?怎么数能更快一些呢?

生:10个10个数。

师:为了让同学们数得方便,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学具带,你们可以前后桌为一组,快速的数出100个小方块。开始。

  师:谁来上前面给同学们数一数?

  生:实物展台数。(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师:让我们一起看屏幕的演示过程。

  生:小声跟数。

  师:老师现在想让同学们数出1000个小方块,你们打算怎么数呢?

  出示:一百一百地数。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100个小方块组成的图形,谁愿意上前面来给同学们数出1000个小方块?

  师:一起看一下屏幕的演示。

  生:1000个小方块。(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2、 写数。

  (1)、 教师拨出305。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写?

⑴生:个位是5,十位是0,百位是3,写作:305,读作:三百零四

⑵师:这里十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全班交流)生:一个十也没有,用零表示。

⑶板书:读作:三百零五  写作:305

4、  出示计数器460

⑴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

生:百位上写4,十位上写6,个位上0占位。写作:460。

  师:说一说这个4表示什么,6又表示什么。 这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多少? 生: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师强调0不用读。

  4、课件拨出1000师:请学生思考怎样写,怎样读,由什么组成的。

生:1000,读作一千

5、师引导小结:读写都要从高位起,中间和末尾没算珠的要添“0”占位,读数时中间的0要读,末尾的0不读。 生齐读。

三、 内化新知,巩固提高

完成教材27页的练一练

五,全班小结:

读写都要从高位起,中间和末尾没算珠的要添“0”占位,读数时中间的0要读,末尾的0不读。[小精 灵 儿童 网站]

 

 

 

 

 

 

 

 

 

 

 

 

 

 

 

板书设计

                    数位的认识和数的写法

        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

        从右边开始,数位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作业设计

1、写出下面各数。

八百六十八写作        九百五十写作:          四百一十二写作:         一千写作:            七百零五写作               八百八十写作        九百一十六写作

六、数的组成。

①、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    )。

②、5个百和8个一组成(    )。

③、7个百和3个十组成(    )。

④、1个百和8个十组成(    )。

⑤、9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   )。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28-29页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能够用不同方式表示1000以内的数。

2、经历自主尝试读数、写数、用图形表示数的过程, 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3、了解可以用图形表示数,感受“数”与“形”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会读1000以内的数,知道1000以内的数的组成,学习用图形表示数。

2、  如何用图形表示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  0-9数字卡片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拿出写有四个数位的计数器,提出:你发现了什么?想

到了什么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发现和想法的机会。

学生可能回答:

1、我发现计数器上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我发现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3、我想到用这个计数器可以表示1000以内的数。

二、自主探索

    1.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数位表,然后拿出你准备的0、2、3的卡片,用这三张卡片摆出不同的三位数,并读出来。

学生展示摆出的四个三位数:

302  320  203   230

指名让学生读。

师:这四个数都有“0”,想一想,什么时候0要读出来,什么时候0不读出来?

学生小组讨论。

生:当0在中间的时候要读出来,0在末尾的时候不用读出来。

师小结:读书时,要从高位读起,数末尾的0不读,数中间的0要读。

(二)用图形表示数

1.教师提出“在数位表中画正方形、长方形或圆等图形表示三位数”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尝试。

学生自主尝试在数位表中画正方形、长方形或圆等图形表示三位数。

2.交流学生画图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每个数位上的图形各表示什么?先请几个人在全班交流,再让同学互相检查。

 

学生可能说出:

生1:我在百位上画了3个○,在十位上画了6个○,个位上一个○也没画。这个数是360,百位上的一个○表示1个百,十位上的一个○表示1个十。

3.提出“用三种图形分别表示100、10、和1,在数位表中表示出325”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尝试。

4.交流学生自主尝试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各种图形各表示什么。

5、用你自己喜欢的图形在数位表中表示出任意一个三位数。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1-3题和问题讨论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

302              读作:三百零二  

320              读作:三百二十

读书时,要从高位读起,数末尾的0不读,数中间的0要读。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作业设计

1、填空。

   (1)653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708是由(  )个百和(   )个(    )组成的。

2、写出与下面各数相邻的两个数。

  (   ) 599(   )       (     ) 800 (    )

3、  在数位表中画图形表示出216.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1.介绍算盘的历史和构造。

  出示大算盘。

  (1)教师:算盘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

  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算盘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2)介绍算盘的构造。

  算盘形状为长方形,周围是木框,内贯直柱,称为“档”(板书),一般有九档、十一档到十五档。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梁上两珠,称“上珠”(板书),后简化为一珠,表示“5”。梁下五珠称“下珠”(板书),后简化为四珠,每一珠当作“一”。运算时要先定数位,再拨珠记数或计算。

  2.初步认识算盘的记数法。

(1)教师:在算盘上,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

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人1—9。

  (2)教师介绍拨珠法: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工,协同工作(边讲边拨)。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叫拨人下珠。(学生试拨)

  食指:把下珠向下拨,叫拨去下珠。(学生试拨)

  中指:把上珠向下拨和向上拨,叫拨人、拨去上珠。(学生试拨)

  (3)学生练习拨珠动作,在小算盘上拨入拨去1—9各数。

  (4)练习拨数。

  教师:算盘上的数位用档表示,选定一档作为个位,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向左各档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分别贴于梁上,学生在小算盘的档上写好) 问:10应该怎么拨?100呢?

  试拨:从9拨到20,从80拨到100。特别提醒:遇到满5、满10时,应怎么拨珠?

  3.结合算盘说明数位意义和顺序,学会数的读写。

  (1)教师拨人数五百三十一,问: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怎么读?怎样写出这个数呢?

  (2)学生先尝试写,然后指名汇报写法。

  教师小结:从高位起,百位上是5,表示5个百,对着算盘的百位下面写出数字5;十位是3,表示3个十,对着十位下面写出数字3;个位是1,表示3个一,对着个位下面写出数字1。

  (3)教师拨五百一十六和一千七百零九,指名读一读,再让学生写出这两个数。

  思考:如果遇到哪位上没有珠子,就表示什么?写数时应该怎么办?

(4)试一试:

课本第31页练一练的1-3题。

  4.巩固练习。

 先拨一拨下面各数,再写出来。

  五百零九      八百零一      八百          二百九十     六百零七  独立完成后,指名在大算盘上拨数。

  (4)游戏性练习。

  同桌合作完成,一人在算盘上任意拨入一个千以内的数,由另一个同学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交替进行。看哪一桌同学读写的数最多?

5.课堂小结

你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板书设计

用算盘表示数

         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框、梁、档、顶珠、上珠、下珠、底珠

        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一。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32-33页   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使用>或<符号表示1000以内数的大小。

2、 经历由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到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的过程。

3、 在用数字组数、排列数的大小的活动中,学会简单的数学思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境图

这是我班的同学调查的“小小图书馆”的图书数量情况。

仔细观察:说一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观察情境图, 同桌交流。说出情境图中的各种数学信息

2、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或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然后跟小组成员说一说。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会说:

1、我发现科技书多。

2、工具书最少。

3、我提的问题是:哪种书最多?哪种书最少?

二、探究体验:

1、重点解决哪种书最多?哪种书最少?谁能帮蓝灵鼠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观察,读出所提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

1、科技书最多。

2、工具书最少

2、那么,用>或<符号该怎么表示呢?

A、引导学生先把两种书进行比较,再把三种书进行比较。

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用>或<符号表示出数的大小。

1000>632  1000>499

1000>632>499

或:499<632 632<1000

499<632<1000

B、和小组成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组活动、交流各自的想法:如:

1、我这样想:1000是 四位数,其他数是三位数,1000最大,所以科技书最多。

2、我认为文艺书有600多本,工具书不到500本,工具书最少。

只要学生说的对,师就给予肯定。

C、还有其它比较方法吗?

交流其它比较方法

2、交流10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小结:数位不同的数相比,数位多的比数位少的数大。 

 相同数位的数相比,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一位一位的比下去,直到能比出大小

3、课件演示:你们看,兔博士来了,带给大家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出示第33页练一练的第4题,请大家自己试着做一做。

注意: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大小不同的六个数,但不做统一要求,只要能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位数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可。

班内交流

学生读题、审清题意。

自主尝试、组数,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可能说出:

1、组成的三位数有:258、285、528、582、825、852

2、把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852>825>582>528>285>258

3、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258<285<528<582<825<852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的1-3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  比位数,位数越多,数就越大。

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

2、  位数相同就从高位比起,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

 

 

 

 

 

 

 

 

 

 

 

 

 

 

 

 

 

 

 

 

 

 

 

 

 

 

 

 

 

 

 

 

 

 

 

 

 

 

 

作业设计

1、  在○里填上<或>。

799○800       485○490         534○529

632○623       802○820         705○650

2、  把下列商品按价格从高到低的顺序编上号。

录音机          洗衣机          微波炉          饮水机

 

135元           950元          640元           204元

○                ○             ○              

     3、用3、7、9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并按规律排列。

 

 

 

 

 

 

 

 

 

 

 

 

 

 

 

 

 

 

 

 

 

 

 

 

 

 

 

 

 

 

 

 

 

 

 

第三单元    认识100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24---36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理解了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具有了一定数感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估计、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干系;1000以内数的读、写;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第一,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了100以内术后,二年级直接认识万以内的数,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都略显不足;

第二,             增加10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中常见的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感;

第三,             能够满足第一学段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要求;

教学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感受10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能用自己的方法估计、数1000以内的数,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0以内数的大小。

2、  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知道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3、  在用不同的方式数数、估数、掷点写数等数学活动中,发展数感,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

4、  了解可以用数和符号来描述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

教学重点:

1、  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

2、  理解用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举出生活中的大数,

3、  能发现事物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估数。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7课时,内容编排如下:

数  数………………………………………………………………………第一课时

数的组成……………………………………………………………………第二课时

数位…………………………………………………………………………第三课时

算  盘………………………………………………………………………第四课时

比较大小……………………………………………………………………第五课时

整理复习……………………………………………………………………第六课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