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身要诀——以养肝养筋练筋为始终

(2016-03-19 12:41:36)
标签:

健康

分类: 我的健身

 

中国天一道场鹿飞雪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god8sun

 

聂枫:现居天津,新浪微博名:天一道场-鹿飞雪。师承河北唐山孙氏拳家李贵江。谱系是:孙禄堂-孙振川-张玉书-李贵江。多年来潜心钻研孙氏内家三拳,并于儒释道三家深究其理,致力于拳道合一之精神探索,及包括武学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发扬光大。

天下武技均以练筋为第一要务

 (2012-03-16 06:36:07)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武术精义

之前说了脾胃和肺部运化食物的功能作用,这次讲一下气血筋。人大都知道气血的功用,却很少有人知道筋是怎么回事。尤其是练武术的人,不了解这个原理,很多功夫你琢磨不透,也就影响练习的效果。首先要剔除一个观念,就是筋并非只是那几颗大的,如脚筋手筋之类。正确的观念应该是:筋无处不在。

 

中医讲究气血,却很少提到筋,这个东西只在道门秘传,或者在武林行里秘传。人身有十二大经络,同时也有十二大筋络。气动血行,有经络的地方就有血管,还要再加上一句:有血管的地方就有筋,且有筋的地方才有经络。因为筋养气,气养血,血再养筋。筋长一寸寿长十年,筋长力大,武术抑或养生,都要练筋。

 

人们往往惊叹于内家高手在技击时打出来的爆发力,比如郭云深一个崩拳发人于丈外,比如尚云祥一步三丈远,比如孙禄堂一个龙形飞起来就一丈开外,这力量哪来的?就是从筋里头来的。天下武技皆以练筋为第一要务,我们各种功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练筋。有些人天生力大,就是天生的筋强,非关肌肉块头。

 

咱们中华武术从来不分什么量级,小个打大个很普通。比如李书文和孙禄堂都是小个子,打那些牛高马大的从来不含糊。韩慕侠打康泰尔,韩一米八,康两米,被韩一掌就嗨趴下动弹不得。就是因为咱们是练筋的,出来的是活劲,而非拙力。当然,你个子大如果再能练出来更占便宜,比如杨露禅身高一米九几。

 

那么筋到底怎么练?其实之前我就说过了:筋在养不在抻。如何养法?筋养气,气养血,血养筋。气血足,筋就受到滋养了,就像土壤里的植物,肥料好就长得茁壮。关键就是气血,气血得过去,气血够旺盛,长期如此你的筋就养出来了。人们都有这个体会,你喝点酒,循环加速,就会觉得浑身有劲,就是这个道理。

 

寻常人大部分的筋都处于封闭状态,尤其是身体弱的人,手无缚鸡之力,那个筋都是软的,身上象面条一样。要把筋络打通,气血打上去,各门派方法就不同了。比如说少林派,各种气功功法,还有药酒辅助。八极拳易筋经,一个穴位一个穴位通,全通了筋就整了。而内家拳呢?不是这么练的,我们是向先天走。

 

什么人的气血最旺盛?刚出生的婴儿。老子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说到这,有智慧的人就应该一下子大彻大悟了。我们练内家拳的,打碎阴阳,回到先天,那个气血自然就旺盛了。太极拳怎么练的?不用丝毫拙力,心中空空洞洞,一套架子盘来盘去,就是要回到那个先天,做的就是这个工作,慢慢内劲就出来了。

 

我说过修道也好,练内家拳也好,什么最重要?你那颗心最重要。抱元守一,守得住才谈得到之后的事情。有人练很多年不出功夫,那你找找看错在哪?内家拳,拳就是功,功就是拳,关键看你怎么练。说到这也就知道了站桩的原理,也就知道了所谓拳在桩中、桩在拳中的道理,一通百通。浑圆桩、三体式都是好桩。

 

站桩是先人们的创举,功用就是让你在那个先天的状态里直接调动气血,把全身的筋络都打通。只要你站对了,就会觉得浑身舒服,气血旺盛,热乎乎地上来了,皮肤涨涨的,手大脚大,身体变重了,这就是筋络通了,筋变韧变粗了。等到全身都练成这样,身体上脱胎换骨,随便哪就都能发力打人了。

 

好了,我把大秘密都说出来了,看看有多少人能领悟。最起码的,知道瑜伽应该怎么练了吧?做每个动作要入静才会有效果,因为你不入静气血没法活起来。其实几个动作也就可以了,做到位了定在那几分钟、十几分钟乃至更长,效果才会出来。如今的瑜伽有架势没练法,练大了小心出事。另外,练完了要溜达散血。

 

易筋经与太极拳的奥秘

 (2012-03-05 21:24:15)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武术精义

筋主气,气主血。筋到气到,气到血到。很多人不理解易筋经是个什么东西,看了这两句就明白了。练筋就是练气,练气就是练血。气血足则身体强健,功能异于常人。很多人还有个误解,以为筋就是那么几大根,其实完全错误。人体的筋与经络几乎都是一致的,筋走到哪里,经络就走到哪里,血管就走到哪里。

 

故此,一切武技均已练筋为第一要务。所谓筋长一寸,寿长十年,怎么长的?就是这么长的。筋长不是说你能劈叉的那个长法,那是筋软,抻过头了还会出毛病。筋长指的是筋韧,把筋练得坚韧有力,全身的筋就像一张大网,也象无数只大弓,无论身体的哪个部分都可以爆发出巨大的劲力,所谓发人于丈外即此意也。

 

每天晚上吃完饭我都出去活动活动,一般也就是打打八极拳,快慢随意,有兴致就多打几遍。有时候想,其实若论技击的方法,八极拳已经足够了。所以天下武林,若论招数,大抵都是差不多的。差别只在功法上。少林派练筋,是从八字地盆开始的,外八字的四平马,压住了两条大筋,站两个小时,如此出功夫。

 

下面练出来了,再结合手上的动作,和杨永先生的朱砂掌动作很相似,其实就是把全身的筋都练到。所谓少林寺的易筋经,我也专门研究过,还特地问过释永信,他告诉我如今少林僧人是不练的,因为太过玄奥。我练了,其实也没什么。我相信易筋经是达摩所创,因为练过了才知道和如今的瑜伽真是殊途同归。

 

易筋经,就是一千多年前古印度的瑜伽,达摩教给少林僧人健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易筋经和我们内家拳所谓的易筋易骨易髓是两码事。我看了岳飞遗留的九要论,其实是我们道家的修行理论大总结,全没有什么印度特色。内家拳是道家理论的一个显现,形意拳是集大成者。太极另成一路,但核心的都一样。

 

太极拳是武术中精华的精华,非顶尖人物不能创之。我时常慨叹,天下有这样聪明绝顶的人物吗?竟然能够创出太极拳这样的拳法,不可思议。最疑惑人的就是形意拳,说是内家,看上去刚猛暴烈。其实什么拳打起来都刚猛暴烈,但练时是不让你看的。形意拳练的时候和太极拳本质是一样的,由内而外,还有点神秘。

 

八极与少林的秘密

 (2012-03-05 21:26:33)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武术精义

之前练八极拳的时候,很迷信其中的两种东西,一是铁砂掌的洗手药方,二是秘传的易筋经,所谓八极软筋。后来我弄到了药方,自己配了两付,确实有效。而八极软筋则有幸从北京一位李书文系后人那里得到了三套,仔细研究,与少林易筋经大相径庭,但无非也就是运气开骨、抻筋拔脉。破除了神秘,倒觉莞尔。

 

其实八极拳出功夫基础都在两仪桩和小架,吃功夫的也在这两个地方。两仪桩加上小架,就类似于我前面说的少林地盆和抻筋拔骨。而八极软筋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功能的再开发,铁砂掌就不用说了。谈论八极拳者都敬畏其神力,其实从两仪桩到小架,再到八极软筋,是一整套系统的练筋方法。八极拳厉害,源出于此。

 

大多数练武术的人对技击是有许多疑惑的,比如说你一拳我一脚,如何的接防?如何的反击?艾暖和我说过冯志强先生打美国搏击冠军,对方一个直拳,冯先生左手一掩,右手一个炮锤,人就出去了。这里头有个重点,就是冯先生这一掩,实际上是控制。你能不能掩得住?掩住了人家会不会反击?你快还是人家快?

 

实际上冯先生这一掩就断了对方的重心,这里头不是一个劲,之所以掩住了对方不能及时反击,就是断了对方的根,你来不及了,你已经被我控制了,然后一个炮锤,关键在这一掩。中国武术是控制对手的打法,你控制不了对手,就会成为拉锯战。如果你一拳我一脚定胜负,那很幼稚。那次的较量,还有王选杰先生。

 

那次的较量在当时是很出名的一件事,来的美国人是世界搏击冠军,专门访咱们中国武术来的。结果败在他手里的人很多,中国人为尊者讳,武协也从没公布过这些事。但是丢不起这脸,于是再去找,应战的有三人,冯志强,王选杰,还有一位我忘了。王选杰先生打了一次赢了再没来,而冯先生是随叫随打轻松获胜。

 

记得年轻时习武是很知道冯志强先生些轶事的,尤其是那次双手抱起即将跌落的千斤重电机,一时传为美谈。陈式太极拳向来硬朗,举手投足都是技击的味道。我看陈正雷先生单手执尾拿起丈八大杆,这份力量也不含糊了。有人问筋是不是拉出来的,那就错了,筋不是拉出来的,筋是养出来的,所谓不期而得。

 

许多年前淘到一本旧书,叫《少林拳术秘诀》,当时很多名家说这本书是伪书,编造的。所谓伪书,也就是说当时的少林名家不是按照书上写的那么练的。这本书对少林拳法的修习过程说得很清楚,首先站桩,八字或川子地盆,站到两个小时以上,然后通过类似易筋经的动作把全身筋力练整。接下来练少林五拳。

 

少林五拳即龙虎豹鹤蛇五行拳,用以坚骨通灵。很多年以后我才看到少林五拳的真本,其实就是运气开骨的一套方法。练到这种程度才能习练各种拳路,而后兵器,暗器,白打。等等。我也是少林起家,而且站那个八字地盆下了绝大的功夫,站到了半个小时,后来因为生活奔波,功夫也就撂下了。

 

但是那个八字地盆下的功夫至今难忘。四平大马,脚尖外撇,大腿要绝对水平,压住了两根大筋,然后就是熬。一开始绝对是生不如死,这时就得咬牙停住。熬过5分钟疼痛就开始减轻,8分钟就没感觉了。其实那个时候站到两个小时已经不难。遗憾的是,因为毕业离开了学校,上班又开始到处奔波,没能收得全功。

 

后来我一直在找少林五拳的拳谱,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后来翻少林寺传出来的功法里头也没有少林五拳,只有五行八法拳,其实是两回事。上班后我也接触到练少林的,也是蹲马步,看谁下的功夫大,然后就是练拳了,有硬气功,但却不是书上讲的路数。那年看《武林》杂志采访少林一位老和尚,他说---

 

少林武僧寿命都短,至今无解。时至今日我搞明白了这里头怎么回事。少林武术里头的各种气功功法大多是运气努劲之类,所谓硬气功。虽然功夫练出来了,但是把内脏也伤了。霍元甲就是如此,年轻时练硬气功伤了肺,最后因为这个要了他的命。但并不是说少林僧人不长寿,少林也有养气功法,但武僧估计不练。

 

如果今天的孩子们还在练习少林拳法,我真的要把自己经历过的告诉你们,就是轻易不要尝试硬气功或者排打类的功法,出功夫是挺快,但年纪大了病就都出来了。去年我看了一个还了俗的少林武僧写得拳谱,站地盆是一样的,但他的硬气功多,每套拳都有一套气功配合。少林功法拳法都还在,但是这个系统没了。

 

内家拳的内劲是怎么练出来的

 (2012-03-07 00:41:32)转载▼

标签: 体育 分类: 武术精义

有粉友问我整体对局部的真实涵义,这里头牵扯到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我前头说的练整的问题,把全身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到身体哪个部分都是整体发力,就是孙禄堂说的身上到处都是支点。

 

这个前面说了很多了。第二个重点是内劲是什么?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你光有整体还不行,整体发力还得有这个力做基础,不然你只能打打普通人。以我自己的体会而言,内劲就是筋膜骨之合力,或者说筋为君、肉为臣,肌肉为筋膜骨力服务的。前面我说过两个问题,一是人身筋到哪经络到哪血到哪,二是筋在养。

 

筋到气到血到,这是黄帝内经里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而所谓内功,无论小周天还是大周天,都是筋、气、血强健的一个明显特征。通了周天的人力大,不练武的人不会用,但是也比普通人力气大很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一切武技均以练筋为要务,尤其是内家拳,不尚拙力,纯任自然,所谓明劲、暗劲、化劲者。

 

那么这个所谓的内劲是怎么练出来的?很简单,就是你们自己门派传承几百年的那个练法练出来的。但无论内家外家、无论形意太极还是八卦,练出内劲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不用拙力,而且练武之初要先去浮力,也就是肌肉之力,要让你习惯不用拙力,然后慢慢的培养筋膜之力,也就是内力内劲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刚练上的时候,尤其是站桩的初期,会觉得有一阵子浑身没劲,软软塔塔的,还不如平常,那就是通过方法把你身上用拙力的习惯去掉,这个时候旧力已去,新力未生,是最软弱的时候。但不去拙力,内劲便无法生起,也就谈不到后面的提高进步了。内劲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用句上纲上线的话,是从虚无中来。所谓无极而生,分两仪有阴阳得以致用。只要看看太极拳就行了,人家说太极拳是老头摸鱼,其实那就是内家拳的核心真谛,秘诀中的秘诀,就是在这心平气和、纯任自然的姿态中,生命的本能、也就是先天精气勃然迸发,从微而著,渐成洪流。这也就是所谓的顺中用逆了。

 

如今很多练内家拳的都不知道这个内劲是怎么练出来的,就是一些练出来的老师傅使得出来但说出清楚,造成了很多误会。宝贝就在你们自己家里,不必到外头去找。无论太极形意还是八卦,拳就是功,功就是拳,只需以道入拳,摒弃人欲,自然不得而得。就算是放弃不了人欲也没关系,只要有所克制也能有所得。

 

从外在表现上看,气血越来越旺盛,身体里头就有东西生长出来,那是筋膜逐渐粗壮了,带动了身体各个部分的变化。从外表看你还是那个文文弱弱、秀秀气气的你,但一旦发力则非常人之拙力可能相比,所谓惊天地泣鬼神,到最高境界如孙禄堂,一个人打一百多个打一宿不累,可谓人中之神了。


http://s5/mw690/005yGPdUzy70ewqI97ub4&690


站樁(高中低,雙重單重層次不同),高樁雙重松靜自然樁培氣血壯肝腎為始終要法;易筋經類楊永龍虎十式為練筋。肺強百病消(閉氣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