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养生的话题。
从内家拳的修身体系来说,核心的理论就是一句话:“筋生气,气生血,血生筋。”气血筋三位一体。血管、经络、筋络同步生长同步存在。也就是说,毛细血管走到哪里,经络就走到哪里,筋络也走到哪里。三者之中,起核心推动作用的是筋。这是当今医学所不能涉及的范畴。早期的中医是有的,但如今的中医基本失传。在传武的内部传承中,作为武术、道术、医术三位一体,还有隐秘的流传。因为练武术的人难免身体有伤痛,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就需要通过直接的手法来治疗。那么不吃药的方法,就是抓筋拿脉正骨点穴。
人体任何的组织,都需要依靠气血来滋养。没有气,血就走不动。没有血,筋就会干枯。没有筋,气无从而来。当人年岁大了,普遍佝偻背,就是气血虚弱以后,筋变得抽抽了,把脊椎骨拉弯。如果这人六七十岁还是腰板笔直,说明气血筋的程度还相当好。当这种笔直必须是以柔韧的特性存在,否则就是强制性的骨病。十六七岁的少年,挺拔的像一个小白杨,那个岁数是气血最旺的时候,所以身姿身材也漂亮,消化能力也特别强。中午12点吃完饭,下午2点又饿了。而且怎么吃也不胖。现在减肥的女同志
因为最近忙着第二本书《解密形意拳学》最后的完稿,所以更新少了一些。有感于这几年不断有练出毛病的朋友来找我,大体都是在后天气血经络上出的问题,以为那些所谓的大小周天才是性命之学的根本,其实是大错特错的。之前我发了张志顺道长的视频,以及我的一篇结合文章,就是告诉大家,儒释道三家都是先天大道,不是后天小道。但凡刻意到后天的,就都是错的。这几年我所写的文章,无不是贯彻这个主题。但八十年代之后这几十年错误思想的灌输,使得人们对伪道学的认识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殊可叹也!
今天讲一讲如果出现了问题怎么处理?比如把气血练到上丹田不下来,这种情况非常多。南怀瑾曾经说过,看这人练的满面红光,鹤发童颜,都觉得有功夫,其实离脑溢血就不远了。真正道家的性命之学,是要逆反回真,生命体征往回走的。别人五十岁白头发掉牙齿,你仍然保持二十多岁的生命活力,才说明你初步达到了。大道唯一,只有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从我们练内家拳而言,是把拳术和道家性命之术结合了,所以才会有几倍甚至十几倍于普通人的体质体能,也才会有越老但生命越年轻的前辈故事。其实这些都是非常客观的,关于这方面的话题,可以参考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对内劲认知不清。内劲,孙公叫它虚无一气,道自虚无生一气,它是从虚无之中自己来的,不是任何人后天刻意做作出来的,但凡刻意做作就都是假的。形意拳讲究拳桩一体,拳在桩里,桩在拳里,不管练拳还是站桩,都能把内劲练出来,严格说是悟出来。因为它本来就在你身上,百姓日用而不知,只是需要你把它找出来而已。这一段时间我写了一些关于意拳的体会文章,这些文章也得到了意拳界朋友的认可。武道同途,孙公禄堂早就说过武术本不分内外家,没练到本质上才会分出你我他。我之所以对意拳感兴趣,是我在站桩过程中身心内的变化,逐一验证了王芗斋先生著作中所叙述的事实。老人讲“一层功夫一层道理”,没有练到层次,那个层次的道理是无法真身体会的,有的也只能是臆测。王芗斋先生是从站桩里悟出来的功夫,他这一路留传下来就是如今意拳的面貌。但这不意味着意拳的内容就能包含形意拳的全部,尤其是孙氏拳的全部体系。不管是从桩上悟出来,还是从拳上悟出来,找到内劲这个最根本的武器,才有谈各种应用的可能性。找不到内劲,就只好练到肌肉功夫上,那就不是真正的内家了。真正的内家,肌肉不主动做功,是神意精神做功,肌肉只是从属作用。如果肌肉上
年轻时我学过一段陈氏太极拳,那纯粹是个偶然,因为一个高中同学在天津的睦南道花园跟着一位陈姓师傅学拳,我便也兴致勃勃地一看究竟。
武当一脉太极拳的心法,其实根子里是道家的性命双修,和我教大家的无极、混元桩法本质是一致的。首先必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也就是道家的立炉鼎、调水火。这个东西骨子里是返先天,是一切修行色身转变的起点。包括形意八卦的心法,也都是由此而起。若没有这个,纵然辛苦半生,最终也是两手空空。要是问起我所传承内家拳学之最大不同,便是真正之拳道相合。所以多少疾病之士,苦无良医良药,到我这里都转变了身心,治好了顽症,道理便是在这。所谓性命双修,从治病的角度,其实就是奔着生命的本源而去,从最根本上完善了,则一全百全。后世医学指向后天,西医指向局部,都不是本源之学。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太极拳只要一动,内中气血便会自动,吾心如如,可观照但种种身心变化。尤其心气一降,与肾气凝结而所谓结胎,便生出无限欢喜,此法喜也,喜不自胜,无由之喜。此境界与无极、打坐所能达致之内触之乐同也。故练武当一脉者,不知此关窍是入不了门的。孙氏太极拳是三拳合一,除了武当太极拳之性命双修外,孙公把形意八卦之长筋騰膜融入其中,故孙氏太极拳有时让你松开肩膀,有时让你缩住肩膀,便是这两点不同。若无
脾胃是后天之本,这话谁都知道,但重要性可能一知半解。其实也就一句话的事,因为脾主肉,而内脏器官等等都是肉做的。脾胃一虚,内脏功能全部衰退。所以脾胃不好的,真的要好好考虑生命质量和长短的问题。健美冠军怎么死在心脏衰竭上了?因为肉赖血养。肌肉多了心脏负担就重了。生理都有个自然的限度,一个体重有多少骨头多少肉,生理上的健康标准大体是有上限的,超过了人体就要增加支出,长此以往心脏肯定出问题。人老了为什么眼睛会花?人体喝了水以后,肾脏进行解析,水里的精华会吸收输送到眼睛里,保持眼睛的滋润。人过40肾脏就开始虚弱,这个解析输送的能力就差了,人眼睛里管调节焦距的东西缺了水就不好使了。大体上头发白、掉牙、眼睛花、性功能衰退都是同步的,根源都在肾虚上。所以说肾为先天之本,消耗得大衰老的就快,这没什么说的,而且从普通人的生理上是不可逆的,消耗没了就没了,没有回头路可走。人老了才知道活着艰难,慢慢骨骼筋肉也不行了,所以人老先从腿上见!一个先天之本,一个后天之本,你不好好维护着她们,有一天就要吃苦头了。
后天脾胃可以用后天手段调理,比如多吃面食,多喝米油、面糊涂,陈皮泡水。注
重要提示:本文转发于鹿飞雪微信公众号god8sun,版权属于鹿飞雪个人,转发请注明出处,避免产生法律纠纷!
不管是什么门类的武术,最终目的都是作用于技击,而技击的不二法则,就是以强欺弱。这世界上从来只有虎吃羊,没有羊可以吃老虎的,大自然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所以武术要打人,自己功能要强,无非速度、力量、硬度加上适度的技巧。如果我们不靠撸铁来增长力量和硬度,靠什么?首先得知道力量、硬度来自于哪里?无非是筋骨强壮,所以在搏击界,或者在体育界,先天条件是决定性的。天生力量大、体力好,几乎就是王道。靠后天撸铁只是局部、极小程度提高,就是再努力也进入不到专业选手的行列。这就很清楚了,筋骨是身体功能的发起者,那么传统武术通过易筋易骨来实现身体功能的增强,借以提高打击的功效,不就一清二楚了嘛!才有易筋经的存在。其实易骨易筋是几乎所有传统
重要提示:本文转发于鹿飞雪微信公众号god8sun,版权属于鹿飞雪个人,转发请注明出处,避免产生法律纠纷!
一直以来很少说八卦拳,大体上和孙公禄堂到程廷华处学习八卦拳的心路差不多,就是一开始觉得和形意拳劲路迥异,是另一套绝对不同的东西,那么两三年以后慢慢才将二者统一。统一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一气,也就是内劲。这些年来,对八卦拳功夫的认知有个巨大的疑问,老辈人都说八卦拳只要按规矩练功夫就能出来,可当代人却很少有这么实践成功的,所以往里头加了很多外家的东西,比如硬功、站桩等等。八卦拳门有一句话:百练不如一走。这话对不对?其实非常对!八卦拳出功夫的核心就是走圈,关键是你怎么走。而走圈关建中的关键就
(2017-07-14 16:51)
意拳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就是形意拳从形到意、或者说从有形有相进入到无形无相后的内容。比如意拳的浑元桩,通过意念假借,胳臂腿、胸腹胯等,好像抱着一棵大树,用意念对这个大树进行提锉推拉旋转等等,等身体和意识完整统一之后,进入到提而未提、拉而未拉,姚宗勋先生的原话,是朦朦胧胧有那么点意思,这个所谓的意思,其实就是孙公禄堂讲的“有无不立、有无并立”。就好像我之前说开合是一块来的,或者说一块发生的,众人皆不知其意,其实就是姚先生说的这么点意思。喜怒哀乐之未发为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孙公云,内家拳无非中和二字,除此无元妙也!用理论来总结,这个发而未发就是太极,也就是一气,或者说内劲了。不管是练意拳,还是练形意拳,从有形有相进入到无形无相,能够最终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