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春节感怀

大年二十九这天中午时分,按照父亲的嘱咐,贴上了田小林老师为我手写的春联,只因明天是立春之日,依照夏历,这是个百年难遇的好日子。随后我又一如往年用笨拙的笔写好“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牌位,两旁配上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界保平安”。
打我记事起,每逢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堂屋八仙桌的正中间放置着这样的牌位,好奇的我总是问父亲这牌位的字面意思,粗通文墨的父亲总是极具耐心的给我讲解他所知道的民俗文化。
在华北地区的民间确实供奉着这样一位天地爷,但它没有专门的庙祠,只在过年时,从市面上买一张木板天地神画,上有天公地母和一班人马,中间有一个牌位,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有时用黄表纸写一个天地神们,以示尽心。再在两边贴上对联:“天高悬日月,地厚载山河”,或者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边置供桌、放香斗、摆供品,焚香点烛而祀。

来到新疆后三十余年,我也一直按照山东老家的风俗过年,敬畏天和地,行跪拜之礼。小时读了几年书的我对此多少有点看不惯,总觉得此举属于封建迷信,可年逾不惑之后,才越来越知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和节日背后的神圣性!
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在道教里是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帝)的称呼。首先解释他的字面意思,天地三界是天地人三界,十方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北,西南,东北,上方,下方十方,万灵是普天之下所以有生灵之物,真宰为君主帝王的意思,那么能够统领三界神仙,世间万灵的就是玉皇爷了,而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这个称呼是民间的俗称。那么过年为什么要供奉玉皇爷的神位?因为腊月二十三(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之后,灶王爷向玉皇爷汇报一家人的善恶之后,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初九,玉皇爷要巡视三界万天,一是检查灶王爷汇报的情况是否真实,二是体恤民情。所以过年期间各家各户的家里会供奉玉皇爷(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
据史料记载,明代以来,民间宗教咸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大约在清代中叶,在遭受多次严厉地镇压后,产生于明代中叶的民间宗教的最高崇拜无生老母被迫改为“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现存资料证明,在天地门教于同治二年重新制作的吊挂上,“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是该教的最高崇拜。后来“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信仰在华北民间普遍流行开来,几乎成为各家各户都供奉的牌位。李世瑜先生收藏的清抄本《天地十方万灵真宰拔济众魂苦难赦孤施食科仪》是目前能够见到的唯一的直接宣传“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信仰的宝卷,可能和这一信仰产生较晚有关。
最近几年,传统文化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因为半个世纪以来,国人已经变得天不怕地不怕,由此带来的人为灾难和环境污染以及弱肉强食,越来越严重,几乎到了今人发指的地步!国人对于天地万物、对他人的敬畏之心尽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众的安全感!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则重在培养人们的家国情怀和敬畏之心。
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教育的仪式感,尤其是节日的仪式感和神圣性,这有着巨大而积极的现实意义。因为神圣性与敬畏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而敬畏意识是德行和伦理的基础。
“天地有定律,四季有成规,万物有法则。”人还应敬畏于自然界的秩序。急功近利或无端破坏自然秩序的行为,将使人类受到严厉惩罚。所幸,今日之人类,对此有共识。
敬畏不是由畏而敬。害怕的心理,其实不能油然转化为敬意。敬畏乃指由敬而生的尊重,不是畏别的,畏己之冒犯之念也。一个人也罢,一个民族也罢,一个国家也罢,倘几乎没有什么敬畏,是很可怕,最终也将是很可悲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宏大最隆重的节日,俗话说“人间最美是团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最重要的当属除夕。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后的时光,是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因此一定要和亲人团聚一起:陪伴生养自己的父母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和同一血缘的家人枝叶相拥,尽享亲情。为此,春运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缘、乡情汇集而成的巨大磁场,遍布大地山川每个城市和村庄。让这磁场产生效力与魅力的,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在这一天,全球各地的华人,都会在春节之前赶回家,与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相聚,那象征团团圆圆的饺子、喜庆祥和的春联、频频举起的酒杯、大红大红的灯笼、次第燃放的炮竹,无一不是这种年文化的体现!
我想比这种年文化之表象更为重要的是春节背后更为深层的文化底蕴,比如乡下的民间,每到年关,晚辈都在父辈的带领下到祖坟前举行祭祀活动,在家中供奉天地诸神,摆置供品,祭扫跪拜,诵读家训,传承家风。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是敬畏天地的:我们生活的一切受惠于天地,自然心怀无尽感激;天地有自己的规律与特性,不能违反;天地奥秘之于人类,还有很多尚未可知。因而,按照传统习俗,要在除夕这一天恭恭敬敬地拜一拜天地、祖先、亲人、师长,表达虔敬天地、善待万物、感恩生活、庄重迎新的态度。
今天这种祭祀文化在城市人眼里是很难被理解的,但正是这种起源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以家庭、家族为核心的文化汇集在一起,延续和传承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家国情怀!也是我中华民族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的动力和源泉!
年三十的中午,我帮助母亲准备了晚上的年夜饭,傍晚时分妻子带着儿子来到爹娘身边,三妹下班后也匆忙赶来,一起热热闹闹的陪伴老人吃完年夜饭。来不及帮老人洗刷,一家三口又急急忙忙赶往岳父母家里,每到除夕,几乎年年如是,都想极尽努力让双双老人感受到晚辈的孝心,不至于因为我们考虑不周而感到孤单。我想,此时此刻,远离父母的儿女都已经簇拥着年迈的父母,和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了一起,欢声笑语地吃上了这顿值得久久回味的团圆饭。因为有的饭一天三次,有的饭一年一次,赶了上千公里的路,才让脚步迎上家人的目光。因为有的饭吃的匆忙,有的饭是你一辈子不想散的宴席,家的温暖足以驱散寒冬里的任何严寒。因为家里有我们最熟悉的味道,就算我们走得再远,吃过再多山珍海味,最怀念的依旧是小时候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因为家里有最关心我们的家人,在他们面前,我们不用假装做大人,在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只有他们关心你飞得累不累。因为家里是我们生命最开始的地方,是我们成长的地方,那里仍然保留着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印记,那些印记提醒着我们跨越山海,勿忘回家,所以我们不辞辛苦也要回家过年。
记得电影《亲爱的》里有一句台词: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年是我们回家的理由,乡是代代相传的情结,家是我们最终的牵挂,不管多远都要回家。
只有归家,才是最好的礼物。“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回家的路有多长?每个中国人都在用余生丈量。家,才是我们每个人心里最真挚的温暖。此心安处,即是吾乡,每个人都有一条回家的路。
家,才是我们每个人心里最真挚的温暖。
多少年来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只有回家陪伴父母过年,敬天敬地、缅怀祖先,知恩图报,才是中华民族年文化的底蕴,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知晓的,更是中国人过春节的意义所在!
初稿于2019年2月5日凌晨 己亥年正月初一丑时

【博客链接】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做读书一族倡议书
家风芝兰久自芳
一个伟大母亲的育儿启示——记胡适的母亲冯顺弟
独家对话俞敏洪|为什么中国家长花了100%的力气,依然把孩子培养坏了
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
妙趣横生的英文三字经
彻底掌握“英文自然拼读法”是学好英语最关键的一关
杂感随笔:观看中国诗词大会雷海为夺冠感怀
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100种推荐(含部分高中阶段)
林克妈妈的“英文自然拼读法”教学掀起旋风
《中国蒙学经典大全集》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治家格言》、《家诫要言》、《重订增广贤文》、《心相编》、《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女小儿语》、《弟子职》、《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诗》《书》《礼》《易》《春秋》五经
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春天,写景,哲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