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读书】林海音:《城南旧事》

标签:
林海音城南旧事 |
分类: 文学天地 |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本书简介】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院里,住着英子温暖的一家。《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年代初,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给别人,不知去向。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一言一行也和秀贞十分接近,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差点丢了性命。而秀贞与妞儿在飞驰的火车下丧生了。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后来,被赶出家门的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态度不对,英子很伤心,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使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爸爸很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被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英子随着爸爸的离开,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的长大了。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本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英子而去,表现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
【作品目录】
《惠安馆》、《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冬阳·童年·骆驼队》(为城南旧事的出版后记)
http://sucimg.itc.cn/sblog/oc5cc79557069e3117acc83abb2d9c0b2
【作品节选】
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代不同,比如妈妈那时候交给老妈子一块钱(多么有用的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子到“城南游艺园”去,就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时候的母亲并不注重“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教条。
那时候的老妈子也真够厉害,进了游艺园就得由她安排,她爱听张笑影的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我就不能到大戏场里听雪艳琴的“梅玉配”。后来去熟了,胆子也大了,便找个题目——要两大枚(两个铜板)上厕所,溜出来到各处乱闯。看穿燕尾服的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郑小秋的《空谷兰》。大戏场里,男女分座(包厢例外),有时候观众在给“扔毛巾把儿的”叫好,摆瓜子碟儿的,卖玉兰花儿的,卖糖果的,要茶钱的,穿来穿去,吵吵闹闹,有时或许赶上一位发脾气的观众老爷飞茶壶。戏台上这边贴着戏报子,那边贴着“奉厅谕:禁止怪声叫好”的大字,但是看了反而使人嗓子眼儿痒痒,非喊两声“好”不过瘾。
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雇洋车回家,刚上车就睡着了。我不明白那时候的大人是什么心理,已经十二点多了,还不许人家睡,坐在她们(母亲或者老妈子)的身上,打着瞌睡,她们却时时摇动你说:“别睡!快到家了!”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不许困得要命的小孩睡觉?母亲说,一则怕着凉,再则怕睡得魂儿回不了家。
多少年后,城南游艺园改建成屠宰场,偶然从那里经过,便不胜今昔之感。这并非是眷恋昔日的热闹的生活,那时的社会习俗并不值得一提,只是因为那些事情都是在童年经历的。那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欢乐。
【点评欣赏】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曾经风靡一时。小说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读后感怀】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林海音所著。
旧时北京的城南,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般地展现出它独有的风采。
旧时井窝子边的玩伴,妞儿,总是被父母逼着唱戏,唱不好就打、抽,她不由得想离家出走,说他们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谁知道,英子(林海音小名)的另一个玩伴,也是“惠安馆”的疯子——秀贞,竟是妞儿的亲生母亲,母女俩历经坎坷终于在一起,英子细心的照顾她们,给了她们盘缠,让她们去了“惠安”,自己终于病倒了。
书中还写到她在小学时,和一个藏在草堆里的贼(她不认识)交了朋友,他竟然是学校了那位一等一的学生的哥哥!虽然最后,他依然被警察抓走,但英子知道,他是被迫所为,不曾厌恶他。现在社会每当揪出一个小偷,扯出一窝强盗,人们都对他们谩骂不已,人们有想过他们为何去偷,去抢,也许他们也有难言之隐。
最后,这本书还说到了英子的父亲去世了,英子要长大了,不会再依靠他人的。
这本书用英子的眼睛绘出了一幅北京风景人情画卷,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人和生命体验的认知。
在书中,作者将英子眼中老北京城南的风光融入到字里行间,展现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道尽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和真实的人性,更说出了旧时人们的懦弱、迷信,欺软怕硬的本性。
另外,连接文章中心的是英子的童年,她的童年是快乐的,有玩伴,有慈爱她的父母,有尽职的宋妈,有很好的学校,一切几乎都是当时最好的,这是孩子的快乐。
想想我的童年,什么都是最好的,一个个天真烂漫的玩伴像文中的妞儿一样,愿意去等待,去寻找,去拥有自己的快乐。虽然我不曾感受过亲人的去世,但我知道一切的生离死别都是上天早已注定。人既然活在这个世上,就必定有死亡;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不如用孩子的目光去看,去珍惜,去感受现在的生活。
作者曾著文说过,“城南旧事”是用儿童的口吻写大人的世界,从愚昧的童心写那些记忆深刻的人物和故事,所以写得那么生动,那么深入人心。
【成就影响】
《城南旧事》一书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城南旧事》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该书系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
【作者简介】
林海音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女作家, 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台湾,5岁来到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爸爸英年早逝。25年后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三个孩子。1948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往北平居住,曾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创作经历】
创作经历城南旧事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她已出版了18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
作家的林海音,不隶属“著述等身”一类。她的小说、散文和童话作品统共不过300万字吧。她的处女作《冬青树》,是一部专写家庭琐事的散文集。当时,有人认为她尽写身边琐事,有点小家子气。丈夫何凡不以为然,为其作序。他说:结识林海音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收获,林海音为他生了四个儿女是她的最大成就,林海音以文债抵了儿女债。他认为,女作家写家庭生活,是顺理成章的事,“家齐而后治国”。何凡于幽默中为太太护“短”。
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高阳评论林海音的小说“不仅故事感人,她的文笔令人击节赞叹: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更是她的拿手好戏。”1960年冠《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并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书目,同名电影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厄瓜多尔基多城国际电影节赤道奖,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思想奖。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内容推荐】
本书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的电影;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http://sucimg.itc.cn/sblog/j321eb61b47ed4d35ddeb9db5a1575707
http://sucimg.itc.cn/sblog/j4716b22e1e86d0aa770ff896b4882ea2
http://sucimg.itc.cn/sblog/o6ce30bac676d46a33ca93dc99ff3270b
http://sucimg.itc.cn/sblog/o44c67b0307c069b9b9662c7196ecad24
http://sucimg.itc.cn/sblog/j01fca219af167dcce9fc6c6c782d15ca
【阅读链接】
【推荐阅读以下书籍】
http://sucimg.itc.cn/sblog/j4589eb1ad7b5f53cd794048532d90f9a
http://sucimg.itc.cn/sblog/odeb0073988fee34d08cf3a3b2a79656f
http://sucimg.itc.cn/sblog/o0e9c4f98e2659516e08b717546a496d8
http://sucimg.itc.cn/sblog/o49b193e36d6c11f24c908078b1c9424b
http://sucimg.itc.cn/sblog/o73edb663a5ac97526593d0314da2d41b
http://sucimg.itc.cn/sblog/oefab35e996c5b19026c88db22109591f
http://sucimg.itc.cn/sblog/obc456827ab9ef4737317bb2dff413e64
http://sucimg.itc.cn/sblog/oeb13ffe6d21932126536f3fa6d1f0a91
http://sucimg.itc.cn/sblog/o7d545e58e8df2bb1e3dbeac96a3c5c9a
http://sucimg.itc.cn/sblog/od0ba3e7a5d11a02b23ecf321f205bd12
http://sucimg.itc.cn/sblog/o350a5330863838cd1dea42edb09bf837
http://sucimg.itc.cn/sblog/o25c1a55f16cdf1c8acd5cff72a7d5aef
http://sucimg.itc.cn/sblog/oe521910edc193db8fb44937091fb0e0a
http://sucimg.itc.cn/sblog/o4d25cafc8f4e79acda4351c79d6e662e
http://sucimg.itc.cn/sblog/o5eca1daf3f6792d19bfeca9bd200637b
http://sucimg.itc.cn/sblog/o497120d5065099aea09be1a041d41aa9
http://sucimg.itc.cn/sblog/o061864f218634fb487b0197b1243cfc7
http://sucimg.itc.cn/sblog/o37b7a31be6e8ed8ca310c90b393a16a8
http://sucimg.itc.cn/sblog/oc793b79881ec44c3858a6b69e2ea633a
http://sucimg.itc.cn/sblog/o57f9f5da1d8bbd2da53a7383c1c16001
http://sucimg.itc.cn/sblog/of0b1b3da2861c7a815b1522830fc6ce4
品读国学经典和已故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胡适、傅斯年、柏杨,以及今人资中筠,钱理群、张曼菱、梁文道、陈丹青、余世存、岳南、傅国涌、熊培云、申赋渔等诸多先生的文字,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使得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让我们变得悲天悯人,能够恪守道德底线,不会人云亦云,凡事不会走极端,不会恪守陈规,也不会过于激进,更会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保持灵魂的独立。
2018年12月22日星期六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十六冬至
http://sucimg.itc.cn/sblog/o7305505e7ae243038a100670a7de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