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价的区别》

(2014-08-31 22:11:19)
标签:

杂谈

娱乐

文化

新浪网上看见大家在评论:世界各地的物价。尤其讲到美国的物价和国内的物价的区别,各抒己见,吵得不可开交,我不吭一声的耐心的看着大家的跟贴,其中不乏有讲得非常中肯的,从这些人的字里行间里,我猜想的是:他一定住在海外或者说,是有海外生活的经验的,但其他的大多数人都是一种癔想,太武断了,我不知道怎样形容,只能用朋友给的雨果的话来引用: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否则,真的是井底之蛙。

 

 

评论一个国家的物价,好像经济学理论有种说法是基尼系数,但我没兴趣、也没有水平研究到这一层面。我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主妇,我的家境也是温饱的小康之家。所以,我更希望从最底层的人的生活状态来判别这个国家的物价:如超市的收银员、扫马路的清洁工、还有保姆等等。从他们的生活现状,你可以情楚的了解这个国家的大致情况,尤其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必须的食品的价格,而这种比较的模式就是:为了这个如买一斤大米,需要多少的工作时间才能支付得起。只有这样的横向比较,才显得是公平的、也是有说服力的。

 

 

另外,由于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特别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及不合理,农村的劳动力都集中到大城市,特别是像京、沪、广这种超大型城市,以至于这些地方的房价,甚至是租金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抛去租金,所剩的收入只能唯此生活。或许大多数本地的居民都是户主,比方说:上海的本地人,那我要告诉你的是:你的收入(指的还是最底收入群体)只够唯此你的可怜巴巴的温饱。你不可能有更有的时间和金钱去享受生活,,如度假,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而在西方国家,最低收入的人群过得是何等的体面、何等的潇洒。他们除支付了生活的必须的花销外,还能像中等收入的人群看齐,过上同样的逍遥自在的日子。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简单的可以从旅居在海外的华侨的身上、体现出物价的真实情况。刚到法国的我,什么东西都不舍得买,非要从国内带,我是回中国都不需要行李的。可离开的时候是大包小包的像逃难似的。今天的情景正好是相反。房价高齐、生活的成本也高,这就是今天的中国的现状。约个朋友吃顿饭都要几百快钱,去次酒吧也得花上几百块钱。而这些应酬在法国是很便宜的,尤其是酒吧的消费就像上海当年的“老虎灶”,漂亮的时髦的姑娘可以用十元、二十元欧元买到称心的时尚的衣服,而在上海这样的价格是绝种的,如果有,也是只能穿一天,因为它是纸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红舞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