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港湾”两字,首先想到的是漂泊在大海里的独舟,经过和波涛汹涌的海浪的生死博击,疲惫的它太需要有个避风的地方,让它喘息,这就是港湾。现在好多人把家比作为港湾,但是我不完全认同这样的观点,因为家是让人息脚的、依靠的地方,
当我生病的时候,我会回到家里,像个三岁的孩子,任由父母照顾。看着父亲一刻不离的陪伴,看着母亲做着轻淡的、给病号吃的饭菜,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滚。这就是我的最平常不过的家。它给了我阳光般的温暖。但是,由于不想让老人家过于担心他们的女儿,因为他们的身体经不得这一惊一乍的折腾,所以,我永远是报喜不报忧的乖孩子。
同样,现在已为人妻的我,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生活的质量,都是无可挑剔的完美,但是,由于先生是个外国人,虽然他给了我衣食无忧的生活,让我有时间能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虽然他是一个好脾气的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外国媳妇;虽然他是一个非常大度且慷慨的男人,含辛茹苦的帮助着我上海的家人。
但是由于文化的、生活习惯的差异,特别的是语言的沟通方面,我总有一种说不到心坎的感觉,好多骨子里的东西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就像皮肤的颜色:白的就是白的,那些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变成古铜色皮肤的白人,他的代价就是皮肤癌的威胁。
还有,每次回到上海度假,由于我的性格印烙着父亲的基因,非常的随和豪爽,极易的和人相处,所以,热情的人们都对我这么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或许身处异乡太久了,或许思维方式已经潜移默化的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了,总感到和朋友的聊天不再像以前在国内时的尽兴,另外,就是在海外的华人的真实的境遇,国内的人不理解,在他们的眼里,海外生活是很舒心的、也很容易的。这大概和中国人的好面子以及穷家富路的观念有关,
所以,对我来说:心中的港湾不仅具有家的功能,当遇到狂风暴雨时,它是为我遮风挡雨的地方,让我息脚、不至于着凉而感冒;当我饥寒交迫不得已的时候,它挺身而出的收留我、当我因为昼夜兼程而疲惫不堪的时候,它像我的亲人般一样给我温暖和希望。
更为重要的是:当我由于孤独、寂寞而失去生活信心的时候,当我受到挫折而感到无助的时候,我心中的港湾是我倾诉的对象,它不但能分享我的快乐,更能分担我的忧愁。这就是我心中的港湾,或许是海市蜃楼,但我会执着的追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