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送教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6-01-22 13:48:30)分类: 送教下乡 |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旬阳县城关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三角板、直尺、手工纸。
[本节课以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为依托,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创造性地借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力求体现: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4、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们,你说老师是一位数学老师还是语文老师?你说我应该是一位教数学的老师,还是一位帮助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生:帮助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师:是的,“帮助学生学数学的”,强调学习的过程靠同学们自己,教师起到的作用是组织、帮助和引路。
师: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这节课老师主要是给同学们带路,路靠大家自己走,好不好?
师:我在领路的过程中,想知道你们掌握的情况。如果你掌握得很好,请做这样的手势;如果还有点不太清楚,请做这样的动作;如果你完全没有学会,请这样。(手势略)
师:你的同伴要做这样的动作,你会怎么办?(师做出“没有学会”的手势。)
生:我会帮助他,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师:我们说到一个词语——“互相”,你理解吗?(屏显:互相。)
师:“互相”是指两个对象之间彼此同等对待的关系。有点深奥,其实同学们常用——我们不是常说要 “互相学习”。怎么理解?(屏显:互相学习。)
生:我跟你学习,你跟我学习。
师:“互相帮助”呢?(屏显:互相帮助。)
生:我帮助你,你帮助我。
师:接下来,你猜可能会看到互相什么?一起看——“互相平行”、“互相垂直”,这里的互相平行、互相垂直,是指什么和什么之间的同等对待呢?(屏显:互相平行、互相垂直。)
师:不是两个人,而是两条直线。
师: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屏显: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此时此刻,我由衷地想表达,你们真的长大了,以前学的是图形的形状、大小,现在开始研究位置关系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起点。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平行与垂直。(板书课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小棒落在桌面上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分类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你认为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一摆,然后用笔和直尺画在白纸上。(画的长一些,大一些)
2、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展示汇报。
3、分类
师:经过我们的整理我们得到了上面的8种情况,你们能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把它们分类吗?然后说说你的分类的标准。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同学讨论交流,再全班汇报。
生1:1、2、4、5、6一类 ,它们是交叉的,3、7、、8一类,因为它们不相交。
生2:1、2、4、5、6一类 ,它们是交叉的,3一类,因为它们不相交,7一类,它快要交叉了。
生3:1、2、4、5、6、7一类,它们是交叉的,3、8一类,不会相交
生3:直线的特性是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我们把第7组的两条直线延伸出去,它们肯定会相交的。
师:(问生1)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那第3组的两条直线呢,无限延长以后会是怎么样的?我们在头脑里想象一下,这两根直线无限延长,延长······
生:这两根直线永远不会相交。
总结:我们根据是否相交,分为两类,像第一类的两条直线已经相交或者在延长以后会相交的情况,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是相交关系:像第二类的两条直线一样,延长以后也不会相交的情况,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是平行关系。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类活动是开放的,分类结果也是多样的,当学生把它们分为交叉、不交叉、快要交叉三类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利用直线可以延长的性质,把快要交叉的两条直线延长后,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中逐步达成共识,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二)认识平行线
生: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质疑: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吗?
师:黑板的这条边和墙的那条边,(在不同的平面上)我们把它想象成直线,这两天直线平行吗?
师:这两条边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难怪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所以,我们还要给互相平行加上一个条件:“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在同一平面内)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什么是平行线呢?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师:要判断一组直线是不是平行线,要具备什么条件?
1、同一平面
师:例如:这是直线a,这是直线b,我们可以怎么说他们的关系?
生: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
师: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
能不能说a是平行线,b是平行线?
生:不能,平行是相互关系的,我们要说成a是b的平行线,b是a的平行线。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会出现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其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师:这一段的学习你学的怎样?示意给我!
(三)认识垂线
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能不能再把它们分分类?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生:1、2、5一类,它们都相交成直角,4、6、7一类,没有相交成直角。
师:这几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板书:成直角、不成直角)
师:怎么证明这几个是直角呢?
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
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我们来看看书本上是怎样定义互相垂直的。
生齐读: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把重要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写什么?
生1:“两条直线”——
生2:“相交”——相互交叉很重要,如果没有相互交叉就不能形成角了。
生3:“直角”——这个是关键。
师:用红色的笔圈一圈。怎么都圈了?是呀!我们学的数学的定义都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的,每一个字词都很重要。
(师板书:两条直线→相交→直角 互相垂直)
故意错误发问,完善新知体系。
师:我们接着看——(屏显: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师:哪条线是垂线?
生:老师的这句问话就有问题,一条是另一条的垂线,怎么能直接说哪一条是垂线呢?
师:老师应该怎么问才合适?
生:这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它是哪条直线的垂线?(一学生上讲台指着黑板上的一条直线发问。)
师:可以用字母a和b来表示这两条直线。可以说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 ,读作 。
师:垂足是什么?
生:是这个点,交点。(生指垂足处。)
师:就是这个?(画两条相交但不互相垂直的直线,指其交点。)
生:不是。必须要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
师:这一段的学习你学的怎样?示意给我看!
(设计意图及效果:在分类,比较的基础上揭示垂直的概念,初步感知相交中的特例是垂直,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和相交概念的包含与从属关系。)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联系生活
1、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来看看老师发现的……
(二)寻找几何图形中的平行与垂直。
2、师:咱们看看几何图形中有没有垂直和平行的现象?(出示几何图形)
(三)寻找汉字中互相垂直的笔画相交的垂足。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横平竖直,在有些字体中,有的字笔画就是互相垂直的,你猜猜看,老师会给你看到一个什么字?
(屏显:)
师:“垂”字中的交点、垂足与互相垂直的笔画。不如我们一起找垂足,有一个垂足就有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看谁找到的多!
生:一共有10个垂足,也就是有10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四)摆一摆。
1、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互相平行,看看这两根小棒互相平行吗?
2、学生演示。
3、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互相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
4、学生展示。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有关平行和垂直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后我们会继续去学习和发现这有趣的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