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说课稿

(2016-01-22 13:45:52)
分类: 送教下乡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反思性说课

旬阳县城关小学 周佩

一、说教材

       《莫比乌斯圈》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0页的数学游戏,属于《拓扑学》的内容,是教材新增加的知识,作为一个数学活动课来安排的。这个内容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不好组织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好理解的内容,所以这节活动课往往被很多老师忽略,而实际上这个内容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数学视野好题材,所以我认为老师应该为学生上好这一节课。参考书上对这个内容也没有任何介绍,只是在教学建议中有一句话,是让学生了解莫比乌斯带。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但我把这看成了一次自我锻炼和自我挑战的机会。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定位为:

知识技能: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在动手操作中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探索莫比乌斯带的神奇特征。

情感态度:敢于大胆猜想,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猜测到验证这种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活动重点:

   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探索莫比乌斯带的奇异性质。

活动难点:

   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准备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了长方形纸条和剪刀。

五、说设计理念

关于莫比乌斯圈的知识,单纯从操作上来讲,学生肯定会在愉悦、新奇、兴奋的情境中顺利接受的,但是如果专门学做各种各样奇异的纸圈,而不渗透这种神奇的道理来源,未免有上成手工操作课的嫌疑,而这种转换的道理对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显得有些困难,于是我决定以“动手做数学,做中学数学”的思路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研讨,在研讨中进行分析,在分析中进行验证。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去操作、去验证,力争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但在数学课上有手工,手工中有数学,这就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数学研究的快乐,更强调学科整合。

六、教法学法分析

 这节课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预设与生成的方法,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课堂上我有意设计一个个小难关,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让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展开联想,让联想在操作中实际验证,一个小难关一个小浪花,一浪高过一浪,学生兴致盎然。

七、设计特色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构建理想的课堂力争把握好以下几个度:

    1、参与度:创设有效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中来。通过猜想--验证--惊奇--猜想--验证--惊奇,一次又一次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

     2、亲和度:在猜想活动中,无论孩子猜想活动是否到位、价值多大,都以尊重、沟通、宽容、欣赏来激励,推进学生的思维。

     3、延展度:通过了解应用,介绍拓展玩法及知识,让学生能利用课外时间再去探索这类问题,使本节课的时空得到延展。

从整节课来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动手做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莫比乌斯带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以一张纸条变魔术导入,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莫比乌斯带像魔术般神奇的变化,并为学生琢磨其中的奥妙做了铺垫。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并不是将莫比乌斯带和盘托出,而是给学生创造和想象的时空。教学生实践证明:不单是莫比乌斯能发现这个圈,我们也能够创造的。

在动手探寻莫比乌斯带的奇妙特点时,注意去选择有关莫比乌斯的材料,由普通的一张纸条,通过各种折法,得到不同的面, 不同条边的边;通过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中线的两次剪,三分之一线的一次剪,变幻出神奇的结果;我坚持让学生先想一想,猜一猜,剪完以后再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样,就不只是让学生动手做,还要学生动脑想,不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意识以及勤于反思的习惯。

最后的教学环节不是定位于介绍应用,而是立意在创造和欣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学生带入神圣的科学殿堂的愿望达到了。我想学生对莫比乌斯圈的应用原理理解的程度不管是深还是浅,相对来说是次要的,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是关键的,让孩子们经历数学的探索是真的。

八、说反思。

    教学,同样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下我在品味着那几处不足。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做不出作品;但是如果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做完,就会严重超时。对于这样一节动手操作要求高的课,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让全体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三次操作,并且不断猜想、验证,难度很大。因此,本节课中,我采取互相帮助、启发、交流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在上课过程中,“大胆猜想,小心求证”还没能很好做到。学生在动手做之前,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猜想时间,让他们多说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求证,这样更有“过程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得到真正有效发展。

华罗庚先生在《和同学生们谈数学》一文中说:“其实,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只要你们踏进了大门,你们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数学上也有许许多多有趣味的东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走进莫比乌斯圈,更多的是感受数学的神奇,领略数学的美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