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说课稿
(2016-01-22 13:45:52)分类: 送教下乡 |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反思性说课
旬阳县城关小学 周佩
一、说教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在动手操作中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探索莫比乌斯带的神奇特征。
情感态度:敢于大胆猜想,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猜测到验证这种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准备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了长方形纸条和剪刀。
五、说设计理念
关于莫比乌斯圈的知识,单纯从操作上来讲,学生肯定会在愉悦、新奇、兴奋的情境中顺利接受的,但是如果专门学做各种各样奇异的纸圈,而不渗透这种神奇的道理来源,未免有上成手工操作课的嫌疑,而这种转换的道理对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显得有些困难,于是我决定以“动手做数学,做中学数学”的思路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研讨,在研讨中进行分析,在分析中进行验证。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去操作、去验证,力争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但在数学课上有手工,手工中有数学,这就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数学研究的快乐,更强调学科整合。
六、教法学法分析
七、设计特色
从整节课来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动手做”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莫比乌斯带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以一张纸条变魔术导入,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莫比乌斯带像魔术般神奇的变化,并为学生琢磨其中的奥妙做了铺垫。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并不是将莫比乌斯带和盘托出,而是给学生创造和想象的时空。教学生实践证明:不单是莫比乌斯能发现这个圈,我们也能够创造的。
在动手探寻莫比乌斯带的奇妙特点时,注意去选择有关莫比乌斯的材料,由普通的一张纸条,通过各种折法,得到不同的面, 不同条边的边;通过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中线的两次剪,三分之一线的一次剪,变幻出神奇的结果;我坚持让学生先想一想,猜一猜,剪完以后再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样,就不只是让学生动手做,还要学生动脑想,不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意识以及勤于反思的习惯。
最后的教学环节不是定位于“介绍应用”,而是立意在“创造和欣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学生带入神圣的科学殿堂的愿望达到了。我想学生对莫比乌斯圈的应用原理理解的程度不管是深还是浅,相对来说是次要的,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是关键的,让孩子们经历数学的探索是真的。
八、说反思。
华罗庚先生在《和同学生们谈数学》一文中说:“其实,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只要你们踏进了大门,你们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数学上也有许许多多有趣味的东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走进莫比乌斯圈,更多的是感受数学的神奇,领略数学的美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