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常侍诔》


《夏侯常侍诔》是西晋文学家潘岳为好友夏侯湛所作的一篇祭文。记录逝者的生平,以赞颂的基调来叙述夏侯湛的平生事迹。多以回忆的方式行文,也穿插着作者本人对死者的哀思。萧统将其收录于《
文选·卷五十七》。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他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词,是西晋的文坛领袖,也因容貌俊美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潘安。
夏侯湛(243年-291年) 西晋文学家,东汉征西将军夏侯渊曾孙。字孝若,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官至散骑常待。与潘岳友善,时人称为连璧。

原文
夏侯常侍诔 并序
作者:潘安仁
夏侯湛。字孝若。譙人也。少知名。弱冠辟太尉府。贤良方正徵。仍为太子舍人。尚书郎。野王令。中书郎。南阳相。家难乞还。顷之。选为太子仆。未就命而世祖崩。天子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春秋四十有九。元康元年夏五月壬辰。寝疾卒于延喜里第。呜呼哀哉。乃作诔曰。
禹锡玄珪。实曰文命。克明克圣。光启夏政。其在于汉。迈勋惟婴。思弘儒业。小大双名。显祖曜德。牧衮及荆。父守淮岱。治亦有声。英英夫子。灼灼其儁。飞辩摛藻。华繁玉振。如彼随和。发彩流润。如彼锦繢。列素点絢。人见其表。莫测其裏。徒谓吾生。文胜则史。心照神交。唯我与子。且历少长。逮观终始。子之承亲。孝齐闵参。子之友悌。和如瑟琴。事君直道。与朋信心。虽实唱高。犹赏尔音。
弱冠厉翼。羽仪初升。公弓既招。皇輿乃征。内赞两宫。外宰黎蒸。忠节允著。清风载兴。泱彼乐都。宠子惟王。设官建辅。妙简邦良。用取喉舌。相尔南阳。惠训不倦。视民如伤。乃眷北顾。辞祿延喜。余亦偃息。无事明时。畴昔之遊。二纪于茲。班白摧手。何欢如之。居吾语汝。众实胜寡。人恶儁异。俗疵文雅。执戟疲杨。长沙投贾。无谓尔高。耻居物下。子乃洗然。变色易容。慨焉叹曰。道固不同。为仁由己。匪我求蒙。谁毁谁誉。何去何从。莫涅匪缁。莫磨匪磷。予独正色。居屈志申。虽不尔以。犹致其身。献替尽规。媚茲一人。谠言忠谋。世祖是嘉。将仆储皇。奉辔承华。先朝末命。圣列显加。入侍帝闱。出光厥家。我闻积善。神降之吉。宜享遐纪。长保天秩。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呜呼哀哉。
惟尔之存。匪爵而贵。甘食美服。重珍兼味。临终遗誓。永锡尔类。敛以时袭。殡不简器。谁能拔俗。生尽其养。孰是养生。而薄其葬。渊哉若人。纵心條畅。傑操明达。困而弥亮。柩輅既祖。容体长归。存亡永诀。逝者不追。望子旧车。览尔遗衣。愊抑失声。迸涕交挥。非子为恸。吾恸为谁。呜呼哀哉。
日往月来。暑退寒袭。零露沾凝。劲风淒急。惨尔其伤。念我良执。適子素馆。抚孤相泣。前思未弭。后感仍集。积悲满怀。逝矣安及。呜呼哀哉。

译文
夏侯常侍诔 并序
作者:潘安仁
夏侯湛,字孝若,谯郡人。他小时候就已经出名。年仅二十岁,他就被招聘到太尉府工作。之后,以贤良方正(古代取士的一种途径)的名目先后担任太子舍人、尚书郎、野王县县令、中书郎、南阳相。
之后,被任命为太子仆。他还没有到任,世祖武皇帝(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就驾崩了。天子(司马炎之子司马衷,晋惠帝。)让他做散骑常侍,进入朝廷官员的行列。
元康元年(291年)夏五月壬辰,也就是四十九岁的时候,他病死于延喜里的家中。我为他作诔如下:
手执玄珪拜祭上帝的大禹开创了夏朝。夏侯氏就得名于这个远古的朝代。在汉朝的时候,出现了追随刘邦打项羽的夏侯婴。后来,又出现了夏侯胜、夏侯建,均为著名学者,创立了《尚书》夏侯学派。
夏侯湛的祖父夏侯威,曾经担任荆州刺史、衮州刺史。夏侯湛的父亲曾经担任淮南太守。夏侯湛出身高贵、文采过人,他的性格犹如片色的纯净之上点缀上彩色花纹。不了解他的人说他是绣花枕头。只有我了解他为人孝、悌、忠、信。
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做官,后来进入宫廷。之后,他作为天子的喉舌,做南阳的相。之后,他辞职。在他辞职的时候,我也正好赋闲。我们之间有一段美好的交往,那是在二十四年之前。
我对他说:“世人都看不惯独特的行为,嫉妒高雅、有文化的人。古代的扬雄、贾谊,就是例子。所以,你不要执著于自己的崇高思想,还是稍稍入世吧!”
他当时脸色一变,说:“说这话,就不是儒生!我做我的,管什么其它?怕什么流言?怕什么凶险?天生是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天生是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碎。就算上天不保佑我,我也要为信仰奉献生命。我要尽忠于皇上。”
由这种思想,他一再向武皇帝进谏忠言,得到赏识,让他做太子仆。武皇帝的遗诏让他做高官。我听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夏侯湛这样忠义,理应长寿。不想他竟然得上这种病,殷年早逝!
你的高贵,并不仅源于出身。因为出身贵族,你享有富裕的生活。但是,在临死的时候,你要求薄葬,这境界是源于性格的修炼而不是出身。我参加你的出殡,怀念你而失声哭泣。
寒来暑往,时间流逝。白露为霜,秋风凄切。我来到你的灵房,对着守灵人哭泣。前思后想,百感交集。
最终汇成一句话:愿你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