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王朝有没有姓夏侯的武将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烜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除此之外,还有谯郡曹家、夏侯家这两大家族。而且曹氏家族和夏侯氏家族的关系非常密切,根据史书记载曹操家的先人西汉的丞相曹参,而夏侯惇的祖上是西汉大将夏侯婴。曹氏与夏侯氏之间是姻亲关系。或许是因为两家都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与夏侯婴)的后代,所以曹氏与夏侯氏有着联姻的传统,一代接一代地这样联下去,搞得虽无兄弟之名,但却有兄弟之实。也有说,曹操原本就是夏侯氏的人。
总之,在汉末三国时代,曹氏和夏侯氏是曹魏王朝的创始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曹魏王朝,关于曹氏和夏侯氏的名臣武将可以说非常多,在《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中记载了八位曹氏和夏侯氏的曹操亲族,此八人均为曹操所重用,号称“八虎骑”。典型的有: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夏侯尚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说到夏侯氏的武将,纷纷都想到曹魏王朝,那么蜀汉王朝究竟有没有姓夏侯的武将,如果有,他们分别是谁?
蜀汉王朝有姓夏侯的武将
(1)夏侯博。早期跟随刘备四处征讨的武将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汉献帝的衣带诏事件爆发,曹操杀董承及王服、种辑,皆夷三族,刘备逃到徐州。在逃跑的过程之中,曹操派兵出击刘备,很快击败了刘备,生擒夏侯博。
《三国志·武帝纪》: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
(2)夏侯兰。本来是曹操的部将,随夏侯惇参加了博望坡之战,为刘备军赵云所擒。夏侯兰是赵云的同乡,年少相知。赵云请求刘备不杀夏侯兰,因夏侯兰明于法律,推荐他成为军正,掌军事刑法。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
(3)夏侯纂。早期追随刘备的武将之一,建安十九年(214),夏侯纂跟随刘备入蜀,刘备占领益州后,任命夏侯纂担任第一任广汉太守。
《三国志》:先主既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称曰仲父。
(4)夏侯霸。曹魏王朝的皇亲贵族,其父亲是征西将军夏侯渊。早期一直是曹魏王朝的大将,多次参加御蜀战争。直到,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开始,司马氏开始执掌曹魏军政大权,曹爽被司马懿杀死后,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夏侯霸也是蜀汉王朝之中,夏侯氏名气最大的。
《华阳国志·卷七》:十二年,魏嘉平元年也,魏诛大将军曹爽,右将军夏侯霸来降,渊子也,拜车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