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文行先生的“汉字为拉丁字母注音”

(2023-04-27 12:29:18)

关于文行先生的“汉字为拉丁字母注音”

                              萧然山, 2023/4/27

 

     有一文行先生公众号,写了一系列“西方伪史”论文章,其中有一篇《拉丁字母之注音伪史考——汉语为拉丁字母注音(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90813401268507),说:“根据拙文《拉丁元音字母源于明朝音韵学》的研究结论,进行推理得出推论,既然西方元音字母源于中国汉语音韵学和语音学,就说明其发音系统将重构,而重构得来的新的发音系统将以汉语(方言)为标准进行注音、标音,而这将体现在明末西方关于汉字的著作中,于是,翻看《西字奇迹》和《西儒耳目资》,果不其然,可视为实证。上篇文章已预告了这一重大发现,本文将进行充分论证。

      其为了证明“汉语为拉丁字母注音”,从一本帮助西方传教士学习汉语的读物、由传教士编写的《西儒耳目资》找证据:

1 右侧橙色竖线所划为声母,上边橙色横线所划为韵母:自鸣一字元母、自鸣二字子母;图2 右侧橙色竖线所划为声母,上边橙色横线所划为韵母:自鸣二字子母、自鸣三字孙母。图1和图2中的自鸣字母相当于现在的元音和韵母,同鸣字父相当于现在的辅音和韵母一字元母对应于韵腹二字子母对应于韵头+韵腹韵腹+韵尾三字孙母对应于韵头+韵腹+韵尾

1上方橙色横线所划的自鸣一字元母中的“a-丫、e-额、i-衣、o-阿、u-,如果拉丁字母原来就明确了这么读,何必用汉语标注呢?有人辩称,这也可以看作以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我承认这里存在可辩驳的逻辑空间。但是,再结合图2中的自鸣二字子母中的“ue-五石五石毫无意义,何必采用“ue”五石注音呢?只能理解为用两个汉字五石反切来给“ue”注音。再看图2 中的大量无意义的汉字组合,如“peao百了“seam色两等,这里的百了色两显然与五石一样,没有意义,根本没有必要用拉丁字母为其注音,实际上也不是,只能理解为用两个汉字的反切法来给拉丁字母组合“peao”“seam”注音,就像中国古代用反切法来给某汉字注音一样。因此,这些都是采用汉语为拉丁字母或其组合注音,包括右侧橙色竖线所划的汉字声母系统,则是用来给拉丁辅音字母注音的。

 

我的观点是,这怎么能说成“汉语为拉丁字母注音”?

以上这份材料,大部分(98%)是在用拉丁字母发音给汉字注音(传教士编写,帮助西人学习汉语),只有几个少数反常例子,看起来是在用简单汉字给uepeaoseam注音。这就说明,uepeaoseam这类音节,在汉字中有,但是在拉丁语中是没有的,为了学习汉语,传教士编写教材时,现场造出了uepeaoseam,并用简单汉字来注音。这怎么能得到“汉语为拉丁字母注音”的“历史”结论?只有找到一份100%(而不是2%)这类注音材料,才能说“汉语为拉丁字母注音”。

例如,关于上面的“ue(五石)”,拉丁文中无ue(五石)音,但汉语中有ue(五石)音,外国人为了学汉语,所以需要额外造出ue(五石)音,此时教材只能用"五石”(简单汉字)替造出来的ue注音。这只是编教材或学习过程中的临时做法,我们小时候常用,你怎么说成拉丁文要靠汉字注音?? 

比如,初中学英文,有几个国际音标发音是没有汉字对应的,如ch的国际音标t∫是没有普通话对应的,但与咱老家方言"吃"字发音十分相近,于是可在t∫旁写一个"吃"字(注明:方言),难道按此“文行先生”作者的"一元论思维,单向逻辑,见风就是雨"说法,这就被说成了"历史上,英语(或普通话汉语)曾用中国某县方言注音"了???   

usually中的s,其发音是[З],读音也没有汉字普通话对应。它近似于念“习”,但是音又很短促。而我老家方言土话中倒有类似这个音,于是我就又用方言来注音。按照你文行先生的观点,是不是也要说"历史上,英语(或普通话汉语)曾用中国某县方言注音"了?

文行先生此文开头还写了一个出场背景:“转按:四百年前,西欧罗巴土鳖小邦林立,到处方言土语,南腔北调,哪里有什么统一语音音调呢?

过去,口音是南腔北调。即使汉语,南方也是“十里不同音”(我老家就如此,不要说两地相隔一座长的矮山了,发音更是不同)。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去见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完全听不懂康有为的口音。

但是,难道“汉语为拉丁字母注音”就会改变这个南腔北调局面?当然不。注音方式,有很多种(如欧洲哪一个民族在政治上得势,就可以用哪一种注音),非得必须是用汉语。

当然,文行先生没有证据得到“汉语为拉丁字母注音”,除了歪曲理解材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