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稷山,一个晋南小县城,我的老家。
稷山马拉松,是我跑过的第57场马,自然也是最特别的一场马。我没料到稷山马氛围会这么棒,全程不冷场。这已不是政府办赛,而是全县人民在办赛了。
赛道充满着浓郁地方特色,有汾河两岸的嫣然风光,有麦穗成型的整片庄稼,有望不到头的片片枣林……当你沉浸其中,稷山人的淳朴、热情,会伴随着你跑完42.195K。
稷山马是运城市(1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0个县)首场田协认证的马拉松赛事。原本去年9月4日计划办,结果赛前一周因周边区域的疫情形势,没办成。去年12月15日宣布延期到今年上半年,今年3月17日宣布定档5月14日。
稷山的经济,在运城来说较为一般。能够举办马拉松,表明了稷山县在这一方面的敢为人先。其实,小地方办赛,更需要勇气和魄力。
比赛时天气还是有些热了,但是挡不住稷山办赛的热情。赛事规模有3000人,半马和欢乐跑参赛人数都不少,就是全马少些,感觉不到设置规模1000人的半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稷山马只是场县城小马,但赛事做得有模有样,总体上非常规范。跑完能领到“稷山四宝”(麻花、饼子、枣和鸡蛋),加上一根冰棍降温,诚意十足。
跑步,不只在赛道上。于我,稷山马充斥着情感,有亲情,有哥哥姐姐的陪伴;有友情,有同学朋友的招呼;更有我内心对自己人生认知的涌动。在成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太多的事,都有机会去一点点、一件件从岁月中寻觅出来,这里,永远是我的起点。
情到浓时
上一次回稷山,还是2019年3月,那次是跑完无锡马,凑着清明回来,给父母上坟。
去年稷山马启动时,曾有过回来跑的念头,毕竟是首届,成天到处跑马,老家的马不容错过啊。考虑到各地防疫政策不一,出行风险不可控,还是放弃了。
从2017年起,我曾有过借跑马回家的打算,找一场北方的马,回个家,顺道跑一场。那年就以这种方式跑了兰州马,2018年计划是太原马。不幸的是,母亲在太原马前去世,不过计划没变,按照我的意思,仍继续执行。
2019年跑郑州马时,没回去,让大哥和姐姐过来相聚。疫情后,就断了。
这次回家,已隔四年。三哥较少回来住,老院已长满杂草。看着屋子里的一个物件、都会回想起父母当年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的青葱岁月。
我似乎感觉到,以后回到老院子的机会不会多了。拍了些照片,也只是想闲暇时,在内心深处,能有一刻唤醒旧时的记忆。
任何时候跑一场马,都不单单是赛道上的体验和成绩,而是全方位的。你的情感,与这个地方的一种交融。
能感觉得出来,稷山对于办马拉松的高度重视。县城所有的电子屏,都是循环播放着关于马拉松的内容。赛前,好像搞了八次热跑活动,掀起了全县城跑步的热情和激情。
赛前赶到集结区,旁边的观众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刚起跑还有锣鼓助威。很多马拉松都是,起点非常热闹,一跑出去,便没了人气。我早就看了稷山马的赛道,要经过好多村庄,感觉跑出县城后,大概率也是如此。
跑出县城后,进入汾南,两边加油助威的就没断过。有些是组织的,有些是自发的。有小朋友稚嫩的面孔,有志愿者参与的积极,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很多农民,沧桑的面容下,有几分腼腆与淳朴的笑容,让我瞬间觉得,稷山,从未离我远去。
赛道上,我一直盘算着,何时会出现冷清的局面。真的没有啊,一直到终点,每个村口都有大批的村民在看热闹,路旁给你加油的声音,一刻未尝中断。虽还只是首届赛事,很多乡亲并不了解马拉松,但是他们的积极“参与”,是今年稷山马最感人的。
点点滴滴
稷山马,每500米路边就有提示牌,不过整公里数都是大牌上显示的,半数的,都是一个小牌子,棒在路旁的树或杆子上。我还发现,每个小牌子下面,都会写一个单位的名称。
我猜想,大概率是赛道被“包干”了,一个单位负责一段,比如说这500米是哪个单位的,你就负责这一段赛道的相关工作,其实主要就是氛围营造。
赛前领物时,参赛包都是装好的,我打开一看,有张美术作品,标题是“魅力稷山欢迎您”,下面画了妞大宝(我理解意为麻花)、饼二宝、蛋三宝和枣小宝,颇为有趣。背面写着“二(4)班王语航”,若能写上学校名称,会好些。当然,写在正面右下角会更好。
从赛前一天官方推文中才知道,原来是全县的小学生们纷纷挥毫泼墨,为参赛者绘制了一幅幅美妙的画作。这个创意真是棒,童趣十足,也让参赛者能够换个视角审视稷山。
赛前21天时,我收到一条短信。对方说是我的稷山马专属志愿者,赛前我在稷山有吃、住、行、游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跟他联系,他会第一时间解答。这真是有点让我受宠若惊!
后来了解到,这些专属志愿者由稷山县大学生村官担任。后来我因为杂事太多,也没有与这名专属志愿者沟通,结果他在5月8日又问我如何到稷山,什么时间到,是否预订了酒店。我赶紧回复,一切都安排好了。
以前,只有在杭马时遇到过“信使”服务,一个地方的参赛者组建一个微信群,信使会在群里发布各种消息。这种专属志愿者无疑更进一步,当然另外一个背景是,稷山马外地参赛者相对也比较少。可是这样的做法,亦值得称道。
稷山可真是太重视马拉松了,包括道路交通管制,从赛前一天的8时就开始了,直到比赛日的14时。因为封的路段几乎涉及到县城以及一些主要交通要道,这么早就封,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家出行。后来好像是从赛前一天的下午才开始封的,但我感觉,还是早了些。另外在这一点上可以更精准点,不宜大规模封路。
作为田协认证赛事,应有半马标牌和计时点,在赛道上没看到。饮水和饮料补给桌,也建议加上桌布,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
能量补给点从12.5K就有了,就是香蕉和小番茄两种。其实这种小赛事,可以考虑在补给上多些品种,增加些地方特色,特别是赛道后半段起起伏伏时,补给品多些,能让参赛者有更好的体验。
毕竟只是首届,有些小问题实属正常。我相信以稷山办赛的态度,明年会更好。也欢迎全国跑友,有机会来跑一场我的家乡马。不知道明年的稷山马,会像今年这样放在5月,还是如去年那般,放在9月。我觉得9月更好点,那时枣成熟了,可以让外地参赛者第一时间品尝到鲜枣。而5月只有枣花,会被绝大多数参赛者无视。
感谢遇见,感恩曾经,家乡马我给打99分
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稷山,一个晋南小县城,我的老家。
稷山马拉松,是我跑过的第57场马,自然也是最特别的一场马。我没料到稷山马氛围会这么棒,全程不冷场。这已不是政府办赛,而是全县人民在办赛了。
赛道充满着浓郁地方特色,有汾河两岸的嫣然风光,有麦穗成型的整片庄稼,有望不到头的片片枣林……当你沉浸其中,稷山人的淳朴、热情,会伴随着你跑完42.195K。
稷山马是运城市(1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0个县)首场田协认证的马拉松赛事。原本去年9月4日计划办,结果赛前一周因周边区域的疫情形势,没办成。去年12月15日宣布延期到今年上半年,今年3月17日宣布定档5月14日。
稷山的经济,在运城来说较为一般。能够举办马拉松,表明了稷山县在这一方面的敢为人先。其实,小地方办赛,更需要勇气和魄力。
比赛时天气还是有些热了,但是挡不住稷山办赛的热情。赛事规模有3000人,半马和欢乐跑参赛人数都不少,就是全马少些,感觉不到设置规模1000人的半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稷山马只是场县城小马,但赛事做得有模有样,总体上非常规范。跑完能领到“稷山四宝”(麻花、饼子、枣和鸡蛋),加上一根冰棍降温,诚意十足。
跑步,不只在赛道上。于我,稷山马充斥着情感,有亲情,有哥哥姐姐的陪伴;有友情,有同学朋友的招呼;更有我内心对自己人生认知的涌动。在成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太多的事,都有机会去一点点、一件件从岁月中寻觅出来,这里,永远是我的起点。
情到浓时
上一次回稷山,还是2019年3月,那次是跑完无锡马,凑着清明回来,给父母上坟。
去年稷山马启动时,曾有过回来跑的念头,毕竟是首届,成天到处跑马,老家的马不容错过啊。考虑到各地防疫政策不一,出行风险不可控,还是放弃了。
从2017年起,我曾有过借跑马回家的打算,找一场北方的马,回个家,顺道跑一场。那年就以这种方式跑了兰州马,2018年计划是太原马。不幸的是,母亲在太原马前去世,不过计划没变,按照我的意思,仍继续执行。
2019年跑郑州马时,没回去,让大哥和姐姐过来相聚。疫情后,就断了。
这次回家,已隔四年。三哥较少回来住,老院已长满杂草。看着屋子里的一个物件、都会回想起父母当年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的青葱岁月。
我似乎感觉到,以后回到老院子的机会不会多了。拍了些照片,也只是想闲暇时,在内心深处,能有一刻唤醒旧时的记忆。
任何时候跑一场马,都不单单是赛道上的体验和成绩,而是全方位的。你的情感,与这个地方的一种交融。
能感觉得出来,稷山对于办马拉松的高度重视。县城所有的电子屏,都是循环播放着关于马拉松的内容。赛前,好像搞了八次热跑活动,掀起了全县城跑步的热情和激情。
赛前赶到集结区,旁边的观众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刚起跑还有锣鼓助威。很多马拉松都是,起点非常热闹,一跑出去,便没了人气。我早就看了稷山马的赛道,要经过好多村庄,感觉跑出县城后,大概率也是如此。
跑出县城后,进入汾南,两边加油助威的就没断过。有些是组织的,有些是自发的。有小朋友稚嫩的面孔,有志愿者参与的积极,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很多农民,沧桑的面容下,有几分腼腆与淳朴的笑容,让我瞬间觉得,稷山,从未离我远去。
赛道上,我一直盘算着,何时会出现冷清的局面。真的没有啊,一直到终点,每个村口都有大批的村民在看热闹,路旁给你加油的声音,一刻未尝中断。虽还只是首届赛事,很多乡亲并不了解马拉松,但是他们的积极“参与”,是今年稷山马最感人的。
点点滴滴
稷山马,每500米路边就有提示牌,不过整公里数都是大牌上显示的,半数的,都是一个小牌子,棒在路旁的树或杆子上。我还发现,每个小牌子下面,都会写一个单位的名称。
我猜想,大概率是赛道被“包干”了,一个单位负责一段,比如说这500米是哪个单位的,你就负责这一段赛道的相关工作,其实主要就是氛围营造。
赛前领物时,参赛包都是装好的,我打开一看,有张美术作品,标题是“魅力稷山欢迎您”,下面画了妞大宝(我理解意为麻花)、饼二宝、蛋三宝和枣小宝,颇为有趣。背面写着“二(4)班王语航”,若能写上学校名称,会好些。当然,写在正面右下角会更好。
从赛前一天官方推文中才知道,原来是全县的小学生们纷纷挥毫泼墨,为参赛者绘制了一幅幅美妙的画作。这个创意真是棒,童趣十足,也让参赛者能够换个视角审视稷山。
赛前21天时,我收到一条短信。对方说是我的稷山马专属志愿者,赛前我在稷山有吃、住、行、游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跟他联系,他会第一时间解答。这真是有点让我受宠若惊!
后来了解到,这些专属志愿者由稷山县大学生村官担任。后来我因为杂事太多,也没有与这名专属志愿者沟通,结果他在5月8日又问我如何到稷山,什么时间到,是否预订了酒店。我赶紧回复,一切都安排好了。
以前,只有在杭马时遇到过“信使”服务,一个地方的参赛者组建一个微信群,信使会在群里发布各种消息。这种专属志愿者无疑更进一步,当然另外一个背景是,稷山马外地参赛者相对也比较少。可是这样的做法,亦值得称道。
稷山可真是太重视马拉松了,包括道路交通管制,从赛前一天的8时就开始了,直到比赛日的14时。因为封的路段几乎涉及到县城以及一些主要交通要道,这么早就封,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家出行。后来好像是从赛前一天的下午才开始封的,但我感觉,还是早了些。另外在这一点上可以更精准点,不宜大规模封路。
作为田协认证赛事,应有半马标牌和计时点,在赛道上没看到。饮水和饮料补给桌,也建议加上桌布,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
能量补给点从12.5K就有了,就是香蕉和小番茄两种。其实这种小赛事,可以考虑在补给上多些品种,增加些地方特色,特别是赛道后半段起起伏伏时,补给品多些,能让参赛者有更好的体验。
毕竟只是首届,有些小问题实属正常。我相信以稷山办赛的态度,明年会更好。也欢迎全国跑友,有机会来跑一场我的家乡马。不知道明年的稷山马,会像今年这样放在5月,还是如去年那般,放在9月。我觉得9月更好点,那时枣成熟了,可以让外地参赛者第一时间品尝到鲜枣。而5月只有枣花,会被绝大多数参赛者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