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慌!宝宝几天不拉臭臭,不一定是便秘!

(2017-02-23 10:49:17)
标签:

杂谈

当你发现,一个规律排便的宝宝突然开始不拉“粑粑”了,一天,两天,三天,甚至一周,你还能继续淡定吗?

我家弟弟在百天左右的时候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当时长辈们都有些焦急。

“妈妈要多吃青菜水果”

“再不拉就要去看医生了”

“要不你给宝宝用开塞露”

甚至还有热心的亲戚建议,“听说藿香正气液涂肚脐有用!”⋯⋯

“不,就是攒肚而已。”我记得当时就是这么回复他们的。


那么,究竟何为攒肚?


攒肚,是一种民间俗称。通俗来说,即有些婴儿(而非全部婴儿)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攒肚",即“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常常两三天甚至一周才排一次便,但排出的大便不干不硬,仍旧呈软软的糊状,孩子也没有腹胀的表现”(摘自@张思莱医师 )。


更详细的科普介绍得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生南亚华早年撰写的科普文《宝宝“攒肚”是喜还是忧》一文里:


"出现“攒肚”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分占80%。其中有形成分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地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肌体吸收利用。"


http://wx2/large/005y05Szgy1fd07gh73knj30hl0bmtha.jpg


攒肚到底好还是不好?


综上所述,攒肚其实是一种相当正常的过程,是因为母乳中蛋白质的利用率高而发生的一种在纯母乳喂养阶段特有现象。


攒肚的最多的发生区间是100天上下,但还是有浮动的,有些或许会很早比如一个月,有些或许要五个月才有攒肚,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


而攒肚的天数则更是浮动,@母乳大本营 分享的个案最长的攒肚时间是28天。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也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摘自《宝宝“攒肚”是喜是忧》)


妈妈不用过于担心。大多在4月龄后,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摘自@张思莱医师  


“攒肚”最大的混淆敌人,是“便秘”


不过,如果拿着上面的科普去和长辈们理论,恐怕还是难以说服。毕竟几天不拉粑粑真的太像便秘了。


没错,通常大家判断孩子消化问题或者是不是便秘的依据是排便次数。但这一点,或许是需要谨慎的。尽管没有明确说出“攒肚”这样的词汇,《海蒂育儿大百科0-1岁》(what to expectthe first year)里面说到新生儿的便秘问题,也提出了“仅因为宝宝的排便次数比父母少,就定义为便秘,这很轻率”,并且还说到了有些情况真的不是便秘。


http://r3/201601/000/000/aHR0cDovL21tYml6LnFwaWMuY24vbW1iaXovVWliVFhieER6UzlnOGtqZG1OVnZ2bmtpYnVuQnh2S0xjUEJrNDVZeGR5YUVHRUFTWmRQNVBzSGhHWmliSng1OGt0WENJUVNrZjlsQnBYQ0ZsNlQ2MzliYWcvMCtodHRwczovL21wLndlaXhpbi5xcS5jb20vcz9fX2Jpej1NekE1TmpVd09UWXdPQT09Jm1pZD00MDM5MDkzNzYmaWR4PTEmc249NzFiNGI0ZjFlZjU3ZDAyMjA4NmY3YmQzYjhmOGRhMDcmc2NlbmU9MSZzcmNpZD0wMTE0eWx1M0Z6SzkwUGVVTXRqUlRYUFgmYXNjZW5lPTEmdWluPU1UTXdOVGN5TkRBeU1RJTNEJTNEJmRldmljZXR5cGU9d2Vid3gmdmVyc2lvbj03MDAwMDAwMSZwYXNzX3RpY2tldD1HY1BsRVp2eHkxVVVNRDM1UDQ4cTcyQW9KaGFqV3Y3SHptSHlGamRqNjVVT1BzQUhjdUtCQkxjSW5PWnc1MG1C.jpg

http://r3/201601/000/000/aHR0cDovL21tYml6LnFwaWMuY24vbW1iaXovVWliVFhieER6UzlnOGtqZG1OVnZ2bmtpYnVuQnh2S0xjUGlidDBCRmpXSHdwejhVQmxLUjZ3TXFWbFA5ODBMNEFsU2RUZld2Y3dQRFF1R215TXFsMTJkUWcvMCtodHRwczovL21wLndlaXhpbi5xcS5jb20vcz9fX2Jpej1NekE1TmpVd09UWXdPQT09Jm1pZD00MDM5MDkzNzYmaWR4PTEmc249NzFiNGI0ZjFlZjU3ZDAyMjA4NmY3YmQzYjhmOGRhMDcmc2NlbmU9MSZzcmNpZD0wMTE0eWx1M0Z6SzkwUGVVTXRqUlRYUFgmYXNjZW5lPTEmdWluPU1UTXdOVGN5TkRBeU1RJTNEJTNEJmRldmljZXR5cGU9d2Vid3gmdmVyc2lvbj03MDAwMDAwMSZwYXNzX3RpY2tldD1HY1BsRVp2eHkxVVVNRDM1UDQ4cTcyQW9KaGFqV3Y3SHptSHlGamRqNjVVT1BzQUhjdUtCQkxjSW5PWnc1MG1C.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生南亚华指出,分清“攒肚”和便秘之间的区别需要父母仔细观察宝宝的粪便状况以及其他生理表现: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黏膜还会在粪便处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在判断是否为攒肚前,必须提醒的是,@崔玉涛 指出,虽然不必要苛求婴儿每天必须排便,但不明原因出现好几天没排便,还是应该去看医生,会使用一次开塞露,了解婴儿粪便是否干结?粪便颜色?排便量?基于这些信息可以考虑婴儿排便间隔长,是便秘?是巨结肠?还仅是攒肚?及时寻找原因,可得到恰当治疗。


那么,“攒肚”到底需不需要调节?


综合大多数文献,一些调节的做法如下,萌芽的想法是,大家可以各自判断自己是否使用。或者根据自己宝宝的状况,问问医生是否适合:


参考建议

1. 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反复进行3次。

http://r3/201601/000/000/aHR0cDovL21tYml6LnFwaWMuY24vbW1iaXovVWliVFhieER6UzlqeFppYkI5MTFmUW1UcEMzdzFRY3ZwYjdZT2o1bEdaMFkwbjZrWXV0U1J1czMyWEltQTdJMHlESnllaHBWaWNWVGpMaWFKdGgwVmZxVzRRLzA/d3hfZm10PWpwZWcraHR0cHM6Ly9tcC53ZWl4aW4ucXEuY29tL3M/X19iaXo9TXpBNU5qVXdPVFl3T0E9PSZtaWQ9NDAzOTA5Mzc2JmlkeD0xJnNuPTcxYjRiNGYxZWY1N2QwMjIwODZmN2JkM2I4ZjhkYTA3JnNjZW5lPTEmc3JjaWQ9MDExNHlsdTNGeks5MFBlVU10alJUWFBYJmFzY2VuZT0xJnVpbj1NVE13TlRjeU5EQXlNUSUzRCUzRCZkZXZpY2V0eXBlPXdlYnd4JnZlcnNpb249NzAwMDAwMDEmcGFzc190aWNrZXQ9R2NQbEVadnh5MVVVTUQzNVA0OHE3MkFvSmhhald2N0h6bUh5RmpkajY1VU9Qc0FIY3VLQkJMY0luT1p3NTBtQg==.jpg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促进婴儿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2.增加喂养量。


南亚华医生指出,新的研究提示,出现攒肚状况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增加喂养量会有助于肠胃蠕动,从而促进排出。此外,刚开始添加辅食初期,因为孩子肠胃吸收能力加强也有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攒肚,但“随着辅食添加,特别是添加青菜(富含纤维素食品)后,排便逐渐规律,多为一天1次“(摘自@崔玉涛 )。


3.刺激肛门排便。


@张思莱医师  建议,攒肚并不需要干预,但如果你着急,你可以用消毒好的棉签沾着消毒好的植物油轻轻刺激肛门(伸进大约1厘米),便可以刺激排便。但这种方法并不推荐经常使用。


写在最后


想知道文章开头那则关于排便的故事最后是如何解决的吗?


“不,就是攒肚而已,”当时我坚持着,“要不等宝宝拉完粑粑看看是不是金黄色漂漂亮亮的软便?”


于是就这样一天一天僵持下去,直到第七天后,宝宝拉出了粑粑。


金黄,软便,一点没消化的食物残渣都没有。

http://r3/201601/000/000/aHR0cDovL21tYml6LnFwaWMuY24vbW1iaXovVWliVFhieER6UzlqeFppYkI5MTFmUW1UcEMzdzFRY3ZwYldmR1FoVXlQcmtFV2FMenVaNmljaWFQZ3VpYkhCUVRwVjJBbmhzaWNtekczZzVJTThlVlB3Z2liZ2d3LzA/d3hfZm10PWpwZWcraHR0cHM6Ly9tcC53ZWl4aW4ucXEuY29tL3M/X19iaXo9TXpBNU5qVXdPVFl3T0E9PSZtaWQ9NDAzOTA5Mzc2JmlkeD0xJnNuPTcxYjRiNGYxZWY1N2QwMjIwODZmN2JkM2I4ZjhkYTA3JnNjZW5lPTEmc3JjaWQ9MDExNHlsdTNGeks5MFBlVU10alJUWFBYJmFzY2VuZT0xJnVpbj1NVE13TlRjeU5EQXlNUSUzRCUzRCZkZXZpY2V0eXBlPXdlYnd4JnZlcnNpb249NzAwMDAwMDEmcGFzc190aWNrZXQ9R2NQbEVadnh5MVVVTUQzNVA0OHE3MkFvSmhhald2N0h6bUh5RmpkajY1VU9Qc0FIY3VLQkJMY0luT1p3NTBtQg==.jpg


这场关于“小儿便秘”的家庭硝烟才拉下帷幕。


是啊,好多时候我们对事情的恐惧是因为不了解。但了解了之后你还恐惧吗?


关于攒肚,就是这么简单,但这场硝烟注定会弥漫,因为人们总是用自己的过往经验去评判和标签化很多的事情。


本文参考资料:

《宝宝“攒肚”是喜是忧》,载于《饮食科学》杂志,2009年6月1日;

《海蒂育儿大百科0-1岁》(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

http://www.parents.com/baby/care/gas/common-infant-digestive-problems/

@张思莱医师 微博

@崔玉涛 微博


本文原创,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合作请联系QQ号29746737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