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标签:
教育 |
课题 |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
||||||
过程与方法 |
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
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 |
|||||||
教学难点 |
体会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
|||||||
教学方法 |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过程及步骤 |
师生活动 |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和这张统计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根据你们刚才发现的那些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我国湿地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生2:我国:湿地的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生3:我国湿地的鸟类比哺乳类多多少种? 生4:我国湿地的哺乳类比爬行类少多少种? ……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加法计算,另一类是用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的加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学例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122 (3)探索算法。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4)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
( 3 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出示、教学例2: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31 (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
2
(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 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 +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师: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
2
1 (1) 提问: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比较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可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 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的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
学生仔细观察统计表,说一说表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揭示课题 学生尝试写出竖式
学生思考列竖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
|||||||
板书设计 |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 271+122=393(种) 271+31=02(种) 271+903=1174(种) + ———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