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设计
(2018-01-01 19:34:13)
标签:
教育 |
课题 |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设计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教给学生读题,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方法,掌握这些条件之间的联系,会列式解决问题。 |
||||||
过程与方法 |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他的生活问题。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
|||||||
教学难点 |
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
|||||||
教学方法 |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
|||||||
教学准备 |
|
|||||||
教学过程及步骤 |
师生活动 |
|||||||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小兔采了12个蘑菇,兔妈妈比小兔多采了9个蘑菇,兔妈妈采了多少个蘑菇?(12+9=21(个)) 这道题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 2、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少11本,科普书有多少本?(35—11=24(本)) 这道题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 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这节课我们就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我们学习每周四都有什么活动?(社团活动) 你们喜欢社团活动吗?(喜欢) 老师也很喜欢社团活动,它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而且还培养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我们学校的校级社团活动,你们想去看吗?(想) 课件播放社团活动图片 现在我们来到了绘画社团,绘画社团的马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她解决呢?(想)那我们一起去看看马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绘画社团有女生14名,男生比女生少5人。 男生有多少人?绘画社团一共有多少人? 你知道了什么?马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1:我知道:女生有14名,男生比女生少5人。 生2 :马老师遇到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问题是:男生有多少人?第二个问题是:绘画社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和我们之前解决的问题,今天的有什么不同? 对,有两个连续的两个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 怎样解决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男生有多少人?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绘画社团一共有多少人? 同学真聪明,帮马老师解决了难题,现在书法社团和戏曲社团的老师也想请你们帮他们解决难题,你们愿意吗? 2、书法社团有男生15人,女生比男生多8人,女生有多少人?书法社团一共有多少人? 3、戏曲社团有女生13人,男生比女生少4人,男生有多少人?戏曲社团一共有多少人? 4、思考:这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三、知识应用 (一)做一做(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二)拓展练习(课本第34页第8题) (三)综合练习 一本故事书共95页,丽丽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比第 一天多看了5页,第二天看了多少页?计划第三天看30页,丽丽能不能把这本书都看完?
四、课堂小结
|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教师总结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自主完成并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师展示学生的成果,并让学生讲解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 |
|||||||
板书设计 |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男生有多少人?
14—5=9(人)
答:男生有9人。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