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大选的潘多拉魔盒

标签:
希腊大选 |
分类: 财经 |
事件:希腊内务部长称,希腊左翼政党以36.5%的选票赢得大选。希腊总理萨马拉斯在大选结果出炉后,已承认在选举中失败。
我们的主要观点:
1)希腊大选反对党以悬殊差距获胜:媒体报道希腊左翼政党以9个点的悬殊差距,战胜执政党,赢得总统大选,反对党赢得民众支持主要在于:希腊为了2400亿欧元的救助实行财政紧缩,民众对“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心生厌倦,14年底,希腊失业率是全欧元区最高的25.7%。
2)未来政局演绎至少存在三种情形:最极端情形:左翼政党领衔的新政府不接受“三驾马车”的援助条件,希腊退出欧元区,对外债违约,并采用新货币。次坏情形:“三驾马车”不能继续为希腊国内的财政支出提供援助,但仍会为希腊对外偿债提供资金。最好情形:两大党组建的联合政府,并与“三驾马车”在财政紧缩计划方面达成妥协,希腊作为欧元区成员的地位不变。而无论何种情形最终发生,都取决于双方目前立场的软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3)德国面对希腊的可能态度:对于一向注重实业的德国来说,未来或许也不再愿意在金融市场上,用自己的国家信用,去为南欧国家的国债背书。举例来说,德国在2013年成立了一个小型反对党—Alternative For Deutscheland (AFD)(德国选择党)。执政标语就一条:“德国退出欧元区”。然后该党在当年9月的德国大选中,支持率直逼5%的门槛,差点进入德国议会。
4)避险情绪持续升温:上周欧央行超预期推出1.1万亿欧元QE,而希腊政治风险仍难以快速平息,对于整个欧元区来说,在增长停滞和通缩风险双重作用下,潘多拉魔盒是否打开尚未知,避险情绪持续升温,黄金、国债等安全资产或继续受到追捧。
5)人民币汇率微调时机成熟,但依然有序可控:欧洲央行推出QE,和希腊局势动荡,进一步推进美元升值,导致人民币指数被动大幅升值,所以人民币近期也因此会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但仍处于宽幅波动的可控区间。在全球央行放水大潮之下,人民币出现的汇率微调已经时机成熟。只是央行需要有序控制其节奏,避免大规模的资金外流。从长期来看,就算即使不考虑央行干预的因素,人民币国际化本身也会持续提高其它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一个适当强势的货币才会增强海外投资者的持币信心。
以下是正文:
一、媒体报道希腊左翼政党以9个点的悬殊差距,战胜执政党,赢得总统大选,而目前左翼获得了150个席位,他们需要151个席位才能单独组建政府。独立希腊人党拿到了13个席位,两党如果达成联盟,意味着他们拿下了议会大多数席位。同左翼一样,独立希腊人党也反对欧洲的经济政策。但左翼领导人尚未证实此事,因他仍在与其他党派领导人协商成立联合政府。
在上周日的选举中,希腊的选民将权力交给了一个左翼政党联盟Syriza。随着计票的结束,Syriza已经拿下了议会的半数席位。而目前左翼获得了150个席位,他们需要151个席位才能单独组建政府。
媒体报道,左翼政党已经与“独立希腊人党”(Independent Greeks)达成联盟协议。而该党拿到了13个席位,两党如果达成联盟,意味着他们拿下了议会大多数席位。同左翼一样,独立希腊人党也反对欧洲的经济政策。但左翼领导人尚未证实此事,因他仍在与其他党派领导人协商成立联合政府。
二、反对党赢得民众支持主要在于:希腊为了2400亿欧元的救助实行财政紧缩,民众对“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心生厌倦,14年底,希腊失业率是全欧元区最高的25.7%。
从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希腊政府一直实施紧缩政策。现在希腊政府债务率已从2009年的110%上升到2013年的175%。反对党赢得民众支持就在于此:希腊人民开始厌恶紧缩政策。14年底,欧元区失业率是11.5%,而希腊失业率是全欧元区最高的25.7%!
三、未来政局演绎至少存在三种情形:最极端情形:左翼政党领衔的新政府不接受“三驾马车“援助条件,希腊退出欧元区,对外债违约,并采用新货币。次坏情形:“三驾马车”不能继续为希腊国内的财政支出提供援助,但仍会为希腊对外偿债提供资金。最好情形:两大党组建的联合政府,并与“三驾马车”在财政紧缩计划方面达成妥协,希腊作为欧元区成员的地位不变。而无论何种情形最终发生,都取决于双方目前立场的软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政治上的变化是最难确定的,我们大致从最极端的情形出发,认为未来希腊政局演绎至少存在以下三种可能的情形:
最极端的情形:左翼政党领衔的新政府不接受“三驾马车”(欧洲央行、欧盟和 IMF)的援助条件,希腊退出欧元区,对外债违约,并采用新货币。继而希腊银行遭受大规模挤兑、新货币大幅贬值,通胀飙升,失业率大幅上升,政治出现剧烈动荡。对其他国家来说,在希腊退出的那一刻,如果“三驾马车”不迅速启动防火墙机制,欧洲和全球的资本市场将受到巨大冲击。
次坏的情形:由于希腊新政府无法再接受紧缩协定,“三驾马车”则不能继续为希腊国内的财政支出提供援助;但仍会为希腊对外偿债提供资金。在此情形下,希腊政府或许会印制新货币来应付国内支付需求,也为希腊脱欧提供一个过渡期。对希腊来说,新货币则与欧元并存成为双轨制,但可能对欧元大幅贬值50%或更多。
最好的情形:两党(新民主党和左翼政党)共同组建联合政府,并与“三驾马车”在财政紧缩计划方面达成妥协,希腊作为欧元区成员的地位不变。
四、以目前大选的形势,左翼政党领衔的组阁政府,未来或以离开欧元区作为要挟,要求放松财政紧缩的紧箍咒。而如果德国一旦答应此要求,其他“欧猪国家”会纷纷效仿,要求同样条款。而如果德国不答应,希腊真的离开欧元区,其银行体系则会遭受冲击,而且近年来希腊国债的大买主们都是欧洲的金融机构,之后的连锁反应不会小。
对于一向注重实业的德国来说,未来或许也不再愿意在金融市场上,用自己的国家信用,去为南欧国家的国债背书。举例来说,德国在2013年成立了一个小型反对党—Alternative ForDeutscheland (AFD)(德国选择党)。执政标语就是一条:“德国退出欧元区”。就这样一句标语,在当年9月的德国大选中支持率直逼5%的门槛,差点进入德国议会。
德国民众认为投机分子通过南欧的危机,引发南欧国债的利息高企;然后将德国的低利息资金,转借到南欧国家,套取高额息差。而南欧国债在现有体制下,恰恰是由德国的国家信用来背书的。
五、上周欧央行超预期推出1.1万亿欧元QE,而希腊政治风险仍难以快速平息,希腊在今年有大量债务到期,3、7、8月为高峰,分别有42亿、36亿和32亿欧元,面临债务违约风险。而对于整个欧元区来说,在增长停滞和通缩风险双重作用下,潘多拉魔盒是否打开尚未知,避险情绪持续升温,黄金、国债等安全资产或继续受到追捧。
六、欧洲央行推出QE,和希腊局势动荡,进一步推进美元升值,导致人民币指数被动大幅升值,所以人民币近期也因此会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但仍处于宽幅波动的可控区间。在全球央行放水大潮之下,人民币出现的汇率微调已经时机成熟。只是央行需要有序控制其节奏,避免大规模的资金外流。从长期来看,就算即使不考虑央行干预的因素,人民币国际化本身也会持续提高其它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一个适当强势的货币才会增强海外投资者的持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