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虎先知道
老虎先知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67
  • 关注人气:1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给深港通泼些冷水

(2015-01-08 11:17:13)
标签:

深港通

沪港通

分类: 财经
http://ww2/large/005x0TJggw1eo1xxycyx2j305z045wek.jpg

券商们这几日都在争先恐后向深港通表达赞美之言,纷纷看好深港通的前景和钱景,并接二连三的精选出一大堆受益股,这波热潮和沪港通正式推出前非常相似。


不少券商表示,当前市场的大涨和沪港通正式出台密不可分。这一点没错,但股市的大涨并不仅仅是因为沪港通,我在2014年12月2日的公众号中提到,A股走高的原因非常之多,包括投资者信心、国企改革利好、资本市场开放、基础项目建设、货币宽松刺激、资金流向股市、股价很便宜以及大妈入市等,单单一个“沪港通”推动股指大涨千点,说法有些牵强。


券商以及不少专家学者们对深港通大献殷勤,客观而言深港通的确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资本市场、人民币国际化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虽然沪港通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展现它的作用,但沪港通自启动以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似乎没有为市场带来多少改变。


券商们之所以要赞美深港通,也不看看是谁说“沪港通后应该有深港通”这句话,券商们敢唱反调吗?从整体来看,深港通的实行将有助吸引外资流入A股市场,改善A股与海外市场之间差异显著的估值体系,进而再度提升A股市场活力。港股市场可以说是较为成熟的海外市场之一,深港通配合沪港通完全打通A股和H股通道后,更有利于引入海外机构投资者,逐渐改变以散户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培养长期投资的理念。这是其一。


第二点,近期A股势头依然火爆,券商们还需要继续“忽悠”新老顾客前往A股 市场进行交易,这样才能收到大量的手续费为员工们发放大红包。不过这段时间里,打老虎的热点也说过了,降息的热点也说过了,沪港通的热点已经过时了,大妈 入市的段子也炒够了,在这貌似山穷水尽已无路的情况下,领导人提到的深港通让券商们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深港通就火起来了。


由于我国是政策市,多次上涨并非基于经济基础走好,而是因为政策导向给市场带来美好的预期,如果深港通落地后并令市场失望,不知道股市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不过不用担心,刺激股市上涨的因素又不只这一点。


深港通未来会如何,我们可以来看看沪港通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


沪港通推出之前,就有不少券商预计在2014年还没有过完的时候,沪港通的余额就已经用完。实际结果如何?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港股通的总额度为2500亿元,总额度余额为2395亿元,额度还剩95%。


可见,大陆股民对港股的兴趣不高,因为50万元的门坎限制也只能让那些有钱任性的投资者去港股玩玩。那么深港通开通后,这种场面发生的概率也很高,试想我们在证券公司开户的时候,都是沪深账户同时开设,符合条件的股民都能通过沪港通炒港股,那么深港通开通又有什么用?只不过方便境外投资者有更多的A股能够选择。


在市场流动性方面,沪港通并没有做出太大的贡献,沪股通对A股的增量资金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上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沪股通的总额度是3000亿元,其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余额是2254亿元,即共有不到800亿元新增资金进入市场,平均每个交易日新增22.6亿元,和A股当前高额成交量相比,这点资金算不上什么。


虽然很多专家都坚定沪港通、深港通都是长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但在市场火爆、单日成交量上万亿元的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沪港通都显得遇冷,那么在今日市场重新遇冷的时候,又会有多少人愿意使用沪港通或深港通?


之所以额度用得比想象中的少,墨亦认为这和两地投资者的交易规则、投资理念相关,最简单的方面,两地一边是“T+0”一边是“T+1”,一边是涨跌幅限制在10%一边是涨跌幅没有限制,两地都有绩优股都有蓝筹股,在搞不清另一边游戏规则时就介入和找死无异,再说两地证券市场没有都有不少上涨的个股,何必还有通过手续费昂贵的沪港通去另一边冒险交易?当然,除了有钱任性的土豪。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深港通具体的推出时间,也不知道深港通的具体细则,如果依然设立高门槛、如果投资标的依然不够多,如果两地交易规则依然相差很大,那么深港通开通又还有什么意义?


另一方面,不少香港人直接在内地开通了A股账户,不少深圳投资者也直接通过券商开通了港股账户,通过直接开户的方式进行操盘更为便捷。对股民而言,便利最为重要,多此一举的沪港通、深港通优势何在?


不过可以确定一点,深港通推出之后,会对一家名为“深港通”驾校的企业产生刺激作用,毕竟对股民而言,何不想在“深港通”中一路平稳一帆风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