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品企业,拥抱还是转身?

(2014-12-31 16:17:45)
标签:

财经

分类: 财经
http://ww2/large/005x0TJggw1ensxo4zypaj3063041glr.jpg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本年度第二阶段19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抽检信息,雨润食品有四批次产品上榜。


12月17日,雨润集团发布回应称仅2014年8月生产的某个批次食品样本含李斯特氏菌超标,该批次产品总价值少于人民币1万元。雨润集团最初主业是肉制品业务,随后完成商业地产、旅游等七大产业布局,食品业务2012年首次出现亏损,此后销售额逐年下滑。其另一上市公司中央商场第三季度表现也并不乐观。


近日,杭州娃哈哈集团2015年销售工作会议落下帷幕。2014年度是近几年娃哈哈整体销售最差的一年,整体销售额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滑7%左右。娃哈哈试图以多元化布局来改善集团发展情况,但是也屡屡遭受市场挫折,童装市场、奶粉业、商业综合体、白酒业等都表现欠佳,也未能够为企业业绩提供贡献。


多元化战略于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利好就在于能够降低企业单一业务风险、增加潜在收入来源,弊端就在于分散企业精力、增加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至于利好与弊端的实现可能性,则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在何种状态下进入且选择进入的领域。若企业在主业发展良好情况下进入,那么营收有保障、资源实力较强,后顾担忧也就较少,此时若进入国家政策支持、竞争环境良好的行业,胜算几率增加;相反,反之。


雨润集团最初业务是肉制品,虽然也在行业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整体肉制品行业行业集中度较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然而雨润集团选择在发展主业的同时,布局物流、商业、旅游、房地产、金融和建设七大产业。在主业面临双汇发展、行业信任危机尚未消除的情况下布局较长投资周期和较大投资成本的商业、旅游、房地产等行业,本身而言风险已经很大。


何况在行业发展阶段及近两年在国家政策调整下,房地产的整体行业环境发生改变,错失了行业的最佳发展期,雨润集团跨界进入风险无疑较大。至于商业,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线上对线下冲击甚大,不少专业的零售百货商都难逃调整、关闭门店命运,雨润集团的中央商场自然也要遭受行业调整。至于备受国家政策支持的旅游行业,但是雨润集团毫无经营基因,跨界经营风险也不容忽视。


娃哈哈是食品界内另一龙头企业,在饮料行业内部极富竞争力。近几年在业绩增速放缓情况下不断跨界经营,也引发了业内外诸多质疑声音。从娃哈哈先后投资的领域来看,童装、奶粉的投资方向有一定可行性。其主要是想借助公司品牌在儿童领域的品牌基础,因为公司的含乳饮料市场表现良好,不过童装属于服装行业,库存、渠道等需要关注,奶粉领域有伊利等乳制品龙头企业及海外优质品牌的参与,经营难度也较大。


至于白酒和商业地产领域,娃哈哈进入的时机并不恰当。至于商业综合体其面临的问题与雨润集团一致,即线上电商的巨大冲击。至于白酒,因为国家高压反腐,白酒行业集体陷入调整期而不能自拔,娃哈哈作为业外参与者此时进入,除了能够享有较低的收购成本之外,恐怕也没有其他利好可言。


多元化经营于食品企业并未不可,只是企业应选择好进入领域,若是能与主业形成协同效应则最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如食品企业的多元化可以沿产业链向上下游布局,如此不仅能够解决原材料问题,还能解决产品运输问题,于产品质量较大保障。


雨润集团和娃哈哈的多元化战略并未给企业贡献太多,反而对主业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尤其是雨润集团。当下肉制品行业信任危机尚未消除、双汇发展正通过海外并购执行国际化战略,而雨润则再次出现食品安全事件,于公司发展不利。至于利润水平颇高、行业发展趋势之一的低温肉领域,雨润集团也因多元化策略分散精力导致销售额下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