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A股市场在线教育概念股中,平台提供商有全通教育、拓维信息、鹏博士等;技术提供商有科大讯飞、立思辰、华平股份等;内容提供商有新南洋、方直科技、数码视讯等。
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发展下的产物,真正兴起也就在最近几年,却已经在A股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馍馍”。
9月24日,在线教育概念股再次爆发,截至收盘,方直科技、杰赛科技涨逾6%,海伦钢琴涨幅接近5%,陕西金叶、鹏博士、科大讯飞、华平股份等涨幅 均超过2%,板块平均涨幅达到1.35%。而在前一交易日,在线教育板块已经启动,板块内18只个股实现上涨,涨幅较大的个股包括万达信息、科大讯飞、启 明信息、新南洋等。
作为一个新生市场,在线教育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一方面,各路资金的蜂拥而至,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国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的持续推动,市场需求比以往更为强烈;另外,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的发展,受益于移动端带来的用户体验的提升,在线教育将会“井喷”。
热力不减
近年来,在线教育概念股频繁爆发,近期连续两日走高,其热力不减。
市场认为,此次行情的爆发与即将召开的2014首届在线教育与网络学习中国峰会的提振作用有关。据悉,此次峰会将于9月25日至9月26日召开,将 汇聚来自20多个国家超过300位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探讨在线教育成功的商业模式,向互联网专家学习如何开展在线教育的课程开发和市场 推广,开展跨国界,跨行业,跨平台的深度合作,共同挖掘在线教育市场的巨大商机,推动中国在线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际上,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获得资金的青睐,除了事件性驱动以外,在线教育广阔发展前景也是吸引投资者的主要原因。在国家政策、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等共同推动下,在线教育前景一片光明。
政策方面,自2010年,我国首次提出“教育信息化”概念后,不断有新的政策推出以进一步确定教育信息化的落实。而在今年2月份,国务院再次取消和 下放64项行政审批和18个子项中,就包括教育部主管的“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这一条,政策逐渐开始松绑。
同时,技术的创新使教育形式出现多种可能,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将推动行业“井喷”。2009年后,进入Web3.0时代,随着开源代码、软件的开放,促进了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同时促进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深入与普及。
另外,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强烈。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家庭生活水平上升,对当前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海外教 育、素质教育的需求增长。由于在线教育的成本较低,国内外许多知名院校在逐渐通过引入虚拟化校园管理,平台课程共享等形式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
此外,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纷纷投身在线教育,推动了行业的景气。
从国外来看,谷歌日前推出了“课堂”(Classroom)服务,完善谷歌此前免费提供的教育应用套装(Apps for Education)。另外,亚马逊也加紧了在线教育领域布局的脚步。今年1月收购在线公司TenMarks,专注于发展教育内容和相关应用。
从国内来看,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在线教育,如阿里、百度、淘宝、腾讯、金山词霸、优酷、京东等,备受市场关注。另外,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和A股上市公司也不甘落后,如新东方、学而思等培训机构开始从线下走向线上,汉得信息、珠江钢琴、方直科技等上市纷纷布局或加码在线教育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教育也是今年美国炒作的重要题材,受美股映射的影响,也提高了A股在线教育概念股爆发的市场预期。
机会在哪里?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全球在线教育市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事在线教育的上市公司正迎来新机遇。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Ambient Insight发布报告显示,亚洲是全球在线教育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其增长速度高达17.3%,预计2016年亚洲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15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增速排名位列全球第十位。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2013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840亿元,预计未来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20%。根据推算,目前在所有网民中大约有11%使用过在线教育课程,人均年花费1250元。市场人士预计,到2017年,随着在线教育平台的完善以及内容更加丰富,在线教育的渗透率有望达到15%,消费者对在线教育的认知程度也将越来越高,人均花费将明显增加。
盈利方面,在线教育主要结合在线增值服务、平台佣金、网络广告、软件包月等,盈利模式相对丰富;同时,在线教育具有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优势,加上新技术的应用,定位清晰、收费模式成熟的在线教育企业盈利能力将十分突出。
目前,在线教育产业链主要由内容、平台和技术三大提供商组成。其中,平台提供商未来议价能力更强,更被市场看好;其次是技术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受益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