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芦花街拥堵的建议
(2023-09-18 10:57:18)芦花街位于东港街道芦花村(原芦花乡政府所在地)。芦花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早在宋朝时期这里已是全国著名盐场,芦花街形成的历史至少上百年。芦花曾是舟山本岛东部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政治、军事、经济、教育中心。
芦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形成的人文因素,再加上近些年随着周边村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用小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以及舟山市旅游商贸学校在芦花的建立,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这些种种因素,使芦花街车流、人流、物流不断增加,导致原本狭小的芦花街超负荷运作,拥堵状况愈来愈突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段,拥堵不堪,令人望而生畏,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老百姓对芦花街交通拥堵现状怨声载道。
造成芦花街拥堵的原因除了上述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教育发展诸因素外,还有几个直接原因:
一是芦花农商银行。芦花农商银行位于芦花街“三叉路口”即一叉向北去市旅游商贸学校方向,一叉向东去芦花敬老院方向,一叉向西去小湾岭方向,每当早上上班高峰期,该银行送钞车停在三叉路口,阻挡了三个方向来回车流,这是早上芦花街堵塞的最突出问题。
二是芦花街菜市场的设置。芦花街菜市场位于芦花街“三叉路口”,即芦花农商银行西北首内。这里是原芦花乡不同区域乡民交会便利处,在这里设菜场,交通便利,便于老百姓交易,但产生的问题是菜场外围停满了采购者的电瓶车和少量的小汽车,这是芦花街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三是附近乡民到芦花街采购各类商品时,随意停车(小汽车,货车,电瓶车),以及店家的送配货车等,时常导致街道堵塞。
四是大货车和公交车。芦花街马路本身狭小,但这条马路又是贯穿舟山本岛东部的交通枢纽,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大,一旦出现公交车和大货车,造成拥堵难以避免。
五是乡民的习惯意识差,公共交通意识不强,在街道两边随意停车现象随时可见。
六是附近缺少足够的停车位。
根据以上分析,现提出以下建议:
1,尽早搬迁芦花农商行。芦花农商银行可以通过产权置换或其他办法,迁址到芦花街附近适当位置。
2,大货车及较大货车限时禁行。对大货车和较大货东进行限时通行,严格控制大货车和较大货车在上下班高峰期通行,在一定时段设禁行标志。
3,新建或扩展停车场,增停车位,通过限时收费,提高车位使用效益。
a,目前芦花街两处停车场,已无法满足停车需求,可考虑在农资公司西北侧扩充车位,另在进入芦花街东入口附近或芦花街(河)南侧修建较大停车场。
b,在芦花街合适位置设置少量的在非上下班高峰期限时20分钟绿色停车位,这样既可方便商家进出货,又可严格控制街道两侧随意停车。
c,为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使有限的停车位更好发挥作用,对停车位进行限时收费。
4,对芦花街实行电子实时监控,对违规车辆依规处罚。
5,创造条件,搬迁芦花菜场。选择合适地段主要考虑既方便老百姓生活,又可缓解随意停车导致堵车问题,新建芦花市场。
6,建芦花水街,将马路两侧商家搬迁至芦花水街。从长远和根本上考虑,应恢复历史上芦花水街(即在芦花河河道北侧长约三五百米),这条老街至少存在上百年历史。要彻底解决目前芦花街拥堵状况,只有在现在芦花河南北两岸建宋韵文化水街,将现在马路两边的商家搬迁至水街,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解决交通问题,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芦花近代作为舟山本岛东部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得以恢复,又可为市民提供一个具有浓郁历史味且有水乡特色的休闲场所,还可以将宋韵文化得以发掘和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