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盘峙岛陆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最高点为北部大盘山,海拔159米。海岸长9.99公里,岛呈南北向,长3公里,宽1.2公里。全岛丘陵环抱,形状如盘,故名盘峙。
民国时与周边岛屿合建盘峙乡,新中国建立初置盘峙乡,后改置公社,1984年6月复建盘峙乡,2001年7月并入环南街道。2000年居民725户,2062人。
船舶修造业是盘峙的支柱产业。
杨家湾地处朝北山东侧山岙,居民多姓杨,故名。该聚落东、南临杨家湾水库,西、北依山,聚落沿山脚,呈环形。单体建筑30个左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老平屋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建的二层楼房约各占一半。聚落的北、西均为大山,远处南面为岗阜,东首有水库,因此居住环境较好。
大岙,是岛上最大的村岙,故名大岙。聚落有单体建筑八、九十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楼房约占三分之一,其余均为平房,近些年所建楼房极少。西、北为大山,东、南临水田,聚落沿山脚呈环形。
吕家。吕家又名里长坑,北依盘峙大山,东濒外长坑水塘,南临田野,以姓氏得名。聚落在山脚下呈块状。
东山头。位于盘峙岛东边山麓嘴头而得名。聚落沿山呈弧形。
修造船厂。
小盘峙岛。
盘峙湾。位于盘峙岛南部中段山岙内,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海,海中有案山、朝山,是个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民间传说:龙湾有一股旋流盘旋伸延到该湾,遂称盘水湾,后易写成盘峙湾。有单体建筑四十个左右,大多为平房,也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建的楼房。聚落边有码头和修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