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摘记:关于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

(2020-11-13 13:34:36)
标签:

读书摘记

挫折教育

赏识教育

分类: 前进道路上的垫脚石
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

      今天第一次明确的看到关乎孩子教育问题的两种方式,赏识教育和挫折交易。关于娃的教育,自己也很茫然。有时候言语一重,孩子就开始抹眼泪,感觉孩子太娇气,应该加强挫折教育;有时候说话的语气很伤人,但是告诉自己孩子迟早要面对社会的各种为难,所以习惯了就好,却未曾想到孩子自信心无,缺乏勇气。今天有幸看到了这个文章,才明白自己彻头彻尾的错误。赏识教育做的不到位,挫折教育也是失败,我无论哪种教育都显得不伦不类,所以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我是一名新手妈妈,急需提高自己的水平。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

    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当孩子感觉不如别人时,父母要给到的不是贬低和对比(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而更要无条件地陪伴在他们身边,甚至连一句教导的话都没有,只是那种坦然和接受,还是做孩子爱吃的东西,还是跟孩子开玩笑,一切没有什么改变,进而,当孩子感到安全时,再与孩子分享父母当年(与孩子同龄时)的经历,或者讲一个故事,或者说:下次如果你超过自己(或别人),那就更好了。诣在:就算你通过努力没有达到目的,我们照样会一如继往地爱你

      仔细审视这两个概念,才发现两者是一致的,目标一致,但是方法途径不同。赏识,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引导;挫折是孩子遇见困难的时候,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让孩子发现不足并以引导,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两者的目标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让孩子自信乐观。两者不是对立,而是和谐的统一,一物的两面,没有必要打压一个或者吹捧一个。之前我理解的挫折教育过于狭隘,总想让孩子故意吃苦,说一些难听的话,以为这样孩子慢慢习惯就好了,我一次一次的站在孩子的对立面,错误的挫折教育里面,带给孩子的只有挫折,没有教育。

      好的挫折教育,是用爱点化的。我想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只有。最好的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深信:我成功了,父母会由衷祝福;我失败了,父母依旧是我的头号粉丝,家里永远有一个暖暖的拥抱等着我。有了如此的接纳与鼓励,孩子才会不惧失败,不断迸发出勇敢尝试的新力量,直到战胜挫折。这一切,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用父母的爱点化出来的。

      一棵小树苗从破土而出再到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它一定会经历风雨袭击,严寒酷暑,可是只要有肥沃的土壤,合适的阳光和雨露,它自然会慢慢长大,直到挺拔粗壮。 如果在树苗还幼小的时候,我们担心它以后经不起风雨磨砺,就先用火烤,用风吹,不断地摧残它,它究竟能长得更好,还是在摇摇晃晃中慢慢枯萎?

       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孩子,才是教育的出发点,任何教育都不应该走向极端。都应该坚持个性化教育,即我们师祖所说的“因材施教”。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认为,教育应是十八般武艺,欣赏、激励、批评、惩罚等等,缺一不可。这可谓真知灼见。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知识、能力、性格、经历、家庭都不一样,而且思想不断变化着的中小学生,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都需采用。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与情感是非常复杂的,这要求对教育要有很强的灵活性与机动性。赏识也好,批评也罢,甚或惩戒,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师长教育孩子会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智慧,而教育孩子中的许多无奈、许多出格行为都有悖于这个前提,哪怕你说你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那也是一厢情愿,说不定有时候还会留下终身的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沟通
后一篇:考前复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