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伤的事实:廉价劳动力
---写给丫丫的一封信
在朋友圈里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则消息:一个俄罗斯科学家的例子,这小伙子不会谈恋爱,只会做数学,来到华为十几年天天在玩电脑,别人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有一次,华为一个管理五万研发人员的人到莫斯科去看他,打个招呼,一句话就完了。而任正非给他发放院士牌牌的时候,跟他讲话,特也是三个“嗯,嗯,嗯”完了。但是,有一天这位俄罗斯小伙子突然跑过来说,他把2G到3G的算法突破了,华为马上在上海进行实验,而华为也因此在这个领域一下就领先全世界。大家经常传阅的是说华为的环境多么宽松,多么重视人才等等的,再对比自己的工作环境总是特别羡慕。
但是我们能一样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一样。人才和劳力就是云泥之别,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今天在与爸爸的讨论中,大家都分享了彼此的观点,而且难得的意见是高度统一的。爸爸也说经常看见挖人才的,每次挖一个高科技人才,往往带着一个科研团队,我说搞科研的抱大腿真好抱啊,想失业都难,哪像我们身如浮萍,随时随地就可能失业啦。事实残酷吗?残酷,但是的确如此。不管是蓝领和白领,都是打工者,但是作为打工生态链中最低端的一环,我们就是廉价劳动力。劳动力的定义就是工作,执行,我们付出的是劳力和汗水,才能收获交换的价值。但是我们也并不否定,劳动力也可以创新,也可以创造价值。我们仅仅从片面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没有那么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待遇,仅仅因为两者的定位不同,我们是廉价劳动力。
廉价劳动力的可取代性太强了,所以我们的工作也是岌岌可危,随时调岗换人。人才呢,百人千人甚至万人,才有如此的创新者,他们的价值所在决定了他们现在的高地位和高待遇。今天写这封信的时候,主要阐述这样的一个观点:丫丫,你如何定义自己,成为何样的人,就决定你未来的生活品质是怎样的。你是想站在云端看风景,还是成为面朝黄土的劳作者,这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妈妈有时候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日复一日,任谁都失去了激情。所以妈妈期待孩子你要自己的想法,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以孙中山先生的话作为结束语: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成为泥土,成为云燕,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想过自己希望的生活,就必须努力奋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