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房产乱状

分类: 张小丫-滚雪球吧 |
http://s13/mw690/005vOKG7zy7kzgJZroU1c&690
房地产与股市的区别:
最近楼市的疯狂,这是我上班以来感觉第二次大涨,有印象的是2003年楼盘的高涨,印象是CPI很高,房贷利率很高,但是那个时候的涨,价格是逐步提高的,成交量是温和上涨的,涨势也持续了好久;中间有次小涨是金融危机之后,在政府利率七折的护航下开始下跌后的反弹;然后就是2017年后开始的大涨,过了个年后突然跳空大涨,特别是中介喧嚣甚上,一个一个攀比的上涨,的确是处处抢房,异常火爆,成交量爆炸式的激增,以前偏远的楼盘现在也成为香馍馍,外地炒房的人特别多。关于楼市看不透原因,只是把我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
上涨的原因:
1、补涨。大城市特别是济南的暴涨给四五线城市的成功效应,大家都比对上涨;
2、高铁概念:普遍认为高铁开通后,大城市的人涌入买房?不理解为什么不是四五线城市的空心化呢,人才更是外流?
3、青岛成为直辖市的概念驱动。很不了解,青岛成为直辖市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吧,但是青岛人来买房的人也很多,难道要成真?
4、拆迁。拆边很多人选择了货币补偿,持现金的人开始激增,四处买房,刺激房价上涨,很多人因为环境的缘故更乐意选择新市区,这个我可以深有感触。这个观点很赞成。
5、中介扰乱市场。认为加大市场的恐慌,周围的干中介的人夸大宣传处处有。
6、政府地方贷款很大,加紧了卖地的节奏。楼市效应很好,现在拍地的速度很快,但是拆迁款就是不给钱,一拖再拖。
现象:
1、货币贷款政策开始收紧,利率高贷款难,房价高,似乎成为有钱人的专属游戏。
2、真正的刚需买不起房。刚需的购买力很低,被挤出这个市场,有钱人击鼓传花,成为购买的主角。我周边的很多同事都放弃了改善型买房,因为真的买不起。
3、本地人的收入没有提高,而实体经济经济效应很差,这个似乎很矛盾。
4、房租没有跟涨。
5、联想到股市,股市参与的群体相对于房地产而言范围比较窄,只是国家融资的工具,完成融资的任务是主调,维稳也是为前者服务的,被动的管理。所以股市断崖式的溃败也在情理之中。买房是国家背书,国家用地价背书房产,关于全国上下的普通老百姓,恰逢实体经济不如意,房地产仍然是核心产业。
6、总体贷款利率比较低,近几年是货币超发的几年,股市差,投资保值的渠道很少,唯一靠谱的还是房产。
7、政府为全市公务员盖楼结束,建立一个超大的社区,市值三区,所有的公务员都在楼市加速上涨的前夕买上了房子,建后第二年楼市爆炸性上涨。
小结: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我没有方法和渠道拿到任何的数据分析,比如政府货币的增发,楼市的成交量包括数量和金额,购买的群体(区域、收入、阶层构成)、地方贷款金额和资金压力。我只是看见普通的劳动人民已经买不起房子,拆迁的人也开始买不起房子。
前一篇:一位吃货的感恩
后一篇:丫丫创造的第一幅画:抽象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