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丫妈实践了很多的理财方式,有信用卡、保险、银行理财等等,很多的产品宣传的时候很美,但是实践下来只能大呼上当,陷阱重重,还真是“买的不如卖的精”,我们小散户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小百姓积累点积蓄不容易,现在一不留意就会为银行保险打工。实践出真知,丫妈经历最近的比较,简单的明白了其中的小陷阱,记录下来,等待长大后的小丫不要重蹈这些覆辙:
1、关于银行理财
现在各家银行理财层出不穷,看的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在日照本地理财产品收益率比较高的银行往往都是招商、兴业等,四大银行的理财收益相对少。银行产品虽有风险,但是暂时我没有遇见违约的产品,选择此类产品必须明确一个概念: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并不是资金的到期日,特别是银行理财往往设计上都是周五或者节假日到期,这样子会白白占用你的资金好多天。说的更明确一点,银行理财收益往往要掐头去尾,这个募集期还有到期后清算期的若干天,这两端时间资金都要被银行占用,我们没有任何的收益。
2、关于信用卡分期付款
信用卡分期很诱人,特别是工行的分期手续费更是低廉,比如说12期的手续费是3.8%,如果我们不加认真思索往往就会上当,要识别这个陷阱也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平均资金余额,另一个是实际利率。关于平均资金余额就是我们实际每月使用的资金,比如说我们透支分期3万分6期,那么我们实际使用的平均资金额是17500元;如果手续费是2.16%,则年息貌似是2.16%*2=4.32%,如果这样简单理解,我们就会被银行所欺骗。正确的理解计算的实际利率是(30000*2.16%/6)/17500=6.17%。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银行其实不是慈善家,也是通过分期来挣钱的,我们做分期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细细地研究实际利率再做出正确的选择。
3、关于保险的投资收益
我个人理解最大的骗子估计就是保险公司的投资理财,名不副实,打着高收益的幌子却让投保者有苦无处诉说。在这里我建议有理财意识的人最好不要选择投资理财型保险,而是选择投资保障类型的保险。这是因为一是,保险公司规划书中的投资收益率往往是书面估算的,而实际的投资收益还远低于个人理财收益;其二宣传的所谓复利计算,那么也仅仅是分红和返还的生存金,与你缴纳的保费完全没有关系。我在银行投资的太平人寿就很有欺骗性,夸大宣传,其中的猫腻也不说,给我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好在目前即将缴纳完。
4、关于黄金的投资收益
关于黄金的投资,以前的我就有一个误区,错误的认为黄金投资就是购买黄金首饰。其实黄金首饰被人为的增加了好多附加值,所以首饰的价格就会脱离黄金本身的价值,所以投资黄金最好购买实物黄金。还有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所谓商场的黄金首饰兑换业务,在这方面无量的黑心卖家往往利用消费者不懂行的特性,在置换的时候狸猫换太子,比如说我们用千足金的首饰换样式往往换回的是足金的首饰,黄金的含量发生了变化。我在老庙黄金店里就是把千足金换成了足金,这令我懊恼不已,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
5、关于闲散资金的投资收益
现在网上宣传把闲散的资金或者备用金通过购买货币基金来增加收益,但是选择银行的货币基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周五最好不要买入,因为收益从周一开始算起。但是券商的货币基金往往可以实时申赎的,这个特别方便,而且周五购买当天就可以计算收益,享受周末的利息,从这点上来说选择券商理财优势大点。而且从目前来看,我特别喜欢国债逆回购,收益稳定,比较灵活。
以上的几方面就是我最近总结的小的经验教训,希望在日后的理财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理财方式和理财途径,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理财达人,为小丫树立正确的理财榜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