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困居,翻检“千禧年”旧日记。岁末篇页,一段与适儿的对谈记录忽地撞入眼帘——一句加了下划线的宣言:“做一个中国传统式才子”。心头微动,忙循着字句回溯前因后果。一个刚过十五岁生日的小小少年,吐出此语,稚气张狂却也不失新颖,是独属于青春的那种冲动印记。当年我何以反应平淡?时光漫漶,记忆模糊,想必是彼时单位主要领导更迭,忙于转换思路、疲于应对新局之故。
那年适儿正读高二,面临文理分科的抉择。他文理成绩均衡,心中本视理科为顺理成章之路。然偏高的近视度数,令他生出几分茫然。一家人细细研读《报考指南》,理科诸多专业受限,文科则豁然开朗。虽隐隐失落,权衡之下,也只得如此。倒是他的物理老师反应强烈,直道他这门功课出色,弃之可惜。那夜,一家三口推心置腹,终是心态平和、坦然接受,未留丝毫芥蒂,也算得圆满。确切的日子,是2000年12月14日。
“做一个中国传统式才子”,如今读来,余味悠长。问起适儿,他已全无记忆。想来当年,他不过是将文科朦胧等同于中文之学,未曾窥见现代文科之广博,满脑子尽是“李白杜甫苏东坡”的挥洒写意。“少年自有凌云志”,那份将自负当作自信的年少轻狂,如今道来,哑然失笑在所难免。既已提及,不妨再识“传统才子”真义——有言精辟:“真正的传统才子,是在尘世喧嚣中坚守内心风骨,将诗书礼乐融入日常呼吸的人”。文以载道,心怀天下;承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追求精神丰盈,涵养生活雅趣……其内核,于今日观之,仍有卓然价值。

(当年的少年已成中年汉)
回望今昔,方知年少锐气,实乃人生至宝。眼里有光,心中有梦,岂非有为少年该有的模样?岂非驱动自我实现的内生之力?一个暮气沉沉、圆滑世故的少年,该是何等无趣且可悲。然社会打磨素来无情。意气风发的少年总自带锋芒,如未经淬炼之钢,坚硬却易折。其锋芒,既能刺伤他人,亦易割伤自己。往往未及成就,便已倒在远行途中。真正的成长,非在锋芒尽失,而在懂得何时收敛;非在豪情湮灭,而在谦逊笃学中沉淀。若无实力为基,壮志终如刹那烟火。“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唯令年少的自信沉淀为应对世事的底气,方能拥有穿越岁月、傲雪凌霜的深沉力量!
当年那个宣言要成为“才子”的少年,如今已在尘世中跋涉十五六载。虽褪尽了昔日的张狂冲动,所幸仍以年少养成的读书习惯涵养心性。去留任东西,世事自宽怀。经事渐明理,阅人如历川。岁月不居,时光有痕,终不似少年游。
作于 2025年7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